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中之“花”看如花词人_李清照2022-09-04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探讨了其与词人自身形象、情感表达及创作风格的内在联系。文章指出,李清照词中的“花”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还与词人的如花般美丽、坚韧且富有才情的特质紧密相连。通过深入剖析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类型、与词人形象的内在联系、情感表达以及创作风格,本文揭示了李清照作为如花词人的独特魅力。
中西比较文论研究之论风格_风格论文如其人2020-05-20
简介:本文围绕中西比较文论中风格研究展开,着重探讨“风格论文如其人”在中西文论中的体现与差异。阐述中国文论里“文如其人”的起源、内涵及影响,分析西方古典、浪漫主义、现代时期关于风格与作者关系的观点,对比中西在文化背景、研究方法、审美观念上导致对“风格论文如其人”理解的不同,最后指出中西比较文论中风格研究对促进文论交流融合、深化风格理解、丰富文学创作内涵的启示。
“作品—读者”:文学中心范式的迁移_接受美学2022-10-29
简介:本文围绕文学研究领域中“作品—读者”中心范式的迁移展开,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托。首先阐述传统以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及其局限,接着分析接受美学兴起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重点探讨接受美学中读者中心地位的确立,包括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期待视野以及读者对作品的再创造。最后论述这一范式迁移对文学创作、批评、传播等环节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揭示接受美学对文学研究范式革新的重要意义。
浅论池莉方方小说中的悲剧意识_差异2021-01-07
简介:本文通过对比池莉与方方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揭示二者在主题、叙事与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池莉的悲剧源于生活琐碎的挤压,以幽默消解沉重,体现世俗生存哲学;方方的悲剧直面人性阴暗与社会体制弊端,以冷峻笔触揭示生存困境,具有精神批判性。这种差异不仅反映新写实主义内部的多元性,也折射出90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为理解当代文学中的悲剧书写提供新视角。
师陀作品中的还乡动因探究_乡愁2024-11-20
简介:本文聚焦师陀作品,深入探究其中还乡动因与乡愁的关联。从个人经历带来的文化与精神反差、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革推动、文化传统中“叶落归根”观念及民俗文化吸引、人性诉求中的安全归属与爱等方面,剖析还乡动因。指出这些动因与乡愁相互交织,丰富了现代文学主题内涵,在表现手法上营造独特氛围,具有独特文学意义,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师陀作品价值与乡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