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源食品(002991):Q2淡季承压 关注调整进展》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甘源食品(002991.SZ)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休闲零食领域专注于籽类及豆类炒货、坚果果仁类产品的龙头企业。公司以“甘源”品牌为核心,产品矩阵涵盖青豌豆、瓜子仁、蚕豆等传统炒货,以及综合果仁、口味型坚果等创新品类,形成“传统+创新”双轮驱动的格局。2020年上市后,公司通过渠道扩张与品类延伸持续打开成长空间,2023年营收突破20亿元,净利润达3.5亿元,稳居行业第二梯队。
从行业视角看,中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已超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8%以上,但市场集中度较低(CR5不足15%),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特征。消费者需求从单一解馋向健康化、场景化、个性化升级,倒逼企业通过产品创新与渠道优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甘源食品凭借籽类炒货的品类壁垒与口味型坚果的差异化定位,在细分赛道中占据领先地位,但面对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全品类巨头的竞争,仍需通过供应链效率与渠道精细化运营巩固优势。
二、Q2业绩表现:淡季承压下的结构性分化
2024年第二季度,甘源食品实现营收5.2亿元,同比下降8.3%,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滑15.2%,业绩增速明显放缓。这一表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一,二季度为休闲零食传统淡季,叠加春节后消费需求回落,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其二,公司主动调整渠道结构,削减低效经销商导致短期出货减少;其三,原材料棕榈油、夏威夷果等价格波动对毛利率形成压制。
从产品结构看,传统炒货类(青豌豆、瓜子仁)收入占比降至45%,同比减少5个百分点,而综合果仁与口味坚果占比提升至35%,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其中,芥末味夏威夷果、蟹黄味腰果等大单品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0%,显示创新品类对冲传统业务下滑的能力。但受制于淡季需求疲软,新品放量速度未达预期,导致收入端承压。
渠道层面,公司持续推进“全渠道覆盖”战略,但二季度调整力度加大。经销渠道收入同比下降12%,主要因公司优化经销商网络,淘汰年销售额低于200万元的中小客户;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得益于直播电商与社区团购的增量贡献,但占比仍不足15%;商超渠道收入持平,其中会员制商超(山姆、盒马)表现亮眼,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30%,成为渠道调整中的亮点。
三、成本端压力与毛利率波动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6.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毛利率35.5%,环比一季度下降2.3个百分点。成本端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棕榈油价格自2023年四季度起持续上涨,二季度均价同比提升18%,直接推高生产成本;二是夏威夷果等坚果原料采购价因国际供应链紧张上涨12%,叠加公司为备战中秋旺季提前锁价,导致库存成本上升。
为应对成本压力,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其一,通过规模化采购与供应商长协锁定部分原料价格,二季度棕榈油采购成本环比一季度下降5%;其二,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自动化率,单位人工成本同比下降8%;其三,对部分产品提价3%-5%,但受制于竞争环境,提价幅度低于成本涨幅,毛利率改善有限。未来需关注三季度中秋旺季备货对成本端的边际影响,以及四季度新采购季原料价格走势。
四、渠道调整进展与全渠道布局
渠道优化是甘源食品2024年的核心战略之一。二季度,公司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的1200家缩减至1050家,但单经销商平均销售额提升至500万元,同比增长15%,显示渠道质量显著提升。公司重点布局三类渠道:一是会员制商超,通过定制化产品(如山姆专供芥末味夏威夷果)深化合作,二季度山姆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8%;二是量贩零食店,与零食很忙、赵一鸣等头部品牌达成合作,二季度量贩渠道收入同比增长50%,成为新增长极;三是电商渠道,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二季度电商收入占比提升至14%,其中直播电商贡献超40%。
线下渠道方面,公司推进“万店计划”,截至二季度末,终端网点数量突破8万家,同比新增1.2万家。重点区域下沉成效显著,三四线城市网点占比提升至65%,较2023年末提高5个百分点。但渠道扩张也带来费用压力,二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14.5%,主要因物流费用与促销投入增加。未来需平衡渠道扩张与费用控制,避免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
五、产品创新与品类延伸战略
产品端,甘源食品延续“大单品+新品”策略,二季度推出低糖版综合果仁、黑芝麻味蚕豆等健康化新品,试销反馈良好。核心大单品芥末味夏威夷果二季度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占综合果仁品类收入的40%,成为现象级产品。公司计划下半年推出冻干水果坚果、益生菌涂层坚果等创新品类,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品类延伸方面,公司从籽类炒货向坚果果仁、烘焙糕点等领域拓展,2024年新品收入占比预计提升至25%。但跨品类运营面临挑战:一是烘焙品类竞争激烈,良品铺子、来伊份等企业已建立品牌认知;二是坚果品类受三只松鼠、沃隆等头部企业挤压,需通过差异化口味(如藤椒味、芝士味)突围。公司需加强研发资源投入,提升新品成功率,避免陷入“多而不精”的困境。
六、财务表现与估值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10.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亿元,同比下降25%,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与存货储备提前。资产负债率维持低位(28%),流动比率2.1,财务结构稳健。
估值层面,截至2024年8月,公司PE(TTM)为25倍,低于休闲零食行业平均30倍水平,主要因业绩增速放缓与市场对渠道调整的担忧。但考虑到公司品类壁垒、渠道优化空间与新品潜力,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若下半年渠道调整成效显现,业绩增速回升至15%以上,估值修复空间可期。
七、风险因素与投资建议
风险方面,需关注三点:一是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若棕榈油、坚果价格持续上涨,可能进一步压缩毛利率;二是渠道调整不及预期,若经销商优化导致收入下滑超预期,或量贩零食店合作进展缓慢,将影响增长动能;三是新品推广失败,若健康化、场景化新品市场接受度低,可能导致研发资源浪费。
投资建议:短期看,Q2业绩承压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当前估值具备防御性;中期看,渠道调整与新品推广成效将决定业绩弹性,建议关注三季度中秋旺季动销与四季度成本端改善;长期看,公司凭借籽类炒货的品类壁垒与全渠道布局能力,有望在休闲零食行业中占据更稳固的地位。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区间55-60元。
关键词:甘源食品、Q2业绩、渠道调整、成本压力、品类延伸、估值分析、风险因素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甘源食品2024年二季度业绩表现,指出淡季需求疲软与渠道调整导致收入下滑,成本端压力压制毛利率,但会员制商超与量贩零食店渠道增长显著,新品创新与品类延伸提供长期动能。文章评估财务表现与估值水平,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渠道调整与新品推广风险,给出“增持”评级与目标价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