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芯科技(688049):智能音频业务高速增长 存内计算加速落地
一、公司概况:深耕低功耗音频芯片的领军者
炬芯科技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珠海,专注于低功耗、高性能无线音频SoC芯片的研发与设计,是国内智能音频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核心产品包括蓝牙音频SoC、智能语音交互SoC及便携式音视频SoC,广泛应用于无线耳机、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等领域。2021年登陆科创板后,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拓展,逐步成为全球智能音频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二、智能音频业务:高速增长的底层逻辑
1. 行业驱动:TWS耳机与智能音箱市场持续扩容
全球TWS耳机出货量从2018年的0.46亿副增至2023年的3.5亿副,年复合增长率达48%。炬芯科技通过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蓝牙音频SoC(如ATS2835系列)切入中高端市场,与哈曼、小米、索尼等品牌建立合作,2023年蓝牙音频芯片收入同比增长62%,占营收比重达58%。
智能音箱领域,公司针对语音交互场景优化AI降噪与远场拾音技术,其ATS3609D芯片已进入阿里天喵精灵、百度小度等供应链,2023年智能语音芯片收入同比增长45%,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
2. 技术壁垒:低功耗架构与算法优化
炬芯科技自主研发的“低功耗多模异构计算架构”通过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与任务调度优化,使芯片功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0%。例如,其蓝牙5.3双模芯片在连续播放音乐时功耗仅6mA,续航时间较竞品提升20%。
算法层面,公司集成自研的3D音效增强、主动降噪(ANC)及语音唤醒(VOICE)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力。2023年推出的ATS2853芯片支持LE Audio标准,延迟较传统蓝牙降低50%,满足游戏耳机等高实时性场景需求。
3. 客户结构:品牌客户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
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5%,其中品牌客户(如安克创新、漫步者)占比从2021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48%。品牌客户对芯片性能与稳定性要求更高,愿意支付溢价,推动公司毛利率从2021年的38.7%提升至2023年的42.1%。
三、存内计算: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布局
1. 技术原理:突破“存储墙”瓶颈
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下,数据需在存储器与计算单元间频繁搬运,导致能耗与延迟增加。存内计算(Computing-in-Memory, CIM)将计算单元嵌入存储阵列,直接在内存中完成运算,理论上可降低90%的数据搬运能耗。
炬芯科技研发的存内计算芯片采用SRAM架构,通过模拟计算技术实现乘加运算(MAC),适用于边缘端AI推理场景。2023年推出的第一代存内计算芯片ATS6005,在12nm工艺下实现4TOPS/W的能效比,较GPU提升10倍。
2. 应用场景:端侧AI的刚需解决方案
存内计算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智能摄像头、AR/VR设备及工业传感器等端侧AI场景。例如,在智能安防摄像头中,ATS6005可本地运行人脸识别模型,无需云端交互,响应延迟从200ms降至10ms,同时功耗降低70%。
公司已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企业开展合作,2024年存内计算芯片收入预计突破5000万元,2025年占比有望达15%。
3. 竞争格局:国内厂商的先发优势
全球存内计算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主要参与者包括Mythic、Syntiant等初创公司及三星、英特尔等巨头。炬芯科技凭借音频芯片的客户基础与低功耗技术积累,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存内计算芯片量产的企业,较竞争对手提前1-2年完成商业化落地。
四、财务分析:盈利弹性与现金流改善
1. 营收与利润:规模效应显现
2020-2023年,公司营收从3.6亿元增至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归母净利润从0.2亿元增至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8%。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120%,主要受益于智能音频芯片量价齐升及存内计算芯片开始贡献收入。
2. 成本结构:研发支出占比保持高位
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长期维持在20%以上,2023年达1.8亿元,主要用于存内计算架构优化及蓝牙6.0标准预研。尽管短期压缩利润空间,但技术壁垒的构建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3. 现金流:运营效率提升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80%,主要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78天缩短至62天,存货周转天数从120天降至95天。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缓解了芯片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五、风险与挑战: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
1. 技术风险:存内计算商业化进度
存内计算芯片需解决制造工艺兼容性、计算精度等问题。若12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受限,或模拟计算误差超过5%,可能影响客户采购意愿。
2. 市场竞争:国际巨头的压力
高通、苹果等企业通过自研芯片垄断高端音频市场,炬芯科技需持续提升性价比。例如,其蓝牙音频芯片平均单价较高通同类产品低40%,但毛利率仍存在5-8个百分点的差距。
3. 客户集中度:单一客户依赖风险
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5%,若主要客户订单减少,可能对公司营收造成冲击。公司正通过拓展车载音频、工业物联网等新领域降低风险。
六、未来展望:音频+AI双轮驱动
1. 智能音频:LE Audio与空间音频成新增长点
蓝牙LE Audio标准支持多设备连接与低延迟传输,预计2025年TWS耳机中LE Audio渗透率将超60%。炬芯科技已推出兼容LE Audio的ATS2859芯片,并布局空间音频算法,有望在高端市场实现国产替代。
2. 存内计算:从边缘AI到通用计算
公司计划2025年推出第二代存内计算芯片,采用28nm工艺,支持Transformer架构,目标应用场景扩展至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若技术突破,存内计算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至30%。
3. 国际化:海外市场的突破
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仅18%,公司正通过设立印度办事处、与亚马逊合作推广智能音箱等方式开拓东南亚、拉美市场,预计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达30%。
七、投资建议:长期成长价值凸显
基于DCF模型,假设存内计算业务2025年贡献收入2.5亿元,智能音频业务保持25%的年复合增长率,给予公司2024年60倍PE,目标市值120亿元,对应股价9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客户需求波动、地缘政治风险。
关键词:炬芯科技、智能音频芯片、存内计算、低功耗架构、LE Audio、端侧AI、TWS耳机、财务分析、竞争格局、投资建议
简介:炬芯科技(688049)是国内低功耗智能音频芯片龙头,2023年智能音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存内计算芯片进入量产阶段。公司通过技术壁垒构建(如低功耗架构、LE Audio兼容)与品牌客户拓展提升毛利率,存内计算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财务上,规模效应显现,现金流改善,但需关注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风险。长期看,音频+AI双轮驱动战略具备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