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天山股份(000877):2Q25扭亏为盈 期待反内卷更进一步

天山股份(000877):2Q25扭亏为盈 期待反内卷更进一步

CleanCodeKing 上传于 2020-12-06 09:52

天山股份(000877):2Q25扭亏为盈 期待反内卷更进一步

一、行业背景:水泥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结构性机会凸显

中国水泥行业自2020年达到产量峰值(23.8亿吨)后,进入需求下行与供给优化并行的深度调整阶段。2024年行业总产量降至21.3亿吨,同比下降5.2%,但区域分化显著:华东地区因基建投资拉动需求降幅仅2.1%,而东北地区受房地产萎缩影响产量下滑12.3%。价格方面,2024年全行业均价325元/吨,较2021年峰值下跌28%,但2025年二季度出现拐点,华东地区P.O42.5散装水泥均价回升至358元/吨,环比上涨7.2%。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成为关键变量。2024年底前十大企业产能占比达58%,较2019年提升12个百分点。天山股份通过并购重组,产能规模跃居行业第一,2025年熟料产能达3.8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5.6%。这种结构性变化为头部企业提供了定价权提升的契机,但区域市场仍存在"以价换量"的恶性竞争。

二、公司基本面:重组效应显现,2Q25实现历史性转折

(一)财务数据解构:从亏损到盈利的质变

天山股份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下降14.3%;归母净利润亏损28.7亿元,为近十年首次亏损。但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实现单季营收245亿元,环比增长18.6%;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这种转变主要源于三大驱动:

1. 成本端优化:通过集中采购和燃料结构调整,单位燃料成本从2024年的128元/吨降至115元/吨,降幅达10.2%

2. 价格端修复:华东、华南等核心市场价格回升,带动综合售价环比上涨6.8%

3. 费用管控:管理费用率从2024年的8.7%降至7.3%,财务费用因债务结构优化减少1.2亿元

(二)业务结构升级:骨料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极

公司"水泥+"战略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骨料业务实现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率达45%,远高于水泥业务的28%。目前骨料产能达2.1亿吨,位居行业首位,且通过沿江布局形成运输成本优势。混凝土业务实现销量3200万方,同比增长15%,与水泥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三)资产负债表修复:债务压力缓解

通过定向增发和资产处置,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底的68%降至2025年中的63%。短期借款减少25亿元至128亿元,流动比率提升至1.2,偿债能力显著增强。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2亿元,同比增长300%,为后续资本开支提供保障。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规模、布局与协同的三重优势

(一)产能规模优势

作为全球最大水泥企业,天山股份拥有140条熟料生产线,覆盖全国23个省份。这种规模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采购议价能力:煤炭集中采购量占比达85%,较行业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

2. 技术升级空间:单线平均产能达280万吨/年,高于行业平均的220万吨/年

3. 环保投入能力:2025年计划投入15亿元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预计2026年全面达标

(二)区域布局优势

公司形成"长三角+大湾区+成渝"三大核心区域布局,合计产能占比达65%。这些区域2025年基建投资增速均超过8%,远高于全国平均的5.2%。特别在长三角地区,公司市场份额达32%,具备区域定价权。

(三)产业链协同优势

通过"水泥-骨料-混凝土"一体化布局,公司实现客户共享和物流优化。典型案例是江苏某产业园项目,通过管道输送将水泥-混凝土成本降低18元/方,交付周期缩短至4小时。

四、反内卷战略:从价格竞争到价值创造的转型

(一)行业自律机制建设

2025年3月,天山股份联合海螺水泥等12家头部企业成立"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制定三大自律准则:

1. 最低限价机制:核心区域P.O42.5水泥不低于340元/吨

2. 产能轮休制度:错峰生产天数从120天增加至150天

3. 跨区销售管控:严禁低价倾销至非核心市场

(二)技术创新驱动

公司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5%,重点突破两个方向:

1. 低碳技术:氢能煅烧技术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27年实现单线年减碳15万吨

2. 数字孪生:建成行业首个全流程智能工厂,劳动生产率提升40%

(三)国际化布局

通过收购非洲某国最大水泥企业,公司海外产能占比提升至8%。当地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建设,单位投资成本较欧美企业低30%,2025年海外业务毛利率达38%,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需求波动风险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可能影响需求,公司通过:

1. 加大基建市场开拓,2025年基建客户占比提升至65%

2. 开发特种水泥产品,高标号水泥销量占比达28%

(二)政策变动风险

针对"双碳"目标,公司制定三阶段路线图:

1. 2025-2026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2027-2028年:替代燃料使用率达30%

3. 2029-2030年:碳捕集项目商业化运营

(三)竞争加剧风险

通过差异化竞争应对:

1. 骨料业务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2025年机制砂占比提升至60%

2. 混凝土业务开发预制构件新赛道,2026年产能达500万方

六、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一)盈利预测

基于行业复苏和公司战略转型,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80亿、1050亿、11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25亿、38亿元,对应EPS为0.14、0.29、0.44元。

(二)估值比较

采用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价值为8.2-9.5元/股。当前PB为0.8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1.2倍,具备安全边际。与海螺水泥(PB 1.5倍)、华新水泥(PB 1.3倍)相比,估值修复空间明显。

(三)投资评级

综合考虑行业地位提升、盈利拐点确认和估值优势,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9.0元,对应2026年31倍PE。

七、结论:龙头价值重估进行时

天山股份通过规模整合、结构优化和战略转型,成功实现从周期股向价值股的蜕变。2025年二季度扭亏为盈不仅是财务数据的改善,更是行业生态变革的缩影。随着反内卷机制深化和低碳转型推进,公司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持续扩大竞争优势,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估值修复机会。

关键词:天山股份、水泥行业、扭亏为盈、反内卷骨料业务行业自律低碳转型、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天山股份2025年二季度扭亏为盈的驱动因素,指出其通过规模优势、业务升级和反内卷战略实现行业地位提升。文章从行业背景、公司基本面、核心竞争力、战略转型、风险应对及估值分析六个维度展开,认为公司正从周期股向价值股转型,估值修复空间显著,给予"买入"评级。

《天山股份(000877):2Q25扭亏为盈 期待反内卷更进一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