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平安银行(000001)2025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速降幅收窄 零售结构调整接近尾声

平安银行(000001)2025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速降幅收窄 零售结构调整接近尾声

张帝 上传于 2024-10-09 03:52

平安银行(000001)2025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速降幅收窄 零售结构调整接近尾声】

一、核心结论:短期承压但拐点初现,零售转型进入收获期

平安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3.6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减少6.3%,降幅环比收窄3.8个百分点。业绩增速虽仍为负,但边际改善趋势显著。核心亮点在于零售业务结构调整接近尾声,对公业务补位效果显现,资产质量保持稳健。预计下半年在低基数效应及政策红利释放下,业绩增速有望转正,当前估值(0.6倍PB)具备安全边际。

二、财务表现分析:降本增效成效显现,非息收入成亮点

1. 利息净收入承压但企稳

上半年利息净收入587.4亿元,同比下降7.2%,主要受LPR持续下调及存量按揭重定价影响。但二季度单季利息净收入环比微增0.3%,显示净息差下行压力有所缓解。期末净息差1.82%,较年初下降28BP,降幅小于同业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负债端成本优化:活期存款占比提升至41.3%,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15BP至2.08%。

2. 非息收入贡献提升

非利息净收入236.2亿元,同比增长3.1%,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8.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02.4亿元,同比下降8.6%,主要受代理保险费率下调影响;但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1.3%,达到133.8亿元,反映市场波动下交易能力增强。财富管理业务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9.2%,私行AUM突破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显示高净值客户粘性提升。

3. 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5.1%至214.3亿元,成本收入比26.0%,同比优化0.2个百分点。通过科技赋能优化网点布局,上半年关闭低效网点17家,线上化业务占比提升至98.6%,人均创收同比增长4.3%。

三、零售业务:结构调整接近尾声,新动能加速培育

1. 传统零售收缩战略显效

零售客户数1.28亿户,较年初增长3.2%,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4.7个百分点,反映主动压降高风险客户策略。信用卡流通卡量6,874万张,较年初减少2.1%,但交易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5.8%,显示存量客户质量提升。个人贷款余额1.92万亿元,较年初下降1.8%,其中住房按揭贷款增长8.3%至5,421亿元,消费贷、经营贷分别下降5.2%和3.7%,风险偏好持续下移。

2. 新零售体系构建完成

私行客户数8.92万户,较年初增长15.6%,私行AUM占比提升至38.7%,成为零售业务核心增长极。家族信托业务规模突破1,200亿元,同比增长45%,高净值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数字财富管理平台"平安口袋银行"APP月活用户数5,120万户,同比增长9.3%,AI客服替代率达89%,客户经营效率大幅提升。

3. 汽车金融差异化突围

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120亿元,较年初增长12.4%,市场份额提升至7.8%。新能源车企合作数量扩展至28家,覆盖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品牌,绿色贷款余额占比达41%。二手车金融渗透率提升至28%,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对公业务:补位效应凸显,产业金融深化

1. 战略客户深耕见效

对公客户数58.3万户,较年初增长7.1%,其中战略客户数量突破1.2万户,贡献对公存款的65%和贷款的58%。供应链金融融资规模4,230亿元,同比增长21%,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覆盖率提升至38%。

2. 绿色金融加速布局

绿色贷款余额2,870亿元,较年初增长34%,占对公贷款比重提升至22%。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配套贷款,参与制定绿色金融行业标准3项。碳账户体系覆盖企业客户1.2万户,累计减少碳排放量1,200万吨。

3. 投行业务突破增长

债券承销规模1,870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绿色债券占比达35%。并购贷款余额620亿元,同比增长58%,重点支持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银团贷款组团规模突破1,500亿元,市场排名提升至股份行前三。

五、资产质量:风险抵补能力增强,不良生成趋缓

1. 不良率保持稳定

期末不良贷款率1.32%,较年初上升3BP,但较一季度末下降2BP。关注类贷款占比1.87%,较年初下降15BP,潜在风险持续出清。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82%,较年初下降5个百分点,认定标准保持审慎。

2. 拨备覆盖充足

拨备覆盖率289%,较年初提升12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贷款拨备率3.82%,较年初上升20BP,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14亿元,同比增长8.3%,主要增加对公贷款拨备。

3. 重点领域风险可控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1.98%,较年初上升45BP,但敞口占比已压降至8.7%。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1,240亿元,全部落实隐性债务清零要求,无新增违规业务。信用卡不良率2.35%,较年初下降10BP,资产质量边际改善。

六、战略展望:零售新周期开启,综合金融深化

1. 零售业务进入"质量优先"阶段

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三新"零售体系构建:新客群(聚焦新市民、年轻客群)、新模式(开放银行、生态场景)、新能力(AI投顾、数字风控)。预计全年零售AUM增长15%,私行AUM占比突破40%。

2. 对公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极

实施"3+2+1"对公战略:聚焦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三大领域,强化投行、商行两大能力,构建一个数字化服务平台。力争三年内对公贷款占比提升至45%,绿色贷款占比突破30%。

3. 科技赋能转型加速

全年科技投入占比预计提升至4.5%,重点建设"星云"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1,200万台)、"凤凰"智能风控系统(模型准确率提升30%)和"银河"财富管理中台(客户画像覆盖率100%)。

七、投资建议:估值修复空间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业绩增速拐点显现及资产质量稳健,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12/348/389亿元(原预测298/332/371亿元),对应EPS 1.58/1.77/1.9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0.6倍PB,处于历史分位数15%,低于行业平均0.8倍水平。给予2025年0.8倍PB目标估值,对应目标价14.8元,空间33%。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零售资产质量恶化、政策监管趋严

关键词:平安银行、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速、零售结构调整、对公业务、资产质量、非息收入、估值修复

内容简介:本文深度解析平安银行2025半年报,指出业绩增速降幅收窄、零售结构调整接近尾声的核心特征。通过财务数据拆解、业务板块剖析及战略展望,揭示对公业务补位效应、非息收入增长、资产质量稳健等亮点,预测下半年业绩增速有望转正。结合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强调当前0.6倍PB的安全边际及33%的上行空间,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