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冰轮环境(000811):国内工商制冷装备行业领先企业 加快布局液冷产业

冰轮环境(000811):国内工商制冷装备行业领先企业 加快布局液冷产业

汉谟拉比 上传于 2021-07-18 19:13

冰轮环境(000811):国内工商制冷装备行业领先企业 加快布局液冷产业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11)成立于1956年,前身为烟台冷冻机总厂,是中国工商制冷装备行业的奠基者与龙头企业。公司深耕制冷、空调、环保装备领域六十余年,形成了覆盖工业冷冻、商业冷冻、中央空调、能源装备、环保设备等多品类的产品矩阵,业务遍及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冰轮环境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0余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超500项,其核心技术如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热泵技术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工商制冷领域,冰轮环境长期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前列,客户涵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化工、医药、数据中心等关键行业。公司通过“冰轮”“顿汉布什”双品牌战略,分别聚焦工业制冷与商业空调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61.02亿元,同比增长13.34%;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41.54%,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二、行业背景:液冷技术崛起与市场需求

1. 液冷技术:数据中心与高精尖领域的“刚需”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风冷散热方案已难以满足高密度计算设备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冷却液,将热量高效导出,具有散热效率高、能耗低、噪音小等优势,成为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主流散热方案。据赛迪顾问统计,2022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45.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

2. 政策驱动: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

中国“双碳”战略明确要求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推动工业领域节能降耗成为核心任务。液冷技术可降低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至1.1以下,较传统风冷方案节能30%以上,符合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此外,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推广液冷技术,为行业提供政策红利。

3. 竞争格局: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目前,全球液冷市场由维谛技术、施耐德等国际巨头主导,但国内企业如中科曙光、华为、冰轮环境等凭借技术积累与本土化优势快速崛起。冰轮环境通过整合制冷技术链,切入液冷赛道,有望在数据中心、储能等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三、冰轮环境液冷产业布局:技术、产品与市场

1. 技术储备:从传统制冷到液冷解决方案

冰轮环境依托在压缩机、换热器、控制系统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出适用于数据中心、储能系统的液冷解决方案。其液冷技术路线涵盖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两种主流方案:

(1)冷板式液冷:通过冷却板与发热元件接触传导热量,适用于高密度服务器散热,已为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提供定制化方案。

(2)浸没式液冷:将服务器直接浸入冷却液中,实现极致散热效率,适用于超算中心、AI训练集群等场景,目前处于客户测试阶段。

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低噪离心压缩机”“微通道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可提升液冷系统能效比(EER)15%以上,降低运维成本。

2. 产品矩阵:全场景覆盖

冰轮环境液冷产品线覆盖“设备+系统+服务”全链条:

(1)设备层:推出液冷专用冷水机组、CDU(冷却分配单元)、管路系统等硬件产品,支持定制化设计。

(2)系统层:提供从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到运维管理的“交钥匙”工程,已落地多个万瓦级液冷数据中心项目。

(3)服务层:建立远程监控平台,通过AI算法预测设备故障,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3. 客户与项目:标杆案例验证实力

公司液冷业务已进入收获期:

(1)数据中心领域:与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合作,提供液冷散热解决方案,支持其AI算力中心建设。

(2)储能领域: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配套储能系统液冷装置,解决电池热管理难题。

(3)工业领域:在钢铁、化工等行业推广余热回收+液冷耦合系统,助力客户节能降耗。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1. 技术壁垒:压缩机与系统集成能力

冰轮环境在螺杆压缩机、离心压缩机领域拥有30余年技术积累,其产品能效比(COP)达6.5以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液冷系统中,压缩机性能直接决定散热效率,公司技术优势可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2. 客户粘性:全行业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通过“制冷+空调+环保”多业务协同,为客户提供从工艺冷却到环境控制的综合解决方案。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冰轮环境可同时提供速冻隧道、冷库、中央空调系统,增强客户粘性。

3. 成本优势:本土化供应链与规模效应

相比国际品牌,冰轮环境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环节具备成本优势。其烟台生产基地年产能超10万台套,规模效应显著。

五、财务分析与估值

1. 营收结构优化:液冷业务占比提升

2022年,公司工业冷冻、中央空调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2%、35%,液冷及相关环保装备收入占比达18%,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液冷业务收入占比将突破30%,成为第二增长极。

2. 盈利能力:毛利率稳中有升

公司综合毛利率长期保持在28%-30%区间,其中液冷系统毛利率达35%以上,高于传统制冷业务。随着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3. 估值对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至2023年6月,冰轮环境PE(TTM)为22倍,显著低于申万通用设备行业平均35倍水平,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六、风险与挑战

1. 技术迭代风险:液冷技术路线尚未完全定型,浸没式液冷可能对冷板式形成替代,需持续投入研发。

2. 市场竞争加剧:华为、中科曙光等企业加速布局液冷领域,可能引发价格战。

3. 客户拓展风险:数据中心、储能行业客户集中度高,订单获取存在不确定性。

七、未来展望:液冷驱动长期增长

冰轮环境计划通过“技术引领+市场深耕”双轮驱动,实现液冷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超40%。短期来看,公司将继续巩固互联网、储能领域客户;中期目标为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长期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液冷解决方案提供商。预计到2025年,液冷业务收入将突破20亿元,带动公司整体营收突破百亿大关。

关键词:冰轮环境、液冷技术、工商制冷、数据中心、储能系统、压缩机、双碳目标、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冰轮环境(000811)作为国内工商制冷装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探讨其在液冷产业的技术储备、产品布局、客户案例及财务表现。文章指出,公司凭借压缩机技术优势与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快速切入数据中心、储能等高增长领域,液冷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结合行业政策红利与估值优势,冰轮环境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