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603986):25H1经营持续向好 塑造“感存算控连”平台生态》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986)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于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及无线连接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公司以“感存算控连”为核心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整合,构建覆盖感知、存储、计算、控制与连接的完整平台生态,服务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物联网等多元化市场。
行业层面,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结构性复苏态势。存储芯片领域,受AI算力需求驱动,DRAM与NAND价格持续上行,叠加消费电子补库周期,行业景气度显著提升;微控制器(MCU)市场因汽车智能化与工业自动化需求增长,呈现量价齐升趋势;传感器与无线连接芯片则受益于物联网设备渗透率提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兆易创新凭借全产业链布局与技术领先性,成为行业复苏的核心受益者。
二、25H1经营数据解析:业绩高增,结构优化
1. 财务表现:营收与利润双增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兆易创新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毛利率提升至XX%,较去年同期增加XX个百分点。业绩高增主要源于:
(1)存储芯片业务:DRAM与NAND产品量价齐升,其中DRAM收入同比增长XX%,主要受益于服务器与PC端AI算力需求爆发;NAND产品通过3D堆叠技术提升密度,在消费电子领域份额扩大。
(2)MCU业务:车规级MCU出货量同比增长XX%,工业级MCU在新能源与智能制造领域渗透率提升,推动整体MCU业务收入增长XX%。
(3)传感器与连接芯片:指纹识别传感器受益于智能手机屏下指纹技术普及,收入同比增长XX%;蓝牙与Wi-Fi芯片在物联网设备中应用扩展,贡献增量收入。
2. 业务结构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与产品结构升级,推动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25H1,存储芯片业务中,DDR4/DDR5等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XX%提升至XX%,带动存储业务毛利率提升至XX%;MCU业务中,32位高端MCU收入占比达XX%,较去年同期增加XX个百分点,毛利率稳定在XX%以上。传感器与连接芯片业务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附加值,毛利率同比提升XX个百分点至XX%。
3. 现金流与运营效率改善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XX亿元,同比增长XX%,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缩短至XX天,存货周转天数下降至XX天,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公司加强供应链管理,与头部晶圆代工厂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保障产能供应稳定性,降低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
三、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技术驱动,生态协同
1. 存储芯片:AI算力核心受益者
兆易创新在存储芯片领域形成“DRAM+NAND+SLC NAND”全产品线布局,25H1重点突破高端市场:
(1)DRAM业务:推出首款17nm DDR5内存芯片,容量覆盖8Gb至32Gb,应用于服务器、PC与高端消费电子,性能对标国际大厂,价格具备竞争力。25H1 DRAM收入占比提升至XX%,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
(2)NAND业务:3D TLC NAND产品通过128层堆叠技术实现单颗容量1Tb,在固态硬盘(SSD)与嵌入式存储领域份额扩大。公司同步布局PCIe 4.0接口SSD主控芯片,形成“存储+主控”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
(3)SLC NAND业务:在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25H1车规级SLC NAND出货量同比增长XX%。
2. 微控制器(MCU):汽车与工业领域双轮驱动
公司MCU业务以“车规级+工业级”为核心,25H1实现量价齐升:
(1)车规级MCU:推出基于ARM Cortex-M7内核的GD32A503系列,支持功能安全ISO 26262 ASIL-B认证,应用于车身控制、电池管理与ADAS系统。25H1车规级MCU收入同比增长XX%,在国产供应商中份额排名第一。
(2)工业级MCU:针对新能源、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推出高集成度、低功耗的GD32E505系列,支持以太网与CAN FD接口,25H1工业级MCU收入同比增长XX%,毛利率稳定在XX%以上。
3. 传感器与连接芯片:物联网生态关键环节
(1)传感器业务:屏下光学指纹传感器采用超薄设计,厚度仅0.3mm,兼容OLED与LCD屏幕,25H1在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中份额提升至XX%;超声波指纹传感器进入量产阶段,应用于高端旗舰机型。
(2)无线连接芯片:蓝牙5.3低功耗芯片支持LE Audio与Auracast广播音频功能,应用于TWS耳机与智能穿戴设备;Wi-Fi 6芯片通过MIMO技术提升传输速率,25H1无线连接芯片收入同比增长XX%,毛利率提升至XX%。
四、技术壁垒与研发实力:创新驱动,生态赋能
1. 核心技术突破:存储与计算融合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XX%以上,25H1研发费用达XX亿元,同比增长XX%。重点突破方向包括:
(1)存储芯片:17nm DRAM制程工艺成熟,良率提升至XX%;3D NAND堆叠技术向192层迈进,单颗容量突破2Tb。
(2)MCU:RISC-V内核自研进展顺利,首款GD32V系列MCU进入流片阶段,预计2025年底量产,成本较ARM内核降低XX%。
(3)传感器:生物识别算法优化,误识率(FAR)降至0.0001%,通过FIDO认证,支持金融级支付场景。
2. 生态整合能力:“感存算控连”平台化
公司通过“技术协同+场景落地”构建平台生态:
(1)存储与MCU协同:推出“存储+MCU”一体化解决方案,如GD32F470系列MCU集成嵌入式Flash,减少外部存储依赖,降低系统成本。
(2)传感器与连接芯片协同:屏下指纹传感器与蓝牙芯片集成,实现“解锁+连接”二合一功能,应用于智能门锁与车载系统。
(3)跨领域生态合作:与华为、小米等终端厂商共建AIoT生态,提供从芯片到算法的全栈解决方案;与汽车Tier1供应商合作开发域控制器,推动MCU在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领域应用。
五、未来展望:AIoT与汽车电子驱动长期增长
1. 短期(2025-2026):存储周期上行,MCU量价齐升
受AI算力需求驱动,DRAM与NAND价格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维持高位,公司存储业务收入有望同比增长XX%;车规级MCU需求持续旺盛,工业级MCU在新能源领域渗透率提升,推动MCU业务收入增长XX%。
2. 中期(2027-2028):AIoT生态成熟,RISC-V MCU放量
随着RISC-V内核MCU量产,公司成本优势凸显,有望在物联网设备中替代ARM内核,市场份额提升至XX%;传感器与连接芯片通过生态整合,形成“感知+连接”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于智能家居与工业互联网场景。
3. 长期(2029+):汽车电子与先进存储引领增长
公司计划2028年推出车规级LPDDR5内存芯片,应用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3D NAND堆叠技术向256层迈进,单颗容量突破4Tb,巩固存储领域领先地位。同时,通过并购与战略合作,拓展汽车半导体与先进封装领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六、风险提示
1. 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半导体行业具有强周期性,若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与毛利率下滑。
2. 技术迭代风险:存储与MCU领域技术迭代迅速,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可能丧失市场份额。
3. 供应链风险:全球晶圆代工产能紧张,若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产品交付与成本管控。
七、投资建议
兆易创新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通过“感存算控连”平台生态构建技术壁垒,在AIoT与汽车电子领域具备长期增长潜力。25H1业绩高增验证公司战略有效性,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XX元、XX元、XX元,对应PE分别为XX倍、XX倍、XX倍,维持“买入”评级。
关键词:兆易创新、25H1经营数据、感存算控连、存储芯片、MCU、传感器、无线连接、AIoT、汽车电子、平台生态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兆易创新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指出其业绩高增源于存储芯片量价齐升、MCU车规与工业领域双轮驱动及传感器与连接芯片生态协同。公司通过“感存算控连”平台战略构建技术壁垒,未来在AIoT与汽车电子领域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