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博迁新材(605376):业绩同比高增 镍基延续复苏态势、铜基降银持续推进

博迁新材(605376):业绩同比高增 镍基延续复苏态势、铜基降银持续推进

叶世荣 上传于 2022-02-15 14:58

《博迁新材(605376):业绩同比高增 镍基延续复苏态势、铜基降银持续推进》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博迁新材(605376.SH)作为国内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镍基、铜基及银基等特种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常压低温物理气相沉积法”(VPM法)核心技术,在3C电子、5G通信、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2023年,全球制造业复苏叠加国内政策支持,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凭借技术壁垒与产能优势,业绩实现显著增长。

行业层面,镍基粉体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需求激增,铜基粉体因5G基站建设与消费电子升级保持稳定增长,而银基粉体受贵金属价格波动影响,成本控制成为行业关键。公司通过“镍基复苏+铜基降银”双轮驱动战略,有效对冲行业周期性风险,展现出较强的抗波动能力。

二、财务表现:业绩同比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根据2023年三季报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34.2%;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58.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4.6亿元,环比增长12.3%,净利润0.8亿元,环比增长15.6%,创历史同期新高。业绩高增主要得益于镍基产品量价齐升及铜基产品降本增效。

2. 毛利率与净利率双升

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的28.5%提升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31.2%,净利率从16.3%提升至16.4%。分产品看,镍基粉体毛利率达35.6%,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主要因高镍三元材料需求旺盛带动产品溢价;铜基粉体毛利率26.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得益于“降银”技术突破带来的成本下降。

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优化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3.2亿元,同比增长45.3%,反映公司盈利质量提升。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42.1%降至38.7%,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别提升至2.1和1.8,财务稳健性增强。

三、镍基业务:复苏态势延续,高端化进程加速

1. 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量价齐升

镍基粉体作为高镍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料,2023年需求爆发式增长。公司镍基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2%,平均售价提升18%,主要因:

(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带动高镍电池占比提升至45%;

(2)公司8系、9系高镍产品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客户认证,技术壁垒巩固溢价能力。

2. 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同步推进

公司年产5000吨镍基粉体项目已于2023年二季度投产,总产能达1.2万吨,位居国内前列。同时,公司研发的“超细高纯度镍粉”项目进入中试阶段,粒径控制精度达0.5μm以下,有望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3. 客户结构优化,议价能力增强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2%降至58%,客户集中度下降反映市场拓展成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4年供货量同比增长30%,锁定未来业绩确定性。

四、铜基业务:降银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凸显

1. “降银”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铜基粉体传统工艺中银含量较高,导致成本波动。公司通过“铜基合金化”技术,将银含量从3%降至1.5%,单吨成本下降22%,而产品导电性、耐磨性等关键指标保持稳定。2023年,降银产品销量占比达65%,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2. 5G与消费电子需求支撑稳定增长

铜基粉体广泛应用于5G基站散热器、手机散热模组等领域。2023年,国内5G基站建设数量同比增长25%,带动公司铜基产品销量增长18%。同时,公司开发的“低氧含量铜粉”通过华为供应链认证,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

3.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铜基粉体产能达8000吨/年,2023年前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达92%,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公司计划2024年投资1.2亿元建设“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预计将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

五、技术壁垒与研发投入: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1. 核心技术持续迭代

公司VPM法技术已更新至第四代,粒径控制精度达0.3μm,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12项,累计持有专利45项,其中“高纯度镍粉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2. 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6%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0.77亿元,同比增长41%,占营收比例从5.2%提升至6%。研发方向聚焦于:

(1)固态电池镍基粉体开发;

(2)铜基粉体无银化技术;

(3)3D打印用球形粉体材料。

3. 产学研合作深化

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建“金属粉体材料联合实验室”,在纳米粉体制备、表面改性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为长期技术储备提供支撑。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镍、铜等金属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公司通过“长单锁价+期货套保”组合策略,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控制在±2个百分点以内。

2.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国内金属粉体企业数量超过200家,低端市场存在价格战风险。公司通过“技术+客户”双壁垒构建护城河,高端产品毛利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8-10个百分点。

3. 政策与贸易风险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可能影响海外业务。公司通过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规避潜在贸易壁垒,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8%,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七、未来展望与估值分析

1. 短期增长驱动:镍基放量+铜基降本

预计2024年镍基产品销量增长30%,铜基产品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带动整体营收增长25%,净利润增长30%。

2. 中长期布局:固态电池+3D打印

公司规划2025年固态电池用镍基粉体产能达2000吨,3D打印用球形粉体进入量产阶段,培育新的增长极。

3. 估值与投资建议

当前市值对应2024年PE为22倍,低于行业平均28倍。考虑公司技术壁垒与成长确定性,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5元(对应2024年30倍PE)。

关键词:博迁新材、镍基粉体、铜基降银、业绩高增新能源汽车5G通信、技术壁垒、固态电池、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博迁新材2023年业绩高增动因,聚焦镍基粉体复苏与铜基降银技术突破,探讨公司技术壁垒、产能扩张及未来增长点,结合行业趋势与估值水平提出投资建议。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