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中国历史 > 合纵抗秦的苏秦

合纵抗秦的苏秦

步惊云 上传于 2024-03-20 01:06

合纵抗秦苏秦:纵横捭阖的战国传奇》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诸侯纷争的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各国的政治格局如同棋局般错综复杂。在这片充满变数的土地上,纵横家们凭借着卓越的口才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穿梭于各国之间,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改变天下的格局。而苏秦,便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以合纵抗秦的战略,在战国舞台上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苏秦出生于东周洛阳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少时,他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前往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术。鬼谷子乃当时著名的纵横家鼻祖,门下弟子众多,张仪、孙膑、庞涓等皆出自其门下。在鬼谷子的教导下,苏秦刻苦钻研,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练就了一副伶牙俐齿。然而,学成之后的苏秦初入社会,却遭遇了诸多挫折。

他先是将目标锁定在秦国,认为秦国国力强盛,若能得到秦国的重用,定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于是,他带着精心准备的方案前往秦国,向秦惠王推销自己的连横之策。所谓连横,就是秦国联合东方的某一国或几国,对其他国家进行各个击破。苏秦滔滔不绝地向秦惠王阐述连横的好处,称秦国若能采用此策,定能称霸天下。然而,秦惠王却对苏秦的提议并不感兴趣。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益强盛,但国内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且秦惠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不宜轻易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他婉拒了苏秦的建议,苏秦在秦国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灰溜溜地离开。

离开秦国后,苏秦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不仅没有得到秦国的重用,还耗尽了所有的盘缠,穷困潦倒地回到了家中。回到家中,苏秦受到了家人的冷落和嘲笑。妻子坐在织布机上,对他不理不睬;嫂子也不给他做饭;父母更是对他冷言冷语,认为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面对家人的指责,苏秦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深知,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

于是,苏秦闭门不出,日夜苦读。他将所有的书籍都找了出来,尤其是那些关于兵法、纵横之术的典籍,反复研读。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他还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这就是著名的“头悬梁,锥刺股”中“锥刺股”的典故。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苏秦对天下的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决定改变策略,采用合纵之策。

合纵,就是联合东方六国,共同对抗秦国。苏秦认为,秦国虽然强大,但东方六国如果能够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就能够抵御秦国的侵略。于是,他再次踏上了征程,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东方六国。

苏秦首先来到了燕国。当时,燕国地处北方,国力相对较弱,经常受到赵国的威胁。苏秦见到燕文侯后,向他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指出燕国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赵国,而是远在西方的秦国。如果燕国能够与赵国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燕国就能够保障自身的安全。燕文侯听了苏秦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资助苏秦,让他去游说其他国家。

带着燕国的支持,苏秦来到了赵国。赵国是东方六国中实力较强的国家之一,但同样面临着秦国的威胁。苏秦见到赵肃侯后,详细地阐述了合纵的好处。他说,赵国如果能够联合韩、魏、齐、楚、燕五国,组成一个联盟,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就不敢轻易东进。而且,这个联盟还可以互相支援,共同发展。赵肃侯被苏秦的话所打动,决定加入合纵联盟,并给予苏秦大量的财物和车马,让他继续去游说其他国家。

接下来,苏秦又先后来到了韩国、魏国、齐国和楚国。在每一个国家,他都根据该国的具体情况,阐述了合纵的必要性和好处。在韩国,他指出韩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能够与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就能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在魏国,他强调魏国地处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有联合其他国家,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在齐国,他说明齐国国力强盛,但如果不与其他国家联合,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楚国,他向楚威王描绘了合纵成功后楚国称霸天下的美好前景。

经过苏秦的不懈努力,东方六国终于达成了合纵协议,组成了合纵联盟。苏秦被任命为合纵联盟的长,佩戴六国相印,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云人物。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坐着豪华的车马,带着众多的随从,再次回到了家乡。

这一次,苏秦的归来引起了轰动。他的家人早早地就站在门口迎接他,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父母也亲自出来迎接,感慨地说:“我们季子(苏秦的字)现在富贵了,真是光宗耀祖啊!”苏秦看着家人的变化,感慨万千。他问嫂子:“为什么以前你那么傲慢,现在却这么谦卑呢?”嫂子回答说:“因为你现在位高权重,又富有啊!”苏秦听了,不禁感叹道:“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何况一般人呢!假如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现在又怎能佩带六国相印呢!”

合纵联盟成立后,确实对秦国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秦国不敢轻易对东方六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能在函谷关内按兵不动。然而,合纵联盟内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利益不同,矛盾重重,很难真正做到齐心协力。而且,合纵联盟中还存在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联盟。

张仪就是其中之一。张仪也是鬼谷子的弟子,他与苏秦是同学,但两人的政治理念却截然不同。张仪主张连横,他认为秦国应该联合东方的某一国或几国,对其他国家进行各个击破。当张仪得知苏秦成功促成合纵联盟后,便决定前往秦国,为秦国出谋划策,破坏合纵联盟。

张仪来到秦国后,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不断地挑拨东方六国之间的关系。他先是以重金贿赂齐国和楚国的大臣,让他们在齐王和楚王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导致齐楚两国关系恶化。接着,他又诱导魏国背弃合纵联盟,与秦国结盟。在张仪的策划下,合纵联盟逐渐出现了裂痕。

与此同时,苏秦也在努力维护合纵联盟。他四处奔走,调解各国之间的矛盾,试图让联盟重新团结起来。然而,由于联盟内部的问题太多,苏秦的努力收效甚微。最终,合纵联盟在秦国的连横策略下逐渐瓦解。

尽管合纵联盟最终失败了,但苏秦的合纵抗秦战略在当时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东方六国意识到了联合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而且,苏秦的纵横之术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苏秦的晚年并不顺利。由于合纵联盟的失败,他在各国之间的威望逐渐下降。而且,他在外交活动中也结下了不少仇人。后来,苏秦在齐国被人暗算,身受重伤。齐王为了抓住凶手,便将苏秦车裂于市,并悬赏缉拿凶手。苏秦在临死前,还为齐王出了一个计策,让齐王宣称自己是燕国的间谍,这样凶手就会自动现身。齐王按照苏秦的计策行事,果然抓住了凶手。

苏秦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从一介平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为了佩戴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他的合纵抗秦战略,虽然最终没有改变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但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了在乱世中,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创造出多么惊人的成就。

回顾苏秦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在遭遇挫折时,他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他善于观察天下的形势,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而且,他还有着出色的口才和沟通能力,能够说服各国君主接受自己的建议。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苏秦的合纵抗秦战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合纵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各国之间很难真正做到齐心协力。而且,秦国通过连横策略,成功地打破了合纵联盟。这说明,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仅仅依靠外交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

苏秦的故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更是对我们今天的一种启示。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观察形势,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关键词:苏秦、合纵抗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六国联盟、张仪、连横策略

简介:本文详细讲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以合纵抗秦战略穿梭于东方六国之间,促成六国联盟的过程。介绍了他从初入社会受挫到刻苦学习改变策略,再到成功游说六国及合纵联盟面临的内部问题和外部破坏,最终联盟瓦解但苏秦战略影响深远的一生,展现其智慧、勇气与历史贡献。

《合纵抗秦的苏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