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荣盛石化(002493):H1净利同比下滑 静待炼化景气回暖

荣盛石化(002493):H1净利同比下滑 静待炼化景气回暖

CipherProwl 上传于 2021-04-17 18:02

荣盛石化(002493):H1净利同比下滑 静待炼化景气回暖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地位

荣盛石化(002493.SZ)作为国内民营炼化龙头企业,依托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形成了从原油加工到化工新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核心资产包括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浙江石化)、中金石化PX装置及逸盛系PTA产能,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原油-芳烃-PTA-聚酯”和“原油-烯烃-聚烯烃”双产业链的企业。2023年上半年,受全球能源价格波动、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及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炼化行业整体承压,公司盈利出现阶段性下滑。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23年H1国内炼油平均利润率为3.2%,同比下滑1.8个百分点;化工板块中,聚酯产业链利润压缩至近五年低位。在此背景下,荣盛石化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及推进高端新材料项目,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公司目前聚酯纤维产能超500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2%,PTA产能1800万吨,全球市占率达20%,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二、H1财务表现分析

(一)营收与利润结构

2023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8.5亿元,同比增长4.2%,但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降49.8%。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炼化项目产能释放带来的销量提升,而利润下滑则源于以下因素:

1. 成本端压力:原油采购均价同比上涨8.2%,叠加人民币贬值导致的进口成本增加;

2. 价差收窄:PX-石脑油价差从2022年同期的320美元/吨压缩至280美元/吨,PTA-PX价差降至500元/吨以下;

3. 费用管控: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主要因新项目投产带来的运维成本增加。

(二)分业务板块表现

1. 炼化板块:贡献营收892亿元,占比60.3%,毛利率12.7%,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柴油、航煤等成品油销售因需求疲软,价格同比下跌3%-5%;

2. 化工板块:营收456亿元,占比30.8%,毛利率8.9%。聚乙烯、聚丙烯等通用料价格下跌,但高端聚碳酸酯(PC)、差别化纤维等产品盈利改善;

3. 聚酯板块:营收130.5亿元,占比8.8%,毛利率6.3%。长丝、短纤产品价格同比下跌7%-10%,但薄膜、工业丝等差异化产品销量增长12%。

三、核心竞争优势与挑战

(一)竞争优势

1. 全产业链协同:浙江石化项目实现“油头化尾”一体化,原油利用率达99%,较传统炼厂提升15个百分点;

2. 规模效应显著:单套炼化装置规模达2000万吨/年,单位投资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8%;

3. 技术创新驱动: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领域申请专利超300项;

4. 政策支持:作为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核心企业,获得税收优惠及用地指标倾斜。

(二)面临挑战

1. 行业周期性波动:炼化行业具有3-5年周期特征,当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

2. 新能源替代压力:电动汽车普及导致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2023年H1国内汽油消费量同比下降2.3%;

3. 环保成本上升:碳交易市场启动后,公司年均增加碳配额成本约2.5亿元;

4. 国际竞争加剧:中东低成本产能扩张,沙特阿美计划将炼油能力提升至1300万桶/日。

四、战略转型与成长动能

(一)高端新材料布局

公司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重点推进以下项目:

1. 浙江石化二期:新增30万吨/年EVA、10万吨/年PC及5万吨/年PMMA产能,预计2024年Q2投产;

2. 永盛科技POE项目:规划20万吨/年产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标2025年实现国产化替代;

3. 逸盛新材料:600万吨/年PTA扩建项目完成,全球市占率提升至22%。

(二)绿色低碳转型

1. 氢能利用:浙江石化项目配套建设10万标方/小时氢气提纯装置,供应周边加氢站;

2. 生物基材料:与中科院合作开发PBAT可降解塑料,2023年H2完成中试;

3. 碳捕集:投资15亿元建设CCUS装置,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三)国际化布局

1. 新加坡贸易中心:拓展东南亚市场,2023年H1实现聚酯产品出口额12亿美元;

2. 沙特合资项目:与SABIC探讨在延布工业城建设3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

3. 欧洲办事处:设立布鲁塞尔分支机构,应对欧盟碳关税(CBAM)政策。

五、财务预测与估值分析

(一)盈利预期

基于行业周期修复假设,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亿、85.7亿、112.4亿元,对应EPS为0.58元、0.86元、1.13元。随着炼化景气回升及新材料项目投产,2024年Q3起盈利增速有望转正。

(二)估值比较

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PE为18倍,低于恒力石化(22倍)、恒逸石化(25倍)等可比公司。考虑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及新材料成长空间,给予2024年20倍PE,目标价17.2元。

(三)风险提示

1.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

2. 新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3. 环保政策趋严导致停产风险。

六、投资建议

短期来看,公司盈利受行业周期压制,但全产业链布局及成本控制能力构成安全边际。中长期视角下,高端新材料项目将打开成长空间,绿色转型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节点:

1. 2023年Q4:浙江石化二期EVA装置投产;

2. 2024年Q2:POE项目中交;

3. 2025年:碳捕集项目全面运营。

维持“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16.5-18.0元。

关键词:荣盛石化H1净利下滑、炼化行业、全产业链、高端新材料、绿色转型、财务预测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荣盛石化2023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指出行业周期性调整与成本压力是主因。通过剖析公司炼化、化工、聚酯三大板块表现,揭示其全产业链协同优势与面临的挑战。文章重点探讨公司战略转型方向,包括高端新材料布局、绿色低碳转型及国际化拓展,并给出财务预测与估值分析,认为短期承压但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