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实习报告 > 2025年铁路实习报告1000字(精选13篇)

2025年铁路实习报告1000字(精选13篇)

章子怡 上传于 2022-09-14 04:20

2025年铁路实习报告1000字(精选13篇)——个人实践总结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

2025年是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随着高铁网络持续扩展、智能铁路技术深度应用,铁路行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大四学生,我于2025年3月至8月在中国铁路集团某车辆段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实习,旨在通过一线实践深化对铁路运输系统运行机制的理解,掌握车辆检修、调度指挥、应急管理等核心技能,同时培养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铁路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单位概况

实习单位为中国铁路集团某车辆段,隶属国家铁路局直属企业,承担区域内普速列车、动车组的日常检修、维护及技术改造任务。该段下设检修车间、运用车间、设备车间、技术科、安全科等12个部门,拥有职工800余人,配备智能化检修线6条、动车组专用检测设备20台套,年检修能力达1.2万列次。作为区域铁路枢纽,该段日均处理列车故障30余起,2024年荣获“全国铁路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

(一)岗前培训与安全教育

实习首周接受系统培训,内容涵盖铁路安全法规、作业标准、应急预案及实操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学习“7·23”甬温线事故教训,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在模拟舱内练习防护用品穿戴、消防器材使用及伤员急救,考核通过率100%。安全科导师强调:“铁路作业容不得半点疏忽,一个螺栓松动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二)检修车间实践

1. 转向架检修

在转向架班组参与CRH380A型动车组轴箱定位节点更换作业。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轴箱间隙,误差控制在0.2mm以内;通过磁粉探伤仪检查构架焊缝,发现2处微裂纹并协助返工。导师指导我记录数据:“每个参数都是列车安全的生命线,必须做到‘零误差’。”

2. 车体连接部检修

学习车钩缓冲装置分解与组装流程,掌握MT-2型缓冲器容量测试方法。在处理K1234次列车车钩自动分离故障时,发现钩舌销孔磨损超限,及时更换配件并调整钩高至880mm,恢复列车运行。

(三)运用车间跟岗学习

1. 调度指挥模拟

在调度大厅参与CTC系统操作培训,模拟编制G658次列车运行图。通过调整区间通过时分、避让会让站,将列车正点率从85%提升至92%。调度员提醒:“调度是铁路的‘大脑’,必须兼顾效率与安全。”

2. 应急处置演练

参与接触网断电应急演练,担任现场防护员。使用对讲机与供电段、行车调度保持通信,按“三步法”设置红闪灯、放置绝缘垫、确认断电范围,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四)技术科专项研究

参与“动车组轮对踏面缺陷智能检测系统”研发项目,协助采集1000组轮对数据并建立缺陷特征库。通过对比人工检测与机器视觉结果,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8.7%,较传统方法提升40%。技术主管评价:“你们的参与让项目进度提前了2个月。”

(五)安全科隐患排查

跟随安全检查组开展月度专项检查,发现3处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问题:某班组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进行高空作业、检修记录填写不规范、工具定置管理混乱。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闭环,推动段内建立“隐患排查-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机制。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

(一)专业技能提升

掌握了动车组转向架检修、车钩缓冲装置调整、CTC调度系统操作等12项核心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通过参与技术改造项目,熟悉了铁路装备智能化发展趋势,如物联网在设备监测中的应用、大数据在故障预测中的价值。

(二)职业素养养成

深刻体会到铁路行业“半军事化”管理要求:作业必须严格遵循《技规》《行规》,任何操作需双人确认;时间观念极强,列车正点率是生命线;团队协作至关重要,机务、电务、工务多部门需无缝衔接。在处理K567次列车空调故障时,我与车辆电工、乘务员协同作业,2小时内完成故障排查与修复,保障了旅客舒适度。

(三)安全意识强化

通过参与事故案例分析、应急演练和现场检查,树立了“安全是铁路工作红线”的观念。认识到安全不仅依赖于设备可靠性,更取决于人员行为规范性。例如,某次检查中发现检修人员未按规定放置止轮器,立即叫停作业并组织全员学习,避免了潜在的溜车风险。

(四)行业认知深化

实习期间见证了我国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车底检查、5G专网实现设备状态实时传输、AI算法优化列车运行图编制。同时,也认识到行业面临的挑战:极端天气对接触网的影响、高峰期运力与需求的矛盾、老旧线路设备更新压力等。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技能短板

对新型检测设备(如相控阵超声探伤仪)的操作不够熟练,故障分析时依赖导师指导较多。建议后续加强实操训练,参与更多技术攻关项目。

(二)沟通效率

在跨部门协作中,因专业术语差异导致信息传递偏差。需提升跨岗位沟通能力,学习机务、电务领域基础知识。

(三)建议

1. 优化培训体系:增加VR模拟实训课程,还原真实故障场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 推动智能化转型:扩大物联网设备覆盖率,建立设备健康管理(PHM)系统,实现预测性维护。

3. 加强人才储备:与高校合作开设“订单班”,定向培养铁路专用技术人才。

六、总结与展望

六个月的实习让我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学生转变为“准铁路人”。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理解了铁路人“坚守、奉献、担当”的精神内涵。未来,我将继续深化对智能铁路技术的学习,考取铁路机车车辆检修工程师资格证,力争在3-5年内成长为技术骨干,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铁路网贡献力量。

关键词:铁路实习、车辆检修调度指挥安全教育、智能铁路、职业素养、故障处理技术改造

简介:本文为2025年铁路实习报告,记录了作者在中国铁路集团某车辆段六个月的实践经历。内容涵盖岗前培训、检修车间作业、调度指挥模拟、应急处置演练、技术科研及安全检查等环节,总结了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养成、安全意识强化等收获,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展现了铁路行业现代化发展与人才需求趋势。

《2025年铁路实习报告1000字(精选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