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骨科学 > 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原因及其治疗

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原因及其治疗

海盐月光2112 上传于 2020-11-19 02:44

《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原因及其治疗》

摘要: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咀嚼、言语等功能及生活质量。本文深入剖析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病因,涵盖创伤因素、咬合异常、关节负荷过重、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以及医源性因素等方面,并详细阐述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同时介绍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参考。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病因、诊断、治疗

一、引言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关节之一,它连接下颌骨与颅骨,参与咀嚼、言语、吞咽等多种生理功能。颞下颌关节软骨作为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受压力、减少摩擦、缓冲震荡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时有发生,导致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入了解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

(一)创伤因素

1. 直接暴力:如交通事故中面部受到撞击、运动时下颌部遭受外力打击等,可直接导致颞下颌关节软骨的损伤。这种损伤通常较为严重,可能伴有骨折、脱位等其他损伤。

2. 间接暴力:例如突然的大张口动作,如在打哈欠、大笑、唱歌时用力过猛,或者在进行口腔治疗时长时间大张口,都可能使颞下颌关节受到过度的牵拉力,从而引起关节软骨的损伤。此外,长时间咀嚼硬物也可能因反复的机械应力导致软骨磨损。

(二)咬合异常

1. 牙列缺损或缺失:牙齿的缺失会导致咬合关系发生改变,使得下颌在运动过程中受力不均匀。例如,单侧后牙缺失时,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偏向健侧咀嚼,长期如此,患侧颞下颌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大,容易引起关节软骨的损伤。

2. 错牙合畸形:如深覆牙合、反牙合、开牙合等错牙合畸形,会改变下颌的正常运动轨迹,使关节软骨在异常的应力环境下工作。以深覆牙合为例,下颌在闭合过程中,髁突可能会受到过度的挤压,导致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

3.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义齿修复体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咬合关系,导致咬合高点或早接触点的出现。这些异常的咬合接触会使关节软骨承受不均匀的压力,长期作用可引发软骨损伤。

(三)关节负荷过重

1.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进行咀嚼或大张口动作,如音乐家吹奏管乐器、教师长时间讲课等。这些职业特点使得颞下颌关节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容易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退变。

2. 生活习惯:长期咀嚼口香糖、吃坚果等硬食物,以及有夜间磨牙习惯的人群,其颞下颌关节承受的负荷明显增加。夜间磨牙时,下颌肌肉持续收缩,关节受到的应力可达到正常咀嚼时的数倍,长期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

(四)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

1.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颞下颌关节,导致关节软骨的破坏。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关节组织识别为外来抗原,引发免疫反应,产生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攻击关节软骨,使其发生变性、坏死。

2. 关节内炎症:颞下颌关节内部的炎症,如滑膜炎,可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1)等。这些炎症因子不仅会直接损伤关节软骨细胞,还会抑制软骨基质的合成,促进基质的降解,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

(五)医源性因素

1. 口腔治疗操作:在进行一些口腔治疗时,如拔牙、正畸治疗等,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对颞下颌关节造成损伤。例如,拔牙时用力过猛或方向不当,可能会牵拉颞下颌关节;正畸治疗中,如果矫治力过大或方向错误,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对颞下颌关节软骨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的变性、坏死,影响软骨的修复和再生能力。

三、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疼痛

疼痛是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关节区疼痛、耳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酸痛,在咀嚼、张口、说话等动作时加重。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放射性疼痛,放射至颞部、耳部、头部等部位。

(二)弹响与杂音

关节弹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典型表现之一,在关节软骨损伤时也较为常见。弹响多发生在张口或闭口过程中,声音清脆或沉闷。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听到关节区的摩擦音或破碎音,提示关节软骨表面不光滑或存在游离体。

(三)张口受限

由于关节疼痛和结构改变,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轻者张口度减小,正常张口度约为 3.7 - 4.5cm,当张口度小于 3.5cm 时即为张口受限;重者张口度可能仅 1 - 2cm,严重影响咀嚼、言语等功能。

(四)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头晕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颞下颌关节的解剖位置和神经血管分布有关。

四、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

(一)病史询问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创伤史、咬合异常情况、职业和生活习惯、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助于初步判断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能原因。

(二)体格检查

1. 视诊: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对称,下颌运动是否异常,关节区有无肿胀、畸形等。

2. 触诊:用双手触摸关节区,检查有无压痛、肿块,感受关节运动时的弹响和摩擦感。

3. 开口度及开口型检查:测量患者的最大张口度,并观察张口时的轨迹是否正常。正常开口型为下颌向下后方,如开口型偏向一侧,提示可能存在单侧关节问题。

(三)影像学检查

1. X 线片:包括许勒位片、关节侧位体层片等,可显示关节骨质的改变,如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髁突破坏等,但对于软骨损伤的显示效果有限。

2. 计算机体层扫描(CT):CT 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关节骨结构的三维形态,对于发现关节骨折、脱位以及骨质改变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对软骨的显示仍不够理想。

3. 磁共振成像(MRI):MRI 是目前诊断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的形态、厚度、信号改变等,能够早期发现软骨的损伤,如软骨变薄、破裂、缺损等,同时还可以观察关节盘的位置和形态。

(四)关节内镜检查

关节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关节内的结构,包括关节软骨、关节盘、滑膜等,能够准确判断软骨损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是诊断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金标准。但关节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仅在其他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使用。

五、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1. 药物治疗: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还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缓解下颌肌肉的痉挛。

2.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电刺激治疗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冷敷适用于急性损伤早期,可减轻肿胀和疼痛;超声波治疗和电刺激治疗可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促进软骨修复。

3. 咬合板治疗:咬合板是一种覆盖在上颌或下颌牙齿表面的塑料装置,它可以改变咬合关系,减轻关节软骨的压力,缓解关节症状。常用的咬合板有稳定性咬合板、再定位咬合板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咬合板。

4. 健康教育:向患者普及颞下颌关节的知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大张口、咀嚼硬物,保持正确的咬合姿势,注意口腔卫生等。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关节运动,如张口、闭口、侧方运动等,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

(二)手术治疗

1. 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关节周围做几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对关节内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关节镜手术可以清理关节内的炎症组织、修复关节软骨损伤、调整关节盘的位置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 开放性手术:对于严重的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如关节软骨大面积缺损、髁突骨折等,可能需要行开放性手术。开放性手术可以更直接地暴露关节结构,进行软骨修复、关节成形等操作。但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三)康复治疗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关节功能训练旨在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如进行张口、闭口、侧方运动等练习;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下颌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康复治疗应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六、结论

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创伤、咬合异常、关节负荷过重、自身免疫与炎症反应以及医源性因素等。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弹响与杂音、张口受限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在治疗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轻度的损伤,手术治疗则用于严重的损伤,而康复治疗对于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病机制,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本文围绕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展开,先阐述其作为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对患者的严重影响,接着从创伤、咬合异常、关节负荷、自身免疫与炎症、医源性等多方面深入剖析损伤原因,介绍疼痛、弹响等临床表现及多种诊断方法,最后详细说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手段,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全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