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人心的成语典故和出处》
在华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成语宛如璀璨星辰,它们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讲述着动人的故事。然而,有些成语背后所承载的,却是那些不得人心、遭人唾弃的行为与事件,它们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暗礁,提醒着后人莫要重蹈覆辙。
一、指鹿为马:权谋下的颠倒黑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二世胡亥昏庸无道,朝政被赵高把持。赵高此人野心勃勃,妄图篡夺秦朝的统治权。为了测试朝中大臣对自己的忠诚度,同时也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他精心策划了一场“指鹿为马”的闹剧。
一日,赵高命人牵来一头鹿,将其带到朝堂之上,然后对秦二世说:“陛下,臣近日寻得一匹好马,特来献给陛下。”秦二世看着眼前的鹿,不禁大笑起来,说道:“丞相,你莫不是看错了,这分明是一头鹿,怎会是马呢?”赵高却神色严肃地坚持道:“陛下,这确实是马,若陛下不信,可问问众位大臣。”
朝中的大臣们面对这一荒谬的场景,心中各有打算。一些正直的大臣深知赵高的险恶用心,他们不愿屈服于赵高的淫威,便直言这是一头鹿。然而,这些正直之士很快便遭到了赵高的报复,他们被以各种罪名罢官免职,甚至惨遭杀害。
而另一些大臣,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和性命,选择了迎合赵高。他们纷纷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这确实是一匹马。”赵高看到自己的目的达到,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从此,朝中再无人敢公开反对赵高,他更加肆无忌惮地专权乱政。
“指鹿为马”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生动地描绘了赵高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丑恶行径。这种行为不得人心,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常识和道德准则,让真理和正义被肆意践踏。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附和赵高的大臣们,虽然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却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良知,成为了历史的笑柄。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野心家的政治把戏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不断,诸侯并起。曹操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敏锐地察觉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他深知,要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业,就必须掌握足够的政治资本。
此时,汉献帝刘协在董卓之乱后,流离失所,处境十分艰难。曹操看准了这个时机,决定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他以保护汉献帝为名,实则将汉献帝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从此,曹操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生涯。
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各种诏令,对其他诸侯进行指挥和调遣。他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那些不服从他命令的诸侯,便被扣上“叛逆”的帽子,遭到曹操的军事打击。例如,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命刘备讨伐袁术,刘备虽心中不愿,但也不敢违抗天子的诏令,只得领兵出征。
曹操的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北方的局势,但却不得人心。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曹操是在利用汉献帝来满足自己的野心,是对汉室江山的亵渎。那些被曹操以天子名义征讨的诸侯,更是对曹操恨之入骨,他们纷纷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的势力。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成语,准确地概括了曹操这种利用天子权威来达到自己政治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曹操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但却违背了忠诚和道义的原则,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唾弃。
三、口蜜腹剑:虚伪小人的阴险嘴脸
唐朝时期,李林甫是一位权倾朝野的宰相。他表面上对人温和恭顺,说话甜言蜜语,让人如沐春风,但实际上却心怀叵测,阴险狡诈,是一个典型的“口蜜腹剑”之人。
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排除异己,不择手段。他对那些有才能、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大臣,总是表面上极力拉拢,说尽好话。例如,他对当时的名臣张九龄,一开始也是百般讨好,经常在唐玄宗面前夸赞张九龄的才华和功绩。
然而,在背后,李林甫却暗中使坏。他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进谗言,说张九龄的坏话。他编造各种理由,诬陷张九龄结党营私,企图谋反。唐玄宗听信了李林甫的谗言,逐渐对张九龄产生了不满,最终将张九龄贬出了京城。
李林甫不仅对张九龄如此,对其他大臣也是一样。他用自己的甜言蜜语迷惑了许多人,让他们放松了警惕,然后在背后狠狠地捅上一刀。他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朝中许多正直大臣的不满,但他们又不敢公开与李林甫对抗,因为李林甫在朝中势力庞大,心狠手辣。
“口蜜腹剑”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李林甫这种表面友好、内心狠毒的虚伪小人形象。这种行为不得人心,因为它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社会充满了虚伪和欺诈。那些被李林甫陷害的大臣,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有的甚至还丢掉了性命。
四、鱼肉百姓:贪官污吏的残暴统治
在封建社会,有许多贪官污吏把百姓视为可以任意宰割的“鱼肉”,他们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明朝时期,有一个叫严嵩的官员,他位居内阁首辅,权倾朝野。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狼狈为奸,大肆贪污受贿。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在各地安插亲信,垄断盐铁等重要行业,从中获取巨额利润。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严嵩父子不惜加重百姓的赋税。他们不顾百姓的死活,强行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百姓们本来就已经生活困苦,在严嵩父子的压榨下,更是民不聊生。许多百姓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四处逃荒要饭,甚至有的百姓因为交不起赋税而被活活打死。
严嵩父子的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鱼肉百姓”。他们把百姓当作自己发财的工具,完全不顾百姓的疾苦。这种行为不得人心,因为它违背了为官者应该为民服务的宗旨,让社会陷入了动荡和不安之中。百姓们对严嵩父子恨之入骨,纷纷起来反抗他们的统治。
五、结党营私:破坏公平的罪魁祸首
在官场中,结党营私是一种常见的丑恶现象。一些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相互勾结,形成一个个利益集团,他们排斥异己,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
清朝时期,和珅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大贪官。他在朝中结党营私,拉拢了一批贪官污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和珅利用自己的职权,为党羽谋取私利,他们在官场上互相庇护,狼狈为奸。
和珅的党羽们在选拔官员时,不是以才能和品德为标准,而是看是否与自己同党。那些有才能但不愿意加入他们集团的人,往往得不到重用,甚至还会遭到排挤和打压。而那些阿谀奉承、投其所好的人,即使没有真才实学,也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这种结党营私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官场的公平和正义,让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同时,它也导致了政治的腐败和黑暗,使得国家的治理陷入了困境。“结党营私”这个成语,准确地概括了这种为了个人私利而相互勾结的丑恶行为,这种行为不得人心,因为它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不得人心的成语典故,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了历史上那些丑恶的人性和行为。它们提醒着我们,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力的过程中,不能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准则,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只有秉持正义和善良,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关键词:指鹿为马、挟天子以令诸侯、口蜜腹剑、鱼肉百姓、结党营私
简介:本文通过讲述指鹿为马、挟天子以令诸侯、口蜜腹剑、鱼肉百姓、结党营私等成语背后的典故,揭示了历史上那些不得人心、违背道德和正义的行为,提醒人们要秉持正义,避免重蹈历史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