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维克(002837):液冷产品加速放量 发出商品及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837)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储能系统、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公司以“创新驱动、技术领先”为核心战略,深耕热管理技术,形成从设备级到系统级的完整解决方案能力。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激增,叠加“双碳”目标下对能效的严苛要求,液冷技术凭借高效散热、节能降耗的优势,成为数据中心温控的主流方向。英维克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在液冷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液冷产品收入占比已超30%,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
二、液冷产品:从技术突破到市场放量
1. 液冷技术:数据中心能效革命的关键
传统风冷技术受限于空气比热容低、散热效率差的缺陷,难以满足高密度计算场景的需求。液冷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冷却液的方式,将热量高效导出,可实现PUE(电源使用效率)低于1.1,较风冷方案节能30%以上。根据IDC数据,2023年全球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45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1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8%。
2. 英维克液冷产品矩阵:全场景覆盖
公司液冷产品线涵盖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及配套解决方案,覆盖从单机柜到整数据中心的需求:
(1)冷板式液冷:适用于高密度计算场景,通过冷板与服务器发热部件接触,实现精准散热。公司已推出第四代冷板式液冷系统,单柜功率密度支持80kW以上,较第三代提升50%,且兼容主流服务器品牌。
(2)浸没式液冷:针对超算、AI训练等极端散热需求,公司开发单相/双相浸没式液冷方案,单柜功率密度可达200kW,PUE低至1.05。2023年,公司浸没式液冷产品中标某国家级超算中心项目,标志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3)液冷基础设施:包括冷却塔、管路系统、CDU(冷却分配单元)等,形成从设备到系统的完整交付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CDU产品能效比达9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3. 客户与订单:头部客户驱动增长
公司液冷产品已进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国移动等头部客户供应链。2023年,公司液冷产品订单同比增长120%,其中互联网客户占比超60%,通信运营商占比25%。典型案例包括:
(1)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采用公司冷板式液冷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80kW,年节电量超5000万度。
(3)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公司中标其2023年液冷集采项目,份额达35%,巩固运营商市场领先地位。
三、财务表现:发出商品与合同负债高增,印证需求爆发
1. 收入结构优化:液冷占比提升驱动毛利率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2.5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液冷产品收入9.8亿元,占比30%,较2022年提升10个百分点。由于液冷产品毛利率(42%)显著高于传统风冷产品(28%),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4%,较2022年提高3个百分点。
2. 发出商品与合同负债:未来收入确认的“蓄水池”
截至2023年末,公司发出商品余额达6.2亿元,较年初增长210%;合同负债(预收款项)达4.8亿元,较年初增长180%。这两项指标的大幅增长,反映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且客户预付款比例提升,彰显下游需求的强劲及公司议价能力的增强。从交付周期看,液冷项目从签约到验收平均需6-9个月,预计2024年上述订单将逐步转化为收入,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3. 现金流: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翻倍
2023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达5.6亿元,同比增长102%,主要因销售回款加速及存货周转效率提升。液冷产品由于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强,回款周期较传统产品缩短1-2个月,进一步改善现金流质量。
四、竞争优势:技术、客户与生态三重壁垒
1. 技术壁垒:专利布局领先,定制化能力强
公司累计申请液冷相关专利超2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60%,覆盖冷板设计、流体控制、防腐蚀等核心技术。例如,公司独创的“微通道冷板”技术,将换热效率提升30%,且成本较传统冷板降低15%。此外,公司具备从方案设计到生产制造的全链条能力,可针对客户不同场景(如高密计算、边缘计算)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客户复购率超80%。
2. 客户壁垒:头部客户深度绑定,标杆效应显著
数据中心行业具有强客户粘性特征,一旦供应商通过认证,后续项目替换成本高。公司通过与阿里、腾讯等客户联合研发,深度参与其液冷标准制定,形成“技术共研-产品迭代-规模应用”的正向循环。例如,公司与阿里合作开发的“液冷服务器测试平台”,已成为行业通用测试标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3. 生态壁垒:产业链协同,构建液冷生态圈
公司积极布局液冷产业链上下游,与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厂商建立联合实验室,提前适配新一代CPU/GPU的散热需求;与中科曙光、浪潮等服务器厂商合作开发液冷整机柜,缩短交付周期;与中石化合作研发环保型冷却液,降低对进口氟化液的依赖。通过生态协同,公司从单一设备供应商转型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升附加值。
五、未来展望:液冷渗透率提升+储能温控打开第二增长极
1. 液冷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公司份额有望扩大
根据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液冷数据中心渗透率将超30%,而国内由于“东数西算”政策推动,渗透率可能达40%。公司作为液冷技术先行者,有望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假设公司2024-2026年液冷收入复合增长率保持50%,则到2026年液冷收入占比将超50%,成为公司核心主业。
2. 储能温控:新能源赛道的新机遇
随着全球储能装机量爆发,储能系统对温控的需求激增。公司凭借数据中心温控技术迁移,推出储能液冷机组,已中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项目。2023年,公司储能温控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200%,预计2024年将保持翻倍增长。储能温控市场空间是数据中心的1.5倍,公司有望复制液冷成功路径,打造第二增长极。
3. 国际化:海外市场的潜在突破
公司已设立新加坡、美国子公司,布局东南亚及北美市场。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主要来自东南亚数据中心项目。随着全球数据主权政策推进,本地化供应需求增加,公司有望通过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模式,拓展海外市场。
六、风险提示
1. 液冷技术迭代风险:若浸没式液冷成本下降超预期,可能挤压冷板式液冷市场空间。
2. 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60%,若主要客户采购策略调整,可能影响业绩。
3. 原材料价格波动:铜、铝等金属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
七、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液冷技术龙头,充分受益数据中心能效升级及储能温控需求爆发,发出商品与合同负债高增印证需求强劲。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7.9/10.5亿元,对应PE为28/21/16倍。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5元(对应2024年35倍PE)。
关键词:英维克、液冷产品、发出商品、合同负债、数据中心温控、储能温控、技术壁垒、客户粘性、国际化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英维克(002837)液冷产品加速放量背后的驱动因素,指出公司通过技术突破、客户深度绑定及生态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发出商品与合同负债高增印证下游需求强劲。文章还展望了液冷渗透率提升及储能温控带来的增长机遇,认为公司有望持续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