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峰股份(603997):座椅业务加速开拓 全球整合持续推进显成效》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继峰股份(603997.SH)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中国宁波,是国内汽车座椅系统及内饰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以汽车座椅头枕、扶手等内饰件起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逐步拓展至乘用车座椅总成、商用车座椅及新兴的电动化座椅领域。2023年,公司完成对德国格拉默(Grammer)的全面整合,形成“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全球化格局,产品覆盖中高端乘用车、商用车及新能源汽车市场。
行业层面,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与轻量化的深度变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30%),对座椅的舒适性、功能性与轻量化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供应链区域化趋势加速,中国车企出海带动本土零部件企业全球化布局。继峰股份凭借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势,在座椅总成领域实现从“Tier2供应商”向“Tier1系统集成商”的跨越,成为行业变革的核心受益者。
二、核心业务分析:座椅业务加速突破
1. 乘用车座椅:从0到1的国产替代
继峰股份的乘用车座椅业务是近年增长的核心引擎。2021年,公司获得某新能源头部车企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实现从内饰件到座椅总成的技术跨越。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15个乘用车座椅项目定点,覆盖蔚来、理想、比亚迪等新能源品牌及传统合资车企,预计2024年量产项目达8个,年产能突破50万套。
技术层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突破座椅骨架轻量化、电动调节机构等核心环节,产品重量较传统座椅降低15%-20%,成本优势显著(较外资竞品低10%-15%)。例如,为某新能源车型开发的零重力座椅,集成16向电动调节、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单套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18%,助力客户车型竞争力提升。
2. 商用车座椅:格拉默整合显成效
格拉默作为全球商用车座椅龙头,2023年贡献营收占比超40%。继峰股份通过优化格拉默的供应链管理(如将欧洲订单转移至中国生产),实现毛利率从2021年的8.2%提升至2023年的12.5%。同时,公司推出新一代智能商用车座椅,集成健康监测、疲劳预警等功能,满足高端物流市场需求,2023年格拉默商用车座椅全球订单量同比增长22%。
3. 电动化与智能化:前瞻布局未来赛道
公司加速布局电动座椅与智能座舱领域。2023年推出线控转向座椅(Steer-by-Wire),适配L4级自动驾驶场景;与华为、小鹏等合作开发智能座椅控制系统,实现语音调节、生物识别等功能。此外,公司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复合骨架)已通过某豪华品牌认证,预计2025年量产,单套座椅减重达30%。
三、全球整合:协同效应释放利润弹性
1. 供应链优化:中国制造赋能全球
继峰股份通过“中国研发+全球生产”模式降低成本。例如,将格拉默欧洲订单的骨架生产转移至宁波基地,利用中国供应链优势使单套成本下降12%;同时,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建工厂,实现北美、欧洲市场的本地化供应,降低关税与物流成本。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8.7%(2021年为12.3%)。
2. 技术协同:格拉默反哺国内创新
格拉默在商用车座椅与航空座椅领域的技术积累,为继峰股份乘用车座椅研发提供支持。例如,将航空座椅的轻量化设计理念应用于乘用车骨架开发,使产品重量降低20%;同时,格拉默的欧洲测试中心加速公司座椅产品的国际认证,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6-8个月。
3. 客户共享:双向拓展市场边界
整合后,继峰股份通过格拉默渠道进入奔驰、宝马等高端供应链,2023年获得宝马新一代电动车座椅项目定点;格拉默则借助继峰的国内资源,切入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商用车市场,2023年中国区营收同比增长35%。
四、财务表现: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营收结构优化:座椅业务占比提升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98.6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座椅业务(乘用车+商用车)占比达65%(2021年为42%)。乘用车座椅营收从2021年的2.1亿元增至2023年的38.7亿元,CAGR达320%。
2. 毛利率修复:规模效应显现
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21年的14.2%提升至2023年的17.8%,其中乘用车座椅毛利率达21.3%(行业平均18%),主要得益于量产项目摊薄固定成本及供应链优化。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6%,净利率提升至5.8%(2021年为2.1%)。
3. 现金流改善:运营效率提升
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2023年DSO缩短至68天)及库存周转优化(库存周转率提升至4.2次/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2021年的8.3亿元增至2023年的22.7亿元,为全球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五、风险与挑战
1. 客户集中度风险
2023年,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达58%,其中新能源客户占比超40%。若主要客户订单波动,可能对公司营收造成冲击。
2. 全球化管理挑战
格拉默整合初期存在文化冲突与运营效率问题,2022年欧洲工厂因罢工导致季度亏损。公司通过派驻中国管理团队、引入数字化系统(如SAP)逐步改善,但完全融合仍需时间。
3. 技术迭代压力
智能座椅领域竞争激烈,佛吉亚、安道拓等外资企业加速布局线控技术。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可能丢失市场份额。
六、未来展望:全球化与电动化双轮驱动
1. 短期目标:2024年座椅量产放量
公司计划2024年量产8个乘用车座椅项目,年产能达50万套,预计贡献营收超60亿元。同时,格拉默商用车座椅订单量有望突破200万套,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2%。
2. 中期战略:技术升级与客户拓展
2025年前,公司计划投入15亿元研发智能座椅与轻量化材料,目标成为全球前三的座椅供应商。客户方面,将深化与特斯拉、小米等新势力的合作,并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3. 长期愿景:打造智能座舱生态
公司提出“从座椅到座舱”的战略,通过整合内饰件、座椅与电子系统,提供一站式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3年已与某头部车企签订座舱系统联合开发协议,预计2026年量产。
七、投资建议
继峰股份作为国内座椅龙头,在国产替代、全球化整合与技术升级三重驱动下,具备高成长性。预计2024-2026年营收CAGR达25%,净利润CAGR达40%。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为22倍,低于行业平均28倍,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词:继峰股份、座椅业务、全球整合、乘用车座椅、格拉默、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国产替代、智能座舱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继峰股份(603997)在乘用车座椅业务加速突破、全球整合协同效应释放及电动化智能化布局中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供应链优化与客户拓展,实现从内饰件供应商到座椅系统集成商的跨越,2023年座椅业务营收占比达65%,毛利率提升至17.8%。未来,公司计划通过量产放量、技术升级与智能座舱生态构建,巩固全球座椅市场地位,具备高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