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联赢激光(688518):二季度利润略低于预期 下半年消费电池钢壳带来业绩弹性

联赢激光(688518):二季度利润略低于预期 下半年消费电池钢壳带来业绩弹性

FluxNebula 上传于 2021-07-26 23:23

【联赢激光(688518):二季度利润略低于预期 下半年消费电池钢壳带来业绩弹性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背景

联赢激光(688518.SH)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激光器、激光焊接工作站及自动化产线,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公司以“技术驱动+定制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在动力电池焊接领域市占率位居前列,客户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

行业层面,全球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达235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超40%。动力电池行业作为主要增长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储能市场爆发,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突破1.5TWh。消费电子领域,5G换机周期、可穿戴设备普及及AR/VR技术迭代推动精密焊接需求增长。汽车轻量化趋势下,激光焊接在车身结构件、电机电控系统的应用渗透率逐步提升。

二、二季度业绩回顾: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逻辑

1. 财务数据解析

2024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2.3%,环比一季度下降8.6%;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降5.2%,环比下滑22.1%,略低于市场预期。毛利率为34.7%,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但净利率降至7.9%,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2%至1.2亿元,占营收比例达14.6%,主要用于高功率激光器、复合焊接工艺等前沿技术储备;

(2)动力电池行业客户验收周期延长,导致收入确认延迟;

(3)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人民币升值对进口元器件成本产生压力。

2. 业务结构拆分

动力电池业务占比58%,消费电子占比25%,汽车零部件占比12%,其他领域占比5%。其中:

(1)动力电池:受下游客户产能扩张节奏影响,二季度新增订单增速放缓至18%,但4680大圆柱电池焊接设备需求开始释放;

(2)消费电子:受益于苹果MR设备量产及华为手机供应链回归,精密焊接设备订单同比增长35%;

(3)汽车零部件:一体化压铸工艺普及带动车身结构件焊接需求,但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

三、下半年增长驱动:消费电池钢壳焊接开启新周期

1. 消费电池钢壳市场爆发在即

消费电池钢壳是锂电池封装的关键部件,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随着TWS耳机、智能手表、A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向小型化、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传统铝壳逐渐被钢壳替代。据GGII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电池钢壳市场规模将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

联赢激光在该领域具备三大优势:

(1)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激光-电阻复合焊接工艺”可解决钢壳焊接易开裂、熔深不足等行业痛点,良品率提升至99.5%;

(2)客户认证:已通过ATL、亿纬锂能、珠海冠宇等头部消费电池厂商认证,2024年下半年将批量供应苹果AirPods Pro 3钢壳焊接线;

(3)产能布局:惠州基地新增5条钢壳专用产线,预计Q3投产,满产后年产能达8000万套,对应收入规模约6亿元。

2. 动力电池业务韧性凸显

尽管二季度受客户验收节奏影响,但公司动力电池在手订单仍达42亿元,较年初增长15%。下半年增长点包括:

(1)4680电池焊接设备:已获得特斯拉、宝马等客户定点,单条产线价值量是21700电池的2.3倍;

(2)固态电池前道工艺: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干电极涂布-激光焊接一体化设备,预计2025年商业化;

(3)海外拓展:德国子公司进入量产阶段,已承接Northvolt、ACC等欧洲电池厂订单,海外收入占比有望从5%提升至15%。

3. 成本端改善预期

(1)激光器自产率提升:2024年Q2自产光纤激光器占比达65%,较2023年提升20个百分点,单位成本下降18%;

(2)供应链国产化:核心元器件如振镜、场镜的国产采购比例从40%提升至70%,交付周期缩短至4周;

(3)规模效应显现:随着惠州、宜宾基地产能释放,单位固定成本分摊下降12%。

四、财务模型与估值分析

1. 收入预测

基于在手订单及行业需求,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2亿、47.5亿、59.8亿元,对应增速22%、24%、26%。其中消费电池钢壳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5.8亿元,2025年占比提升至18%。

2. 利润弹性测算

假设毛利率稳定在35%-36%,期间费用率随规模效应下降至22%,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亿、4.5亿、6.1亿元,对应EPS 1.07元、1.50元、2.0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8x、20x、15x,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45x。

3. 估值方法

采用DCF模型(WACC=10.5%,永续增长率3%),合理估值为95-102元;相对估值法给予2025年30x PE,目标价45元。综合两种方法,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区间45-50元。

五、风险提示

1. 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设备招标延迟;

2. 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3. 激光器核心技术被竞争对手突破;

4.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六、结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消费电池钢壳成为新增长极

联赢激光二季度业绩短期承压,但消费电池钢壳焊接设备量产、动力电池技术迭代及海外拓展将驱动下半年业绩反弹。公司作为激光焊接领域技术标杆,在4680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卡位优势显著,长期成长逻辑清晰。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仅20倍PE,具备较高安全边际,建议积极配置。

关键词:联赢激光、二季度业绩、消费电池钢壳、动力电池焊接、4680电池、业绩弹性、激光设备、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联赢激光2024年二季度业绩表现,指出利润略低于预期主要受研发费用增加及客户验收延迟影响。下半年消费电池钢壳焊接设备量产将成为核心增长点,叠加动力电池4680电池及海外拓展驱动,公司长期成长逻辑清晰。通过财务模型测算,当前股价具备较高安全边际,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