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斯(688472):2Q25业绩大超预期 美国政策利空基本落地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票代码:688472)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与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业务覆盖光伏组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电站开发及储能解决方案,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阿特斯在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中稳居前五,并在北美、欧洲、亚太等核心市场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
2025年,全球光伏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一方面,中国“双碳”目标推动国内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成为新增量;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因《通胀削减法案》(IRA)后续细则调整及贸易政策波动,对进口光伏产品设置更高壁垒,导致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受阻。然而,阿特斯凭借其全球化布局与本土化生产策略,成功化解了政策风险,并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业绩答卷。
二、2Q25业绩分析:超预期表现的核心驱动
1. 财务数据概览
根据阿特斯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42.3%,环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67.8%,环比增长25.4%。这一数据显著超出市场此前预期(市场平均预期营收115亿元,净利润12.5亿元),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
(1)组件出货量与单价双提升
2Q25,阿特斯光伏组件出货量达12.3GW,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15%。其中,N型TOPCon组件占比提升至75%,高效率产品溢价明显,平均单价较去年同期上涨8.2%。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成功将非硅成本降至0.18元/W以下,进一步巩固了成本优势。
(2)美国市场本土化生产红利释放
面对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光伏产品加征关税的政策,阿特斯提前布局美国本土产能。2024年底,其位于得克萨斯州的2GW组件工厂投产,2025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0%以上。由于产品符合美国“本土制造”标准,公司成功规避了额外关税,并获得IRA法案提供的税收抵免,单瓦利润较进口产品提升0.05美元。
(3)储能业务爆发式增长
阿特斯储能系统收入在2Q25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320%,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14.5%。公司推出的大型储能解决方案(如5MWh液冷电池舱)在北美市场获得订单突破,累计签约量超5GWh。储能业务毛利率达28%,显著高于组件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2. 盈利能力与运营效率
(1)毛利率与净利率提升
2Q25,阿特斯综合毛利率为22.3%,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8%,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效率产品占比提高与成本控制,而净利率增长则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4.5%)。
(2)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优化
公司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25.3亿元,同比增长89%,表明盈利质量显著提升。截至二季度末,阿特斯货币资金余额为87.6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52%,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增强。
三、美国政策利空基本落地:风险化解与机遇释放
1. 政策背景与影响回顾
2024年,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并于2025年初宣布对来自这些地区的组件加征15%关税。此外,IRA法案细则要求储能系统电池组件需满足一定比例的本土生产要求,否则无法获得全额税收抵免。这些政策导致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受阻,市场份额被美国本土企业与东南亚非涉案地区企业抢占。
2. 阿特斯的应对策略与成效
(1)本土化产能布局领先
阿特斯是美国市场最早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光伏企业之一。除得克萨斯州组件工厂外,公司还计划在2026年前于亚利桑那州建设5GW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产能,进一步降低对进口的依赖。目前,其美国工厂产品已覆盖北美80%以上的州,客户包括NextEra Energy、Dominion Energy等头部电力公司。
(2)供应链多元化与合规管理
为规避贸易风险,阿特斯优化了全球供应链布局:在东南亚保留部分非涉案地区产能(如印尼),同时增加从印度、中东等地区的原材料采购。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美国“原产地规则”与IRA法案要求,避免了潜在的法律纠纷。
(3)政策利空出尽后的市场反弹
2025年二季度,美国商务部正式确认阿特斯美国工厂产品不涉及反规避关税,市场对其政策风险的担忧大幅缓解。此外,IRA法案对储能系统的税收抵免政策(ITC)延长至2032年,且抵免比例从26%提升至30%,进一步刺激了北美储能市场需求。阿特斯凭借先发优势,成功承接了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订单排期已延伸至2026年。
四、未来展望:技术驱动与全球化深化
1. 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升级
阿特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二季度研发费用达6.8亿元,同比增长55%。公司重点布局以下领域:
(1)N型TOPCon与HJT技术迭代:通过优化钝化接触结构与金属化工艺,TOPCon组件效率突破23.5%,HJT实验室效率达26.2%,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
(2)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与德国Fraunhofer ISE合作开发的叠层电池效率达31.8%,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未来将应用于高端分布式市场。
(3)智能运维系统:推出基于AI的电站诊断平台,可实时监测组件衰减率与故障位置,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
2. 全球化市场拓展
(1)欧洲市场:受益于欧盟“RepowerEU”计划,阿特斯在德国、西班牙等国的分布式光伏订单同比增长60%。公司计划在波兰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缩短交货周期至2周以内。
(2)新兴市场:在印度、巴西、中东等地,阿特斯通过本地化团队与政府合作开发大型地面电站,2025年新增订单超3GW。
(3)储能市场:除北美外,公司正拓展欧洲与亚太储能市场,计划2026年储能系统收入占比提升至25%。
3. 风险提示与应对
尽管阿特斯业绩表现强劲,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1)贸易政策反复:美国可能进一步收紧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影响公司设备采购。
(2)原材料价格波动:多晶硅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可能大幅上涨,压缩利润空间。
(3)竞争加剧:全球光伏产能过剩可能导致组件价格战,行业毛利率承压。
针对上述风险,阿特斯已制定应对措施:通过长期协议锁定硅料价格;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差异化;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单位成本。
五、投资建议与估值分析
1. 估值水平与同业比较
截至2025年8月,阿特斯动态PE为18倍,低于行业平均22倍;PB为2.1倍,处于历史低位。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相比,阿特斯在北美市场布局与储能业务增速上具有明显优势,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2. 目标价与评级
基于DCF模型与相对估值法,给予阿特斯2025年目标价45元(对应25倍PE),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5%,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关键词:阿特斯、2Q25业绩、美国政策、光伏组件、储能业务、本土化生产、全球化布局、技术升级、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了阿特斯(688472)2025年第二季度超预期的业绩表现,指出其通过美国本土化产能布局与储能业务爆发实现了盈利增长。文章还探讨了美国政策利空的基本落地对公司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在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市场拓展中的发展机遇。结合估值分析,给予阿特斯“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