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音乐教案 > 音乐教案-小班韵律活动: 天线宝宝动一动(精选2篇)

音乐教案-小班韵律活动: 天线宝宝动一动(精选2篇)

IronPetal 上传于 2020-10-22 16:42

音乐教案-小班韵律活动:天线宝宝动一动(精选两篇)

第一篇:基础韵律感知与动作模仿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模仿天线宝宝的经典动作,感知音乐节奏的强弱变化,初步建立"节拍-动作"对应关系。

2. 技能目标:能跟随2/4拍音乐完成8个基础动作组合,动作协调性达标率85%以上。

3. 情感目标:激发对韵律活动的兴趣,体验集体律动的快乐,培养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 天线宝宝玩偶4个(丁丁、迪西、拉拉、波)

- 定制彩色手腕带(红/黄/蓝/绿对应角色)

- 音乐播放器及《天线宝宝主题曲》改编版(速度调整为100BPM)

- 圆形地垫20块(直径50cm,印有脚印图案)

2. 经验准备:

- 提前3天在班级播放天线宝宝动画片段

- 开展"天线宝宝找朋友"语言活动

3. 环境布置:

- 教室四周悬挂天线宝宝气球

- 地面用彩色胶带划分4个活动区域

三、活动过程(总时长25分钟)

(一)情境导入(3分钟)

教师戴着天线宝宝头饰登场:"小朋友们好!我是丁丁天线宝宝,今天要和你们玩个特别的游戏!"播放原版主题曲前奏,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动作:

- 第1拍:双手举高画大圈

- 第2拍:蹲下触地

- 第3拍:原地转圈

- 第4拍:双手比心

(二)动作分解教学(10分钟)

1. 角色分配:

- 发放彩色手腕带,红色组扮演丁丁(波浪手)

- 黄色组扮演迪西(戴帽子动作)

- 蓝色组扮演拉拉(飞吻动作)

- 绿色组扮演波(跳跳动作)

2. 动作训练:

- 使用"慢动作回放"法:教师先以0.5倍速示范,幼儿跟做

- 引入"动作口诀":

丁丁波浪手(双手上下摆动)

迪西戴帽子(双手放头顶)

拉拉飞吻吻(双手送飞吻)

波波跳跳跳(双脚并拢跳)

3. 节奏训练:

- 使用沙锤辅助感知强拍,每强拍对应一个基础动作

- 开展"节奏接龙"游戏:教师敲鼓,幼儿按节奏依次做出指定动作

(三)完整律动(8分钟)

1. 分组练习:

- 每组在指定区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重点纠正动作与节拍的匹配度

2. 集体展示:

- 播放完整音乐,四组同时进行律动

- 引入"天线宝宝列车"队形:手搭前人肩膀围成圆圈移动

3. 创意改编:

- 鼓励幼儿在基础动作上添加个性化元素

- 例如:丁丁组可尝试单手波浪或交叉波浪

(四)结束环节(4分钟)

1. 放松活动:

- 播放舒缓版主题曲,进行"天线宝宝睡觉"模仿

- 幼儿平躺地垫,做深呼吸放松

2. 总结评价:

- 使用"星星贴纸"奖励积极参与的幼儿

-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变成了会跳舞的天线宝宝,下次我们还要和更多朋友一起跳!"

四、活动延伸

1. 区域活动:在表演区投放天线宝宝服装,供幼儿自由创编

2. 家庭任务:请家长录制幼儿在家表演的视频,次日分享

3. 环境创设:在走廊布置"天线宝宝律动墙",展示幼儿作品

第二篇:进阶韵律创作与团队协作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音乐结构中的AB段式,能区分不同段落的音乐特征

2. 技能目标:能自主创编4个新动作,并与同伴合作完成8人组合律动

3. 情感目标:增强表现力和自信心,体验合作创编的成就感

二、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 升级版音乐(含AB两段,A段欢快,B段舒缓)

- 动作图示卡(含空白卡供幼儿绘制)

- 便携式麦克风2个

2. 经验准备:

- 完成第一篇活动

- 开展过简单的图形认知活动

三、活动过程(总时长30分钟)

(一)音乐探索(5分钟)

1. 听辨游戏:

- 播放升级版音乐,幼儿用不同姿势表示听到的变化

- A段:双手举高摇摆

- B段:蹲下抱膝

2. 图形对应:

- 出示圆形(A段)和方形(B段)卡片

- 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像跳舞,方形像休息"

(二)动作创编(12分钟)

1. 个人创作:

- 发放空白动作卡,幼儿用简笔画记录新动作

- 教师引导:"想想天线宝宝还会做什么有趣的事?"(如:打电话、滑滑梯)

2. 小组整合:

- 4人一组,将个人动作组合成8拍小律动

- 使用"动作拼图"法:将动作卡排列在地板上形成流程图

3. 教师指导:

- 重点帮助幼儿解决动作衔接问题

- 引入"过渡动作"概念:如从跳跃到静止可用双手下垂

(三)合作表演(10分钟)

1. 队形设计:

-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站能让所有人都被看到?"

- 最终确定"太阳队形":中心1人,外围7人

2. 分段排练:

- A段:快速动作组合

- B段:造型定格(如:天线宝宝举手造型)

3. 完整展示:

- 使用麦克风进行"小小演唱会"

- 邀请其他班级教师作为观众

(四)反思评价(3分钟)

1. 幼儿自评:

- 使用"情绪温度计":画笑脸表示开心程度

2. 教师点评:

- 重点表扬创意动作和合作表现

- 提出改进建议:"下次可以尝试更慢的动作变化"

四、活动延伸

1. 制作"动作字典":将幼儿创编的动作拍照装订成册

2. 开展"律动小老师"活动:由幼儿轮流带领晨间律动

3. 跨班交流:与中班幼儿进行联合律动表演

五、教学策略说明

1. 多感官刺激法:结合视觉(动作卡)、听觉(音乐)、触觉(地垫)多种通道

2. 渐进式支架:从模仿到创编,从个人到集体,逐步提升难度

3. 游戏化评价:使用星星贴纸、情绪温度计等趣味评价工具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运动前检查场地,移除尖锐物品

2. 控制跳跃动作高度,建议不超过20cm

3. 关注特殊体质幼儿,提供替代性动作

七、家园共育建议

1. 建议家长播放不同风格音乐,引导幼儿自由舞蹈

2. 鼓励家庭开展"亲子律动时间",每周至少2次

3. 收集家庭律动视频,在班级群分享交流

关键词:小班音乐活动、天线宝宝、韵律教学动作创编团队协作情境导入多感官刺激游戏化评价

简介:本教案针对小班幼儿设计,通过天线宝宝主题开展韵律活动。包含基础动作模仿与进阶创作两篇方案,运用情境导入、多感官刺激、游戏化评价等策略,培养幼儿节奏感、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活动准备充分,过程设计由浅入深,注重安全与家园共育,适合3-4岁儿童音乐启蒙教育。

《音乐教案-小班韵律活动: 天线宝宝动一动(精选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