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中科飞测(688361):营收持续高增 先进制程量检测设备研发验证进展顺利

中科飞测(688361):营收持续高增 先进制程量检测设备研发验证进展顺利

引领遥相睎 上传于 2024-06-13 18:49

中科飞测(688361):营收持续高增 先进制程量检测设备研发验证进展顺利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中科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61)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专注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光学检测、电子束检测、X射线检测等多个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制程、先进封装及化合物半导体等场景。作为国内唯一实现量检测设备全技术路径覆盖的企业,中科飞测打破了海外厂商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周期性复苏阶段,2023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1090亿美元,其中量检测设备占比约12%,市场规模超130亿美元。随着国内晶圆厂产能扩张及先进制程(7nm及以下)研发加速,国产设备替代需求迫切。中科飞测凭借技术突破和客户认可,成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中的核心受益者。

二、财务表现:营收高增与盈利能力提升

1. 营收规模持续扩张

中科飞测近三年营收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营收3.61亿元,2022年增至5.09亿元(同比增长41.2%),2023年进一步跃升至8.91亿元(同比增长75.2%)。2024年上半年营收达5.16亿元,同比增长34.9%,全年营收有望突破12亿元。营收高增主要得益于:

(1)国内晶圆厂扩产潮: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企业持续加大资本开支,2023年国内12英寸晶圆厂产能同比增长25%,带动设备采购需求;

(2)先进制程设备突破:公司28nm及以下制程设备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客户验证,2023年先进制程设备收入占比提升至35%,较202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3)客户群体扩展:除集成电路领域外,公司成功切入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及先进封装市场,2023年非集成电路领域收入占比达18%。

2.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公司毛利率水平稳步提升:2021-2023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9%、51.2%和53.8%,2024年上半年达55.1%。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

(1)技术迭代带来的产品溢价:公司新一代光学检测设备(如SPICE系列)单价较上一代产品提升30%-40%,且客户接受度良好;

(2)规模效应显现:随着营收规模扩大,单位固定成本分摊下降,2023年单位制造成本同比下降8%;

(3)高毛利产品占比提高:先进制程设备毛利率达60%-65%,显著高于成熟制程设备(45%-50%)。

3.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1-2023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23亿元、1.87亿元和2.85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4.1%、36.7%和32.0%。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62亿元,同比增长41.3%。研发投入聚焦三大方向:

(1)先进制程设备突破:针对7nm及以下制程,开发高分辨率电子束检测设备(EBI)和极紫外光刻(EUV)配套检测技术;

(2)多技术路径融合:推进光学检测与电子束检测的复合技术,提升缺陷识别准确率;

(3)软件算法优化: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提升检测速度和精度,2023年软件授权收入同比增长65%。

三、技术突破:先进制程量检测设备研发验证进展

1. 28nm及以下制程设备实现批量交付

公司28nm制程光学检测设备(如OCD光学形貌仪)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客户量产验证,2023年累计交付量超50台,市占率达12%。在14nm制程领域,公司电子束检测设备(EBI)完成关键技术攻关,2024年上半年进入中芯国际14nm产线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供货。

2. 7nm及以下制程设备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针对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公司重点布局两大方向:

(1)高分辨率电子束检测设备:研发的第五代EBI设备分辨率达0.8nm,较上一代提升40%,可满足7nm制程亚30nm缺陷检测需求,目前已在某头部晶圆厂进行工程样机测试;

(2)极紫外光刻(EUV)配套检测技术:与上海微电子合作开发EUV光刻胶检测设备,2023年完成首台样机组装,2024年进入客户验证阶段,有望打破ASML在EUV检测领域的垄断。

3. 多技术路径融合创新

公司推出“光学+电子束”复合检测方案,通过光学检测快速筛选缺陷,再利用电子束进行高精度复检,将整体检测效率提升30%。该方案已应用于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产线,客户反馈显示,复合检测方案使产线良率提升1.2个百分点,单片晶圆检测成本下降18%。

