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福能股份(600483):业绩符合预期 拟首次中期派息

福能股份(600483):业绩符合预期 拟首次中期派息

马丁路德 上传于 2023-10-24 20:30

福能股份(600483):业绩符合预期 拟首次中期派息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福能股份(600483.SH)作为福建省属能源企业福建能源集团的控股上市公司,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与政策支持,已形成以清洁能源为核心、传统能源为补充的多元化能源结构。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热电联产及天然气发电四大板块,截至2023年6月,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60%,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居福建省首位。行业层面,中国“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2023年上半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达78.42GW,占新增总装机的82.7%,清洁能源成为电力行业增长核心驱动力。福建省作为沿海经济强省,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区域能源企业提供稳定需求支撑。

二、2023年中期业绩深度解析

(一)财务数据表现

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68.21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增长18.6%,业绩增速符合市场预期。分业务板块看:

1. 风电业务:实现收入32.15亿元,同比增长21.4%,占营收比重47.1%。其中海上风电贡献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34.2%,主要得益于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后发电效率提升。单机容量5.5MW以上机组占比达65%,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推动度电成本同比下降8.3%。

2. 光伏业务:实现收入9.86亿元,同比增长45.7%,主要来自2022年并网的1.2GW集中式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新增并网容量320MW,带动综合毛利率提升至42.1%,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3. 热电联产:实现收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5.2%,受益于煤炭价格回落(Q2动力煤均价852元/吨,同比下降23.6%),单位燃料成本下降14.7%,推动板块毛利率回升至28.5%。

4. 天然气发电:实现收入7.88亿元,同比下降3.1%,主要受气价波动影响(Q2 LNG到岸价同比上涨11.2%),但通过优化调度策略,机组利用小时数同比提升5.8%。

(二)运营效率提升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与数字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2023年上半年风电设备利用率达98.7%,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光伏电站衰减率控制在1.8%以内,低于行业平均2.5%的水平;热电联产机组供电煤耗降至298克/千瓦时,较国家标准低12克/千瓦时。财务费用方面,通过置换高息债务,综合融资成本从4.8%降至4.2%,节约财务费用约2,300万元。

(三)现金流状况改善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5.6亿元,同比增长27.4%,主要得益于电费回收周期缩短(平均回收天数从45天降至38天)及存货周转率提升(从4.2次增至5.1次)。期末货币资金余额38.7亿元,较年初增加9.2亿元,为后续项目投资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三、首次中期派息方案分析

公司拟以总股本19.2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81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40.5%。此举具有三方面战略意义:

(一)提升股东回报

按2023年8月31日收盘价12.8元/股计算,中期股息率达1.95%,年化股息率3.9%,显著高于电力行业平均2.8%的水平。结合公司历史分红情况(2020-2022年累计分红18.7亿元,年均分红率35%),此次派息彰显管理层对持续盈利能力的信心。

(二)优化资本结构

派息后公司资产负债率预计从58.3%降至56.7%,仍低于行业平均62%的水平。在保持合理杠杆率的同时,为后续融资预留空间,支持“十四五”规划中3GW新能源装机目标的实现。

(三)响应监管导向

符合证监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鼓励中期分红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提升公司在ESG评级中的治理维度得分,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

四、核心竞争优势与战略布局

(一)资源获取优势

作为福建省属能源平台,公司在海上风电、光伏资源获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2023年获得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300MW项目开发权,预计2024年并网后将新增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与宁德时代合资设立的福能时代新能源公司,已锁定福建省内多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储备容量超500MW。

(二)技术创新能力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7亿元,同比增长31.5%。重点突破方向包括:15MW级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光伏组件AI运维系统、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等。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海上风电-氢能储能”综合示范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有望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三)产业链协同效应

依托控股股东福建能源集团,在煤炭采购、天然气供应、电力销售等领域形成协同。2023年通过集团长协煤采购比例提升至75%,较市场价优惠8-12%;与中石油签订的长期供气合同保障气源稳定,价格较市场基准价低5%。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政策变动风险

可再生能源补贴退坡可能影响项目收益率。应对措施:通过参与绿电交易(2023年上半年完成绿电交易量2.3亿千瓦时,溢价0.03元/千瓦时)、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已获批10亿元低息贷款)等方式弥补补贴缺口。

(二)自然条件波动

海上风电受风速、台风等影响较大。公司通过布局多海域项目分散风险,2023年长乐、平海湾、漳浦三个海域项目同时运行,有效平滑发电量波动。

(三)市场竞争加剧

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新增新能源装机12GW,吸引多家央企布局。公司通过提升运营效率(2023年风电度电成本较行业平均低0.03元/千瓦时)、深化政企合作(与9个地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巩固市场地位。

六、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一)相对估值

采用PE法,选取龙源电力(00916.HK)、三峡能源(600905.SH)、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作为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为14.8倍。考虑公司清洁能源占比更高、成长性更强,给予15-17倍PE估值,对应合理股价区间19.2-21.8元。

(二)绝对估值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7.5%、永续增长率2.5%,测算公司每股内在价值20.7元,较当前股价有61.7%的上行空间。

(三)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1元。核心逻辑:1)清洁能源装机持续增长带动业绩稳健提升;2)首次中期派息提升股东回报;3)福建省能源需求旺盛提供长期发展空间。建议投资者关注三季度海上风电发电量数据及2024年装机规划落地情况。

七、未来展望

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5%,其中海上风电1.5GW、光伏1.2GW。2023年下半年计划开工平潭海上风电场(400MW)、漳州光伏基地(300MW)等项目,预计2024年新增装机800MW。长期看,随着福建省“电动福建”战略推进(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50万辆),公司将通过布局充电桩、储能等业务延伸产业链,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商。

关键词:福能股份、中期派息、清洁能源、业绩增长、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股东回报、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福能股份2023年中期业绩,指出其清洁能源业务增长显著,首次中期派息提升股东回报,依托区域资源与政策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革新与产业链协同巩固市场地位,给出“买入”评级及21元目标价,提示关注海上风电项目进展与装机规划落地。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