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医学论文 > 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6例分析

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6例分析

希罗多德 上传于 2023-03-14 01:26

【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6例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感染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36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72.3±5.6)岁;基础疾病以COPD合并糖尿病(18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22例)及广谱抗生素(30例)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加重(32例)、痰量增多(30例)及发热(28例);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20例)、结节影(12例)及空洞形成(4例);痰培养以白色念珠菌(15例)、曲霉菌(10例)为主;经抗真菌治疗(氟康唑或伏立康唑)后,治愈28例,好转6例,死亡2例。结论 老年COPD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及合理抗真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1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COP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急性加重期常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治疗,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易继发机会性感染,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在老年COPD患者中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掩盖,导致漏诊或误诊,进而延误治疗,增加病死率。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为临床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2.3±5.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中COPD的诊断标准,且经痰培养或血清学检查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

2.2 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感染诱因(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等)、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影像学特征(胸部CT)、实验室检查(痰培养、血清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GM试验)及治疗转归(治愈、好转、死亡)。

2.3 诊断标准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①具有COPD基础疾病;②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③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发热等;④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结节影或空洞形成;⑤痰培养或血清学检查(G试验、GM试验)阳性。符合以上3项及以上者可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t检验,P

3 结果

3.1 基础疾病及感染诱因

36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8例(50.0%),高血压12例(33.3%),冠心病8例(22.2%)。感染诱因方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22例(61.1%),广谱抗生素使用(≥2周)30例(83.3%),机械通气6例(16.7%),低蛋白血症10例(27.8%)。

3.2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加重32例(88.9%),痰量增多30例(83.3%),发热28例(77.8%),呼吸困难加重24例(66.7%),胸痛6例(16.7%)。其中,发热以低热为主(体温37.5~38.5℃),占22例(61.1%)。

3.3 影像学特征

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20例(55.6%),结节影12例(33.3%),空洞形成4例(11.1%)。渗出性病变多分布于双肺下叶,结节影以多发为主,直径0.5~2.0 cm,空洞形成者多伴厚壁。

3.4 实验室检查

痰培养阳性34例(94.4%),其中白色念珠菌15例(41.7%),曲霉菌10例(27.8%),光滑念珠菌5例(13.9%),热带念珠菌4例(11.1%)。血清G试验阳性28例(77.8%),GM试验阳性12例(33.3%)。

3.5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真菌治疗,其中氟康唑(200 mg/d,静脉滴注)22例,伏立康唑(200 mg/次,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14例。疗程14~21 d。治疗后,治愈28例(77.8%),好转6例(16.7%),死亡2例(5.6%)。死亡原因分别为呼吸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4 讨论

4.1 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本研究显示,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72.3±5.6)岁,与既往研究一致。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是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糖皮质激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广谱抗生素可破坏正常菌群平衡,三者共同作用增加了真菌感染的风险。

4.2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原发病掩盖。本研究中,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及发热是最常见症状,但发热以低热为主,与细菌性感染的高热不同。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结节影及空洞形成,其中渗出性病变多见于双肺下叶,可能与重力作用导致分泌物积聚有关。结节影以多发为主,直径0.5~2.0 cm,空洞形成者多伴厚壁,提示真菌感染的侵袭性。

4.3 诊断方法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痰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阳性率受标本质量、培养技术等因素影响。本研究中痰培养阳性率94.4%,高于既往报道,可能与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多次送检有关。血清G试验及GM试验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G试验阳性率77.8%,GM试验阳性率33.3%,提示G试验对念珠菌感染更敏感,GM试验对曲霉菌感染特异性更高。

4.4 治疗策略

抗真菌治疗是关键。氟康唑是治疗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伏立康唑对曲霉菌感染疗效确切。本研究中,氟康唑治疗22例,伏立康唑治疗14例,治愈率77.8%,与文献报道一致。治疗疗程需根据病原菌种类及患者病情调整,一般14~21 d。同时,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

4.5 预防措施

预防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需从多方面入手:①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长期、大量使用;②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③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④定期监测痰培养及血清学指标,早期发现真菌感染;⑤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

5 结论

老年COPD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以双肺弥漫性渗出、结节影及空洞形成为特征,痰培养及血清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及合理抗真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加强监测及预防。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特征、诊断、治疗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基础疾病、感染诱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提出早期诊断及合理抗真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