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成语故事 > 不甘雌伏的成语典故和出处

不甘雌伏的成语典故和出处

LightDragon 上传于 2020-04-07 14:48

《不甘雌伏的成语典故和出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战火纷飞。在这动荡的时局中,有一个名叫王允的士人,他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壮志,渴望在这乱世中有一番作为,绝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种“不甘雌伏”的精神,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王允出生于太原祁县的一个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为官,家学渊源深厚。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少年时期,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当时,地方上有一个恶霸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无人敢管。王允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他不顾自己年幼体弱,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与恶霸理论。恶霸见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还出言不逊,想要动手教训他。王允毫不畏惧,他据理力争,言辞犀利,将恶霸的恶行一一揭露。周围的人都被他的勇气和正义所感动,纷纷站出来支持他。最终,在众人的帮助下,恶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件事让王允在当地声名远扬,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有胆识、有正义感的少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允的才华和抱负愈发凸显。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品德,顺利地进入了官场。起初,他只是担任一些地方的小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为百姓谋福祉。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积极推行各种惠民政策,改善了当地的社会状况。他的政绩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很快就得到了提拔。

然而,东汉末年的朝廷腐败不堪,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王允看到国家的现状,心中十分忧虑。他深知,如果不铲除宦官势力,国家将难以安宁。于是,他开始暗中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大臣,共同谋划铲除宦官的计划。

当时,朝廷中的宦官势力十分庞大,他们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对那些敢于反对他们的人进行残酷的打压。王允等人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但他们并没有退缩。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和准备,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

汉灵帝去世后,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掌管朝政。何进对宦官势力也十分不满,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王允得知此事后,觉得这是一个铲除宦官的好机会,于是他积极与何进合作,为他出谋划策。何进采纳了王允的建议,决定召集地方上的将领带兵进京,以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

然而,何进的计划被宦官们察觉了。他们先下手为强,将何进骗入宫中杀害。何进死后,他的部下袁绍等人怒不可遏,带领军队冲入宫中,与宦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在这场混乱中,王允始终保持着冷静,他一方面指挥士兵与宦官作战,另一方面保护着何太后和汉少帝的安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宦官势力终于被铲除。但此时,董卓却趁机率领大军进入了洛阳,控制了朝廷。董卓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军阀,他专横跋扈,倒行逆施,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王允对董卓的行径深恶痛绝,他决心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

但董卓势力庞大,身边又有吕布这样的猛将守护,想要除掉他并非易事。王允深知硬拼不行,只能智取。他开始观察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发现吕布虽然勇猛,但却是一个有勇无谋、贪恋美色之人。而董卓生性多疑,对吕布也并非完全信任。

于是,王允想出了一条美人计。他家中有一个养女名叫貂蝉,长得国色天香,美貌动人。王允将貂蝉先许给吕布,又献给董卓,让貂蝉在两人之间周旋,挑拨他们的关系。吕布得知貂蝉被董卓霸占后,心中十分愤怒,对董卓产生了怨恨。

王允见时机成熟,便找到吕布,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告诉吕布,董卓这样对待他,根本不把他当人看,如果继续跟随董卓,迟早会遭来杀身之祸。而他自己则愿意与吕布联手,共同铲除董卓,恢复汉室的统治。吕布听后,觉得王允说得很有道理,再加上他对董卓的怨恨,便决定与王允合作。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王允和吕布精心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吕布趁着董卓上朝的机会,埋伏在路旁。当董卓的车队经过时,吕布突然冲出,一戟刺死了董卓。董卓死后,他的党羽纷纷逃窜,洛阳城中的百姓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王允因为成功铲除了董卓,成为了朝廷中的功臣,被任命为司徒,掌管朝廷的政务。然而,他的成功并没有持续太久。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不甘心失败,他们集合军队,反攻洛阳。王允坚决不肯妥协,拒绝与李傕、郭汜等人谈判。最终,洛阳城被攻破,王允被捕。

李傕、郭汜等人想要劝降王允,但王允宁死不屈。他大义凛然地说:“我身为汉臣,食汉禄,当为汉室尽忠。如今国家危难,我岂能苟且偷生,与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李傕、郭汜等人见劝降无望,便将王允杀害。

王允的一生,是“不甘雌伏”的一生。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的抱负,不愿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在官场中,他积极进取,努力为百姓谋福祉;面对国家的危机,他挺身而出,与宦官势力、董卓等奸贼进行坚决的斗争。虽然他最终壮烈牺牲,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

“不甘雌伏”这个成语,就源于王允这样不甘心屈居于人下,渴望在乱世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精神。它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像王允这样“不甘雌伏”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或许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都有着共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不甘雌伏”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只有具备“不甘雌伏”的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铭记“不甘雌伏”这个成语所蕴含的精神,以王允等历史人物为榜样,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关键词:不甘雌伏、王允、东汉末年、铲除宦官、智除董卓精神激励

简介:本文讲述了东汉末年王允不甘雌伏的一生,他自幼心怀壮志,在官场积极进取,面对国家危机与宦官、董卓等奸贼斗争,虽最终牺牲但精神激励后人,诠释了“不甘雌伏”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不甘雌伏的成语典故和出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