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数学教案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

黄龙在天 上传于 2021-05-06 05:5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6~10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

2.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6~10的加减法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6~10各数的认识和书写。

2. 6~10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根据情境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

2. 解决含有两个条件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练习巩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中有6只小猴子在树上玩耍,接着又跑来3只小猴子。

2.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现在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 认识6~10各数

(1)数一数

出示主题图,图中有6个小朋友在浇花,7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8棵树,9朵花,10只小鸟在天空中飞翔。

让学生数一数图中各种事物的数量,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数到的结果。

(2)认一认

教师依次出示数字卡片6、7、8、9、10,引导学生认读,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出相应的数量。

(3)写一写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0各数的书写方法,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

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

2. 比较6~10各数的大小

(1)利用直尺比较

出示直尺图,让学生观察直尺上数字的顺序,引导学生发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例如,7在6的后面,所以7>6;8在7的后面,所以8>7。

(2)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

教师给出一些数字组合,如6和8、7和9等,让学生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1)加法的含义

以主题图中6个小朋友浇花,又跑来2个小朋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浇花呢?”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小朋友摆一摆,先摆6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教师讲解: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出算式6+2=8,并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2)减法的含义

出示情境:树上有9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剩下多少只小鸟?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9根小棒,然后拿走3根,看看还剩下多少根。

教师讲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出算式9-3=6,并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含义。

4. 计算6~10的加减法

(1)小组合作计算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算式卡片。

让学生通过抽卡片的方式,组成6~10的加减法算式,然后小组内共同计算,并交流计算方法。

(2)全班交流分享

请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他们组成的算式和计算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教师总结计算方法,如凑十法、想加算减法等,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 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2)教师出示一些6~10的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算式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读和计算。

2. 综合练习

(1)出示一些含有实际情境的题目,如“小明有7颗糖,给了小红2颗,小明还剩下多少颗糖?”“妈妈买了8个苹果,爸爸又买了3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一说解题思路。

(2)开展“数学小医生”活动,教师出示一些错误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找出错误并改正。

3. 拓展练习

(1)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些6~10的加减法算式,并与同桌互相交换计算。

(2)出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如“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5=9,8-□=3”,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6~10各数的认识和书写、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

2. 回家后,用6~10的数字和加减法算式编一个数学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和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6~10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加减法的含义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真正掌握加减法的应用。

关键词:6~10的认识、加减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简介:本教案围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展开,设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重难点。采用情境教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认识6~10各数,理解加减法含义并掌握计算方法,最后进行教学反思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