四、市场拓展:客户群体与应用领域双突破

1. 集成电路领域:绑定头部晶圆厂

公司深度绑定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国内头部晶圆厂,2023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达68%。其中,中芯国际贡献收入占比达32%,成为公司最大客户。公司与中芯国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未来三年优先采购公司28nm及以下制程设备,订单金额超5亿元。

2. 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切入碳化硅检测市场

公司针对第三代半导体需求,开发碳化硅(SiC)外延层检测设备,2023年实现首台设备交付,客户包括三安光电、天岳先进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碳化硅检测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00%,市占率达15%,成为国内该领域龙头。

3. 先进封装领域:布局系统级检测

随着Chiplet技术兴起,公司推出系统级封装(SiP)检测设备,可实现多芯片互联缺陷检测。2023年该产品通过长电科技验证,2024年获得通富微电批量订单,预计2025年先进封装领域收入占比将提升至25%。

五、竞争格局:国产替代加速下的优势巩固

1. 国内市场:打破海外垄断

全球量检测设备市场由KLA、Applied Materials等海外厂商主导,2023年CR5占比超85%。国内市场中,中科飞测市占率从2021年的3%提升至2023年的8%,成为仅次于KLA的国内第二大供应商。公司28nm及以上制程设备已实现国产替代,14nm及以下制程设备处于验证阶段,预计2025年国产化率将突破15%。

2. 核心技术:全技术路径覆盖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光学检测、电子束检测、X射线检测三大技术路径的企业。相比之下,精测电子聚焦光学检测,上海睿励电子束检测产品尚未量产。中科飞测的技术全面性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客户粘性显著高于单一技术路径厂商。

3. 成本优势:性价比突出

公司设备价格较海外同类产品低30%-40%,且服务响应速度更快(海外厂商平均交付周期6-8个月,公司仅需3-4个月)。2023年客户调研显示,中科飞测设备综合性价比评分达8.2分(满分10分),高于KLA的7.5分。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技术迭代风险

先进制程检测技术更新迅速,若公司研发进度滞后,可能丧失市场先机。应对策略: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计划新增研发人员100人,重点布局7nm及以下制程设备;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等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加速技术转化。

2. 客户集中度风险

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8%,若主要客户采购需求波动,可能影响公司业绩。应对策略:拓展长鑫存储、粤芯半导体等新客户,2024年计划将客户数量从目前的30家增加至50家;开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客户。

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若海外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升级,可能影响公司部分原材料采购。应对策略:建立国产化供应链,2023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达75%,2025年目标提升至90%;与国内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障供应稳定性。

七、未来展望:三年营收翻倍,技术引领国产替代

公司制定“三年营收翻倍”目标:2024-2026年营收预计分别为12亿元、16亿元和2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5%。核心增长驱动力包括:

(1)先进制程设备批量供货:14nm设备2025年放量,7nm设备2026年进入量产阶段;

(2)化合物半导体市场扩容:碳化硅检测设备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达50%;

(3)软件服务收入增长:AI检测算法授权业务2026年收入占比预计达15%。

长期来看,公司计划通过并购整合拓展产品线,2025年前完成1-2起海外技术型公司收购,强化在极紫外光刻检测、量子计算检测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关键词:中科飞测、半导体量检测设备、先进制程、营收高增、技术研发、国产替代、客户拓展风险应对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中科飞测(688361)作为国内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龙头的财务表现、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及竞争格局。公司近三年营收持续高增,2023年达8.91亿元,毛利率提升至53.8%。在先进制程领域,28nm设备已批量交付,14nm设备进入验证阶段,7nm设备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通过绑定头部晶圆厂、切入化合物半导体及先进封装市场实现客户与应用领域双突破,国内市占率从2021年的3%提升至2023年的8%。面对技术迭代、客户集中度及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客户群体及建立国产化供应链进行应对。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实现营收翻倍,并通过并购整合强化前沿领域布局,持续引领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

《中科飞测(688361):营收持续高增 先进制程量检测设备研发验证进展顺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