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600132):销量跑赢大盘 积极发力非现饮》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中国啤酒行业历经多年发展,已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3年,全国啤酒产量达3556万千升,同比增长0.3%,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超过80%。在此背景下,重庆啤酒(600132)作为国内啤酒行业龙头之一,凭借其独特的品牌矩阵、全国化的渠道布局以及高效的运营能力,在行业波动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重庆啤酒前身为重庆啤酒厂,成立于1958年,2013年被全球第四大啤酒公司嘉士伯集团收购后,开启国际化发展之路。公司目前拥有“本地强势品牌+国际高端品牌”的双轮驱动战略,本地品牌包括重庆、山城、乌苏等,国际品牌涵盖嘉士伯、乐堡、1664等,覆盖从经济型到高端的全价格带。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在全国25个省市布局生产基地,年产能超300万千升,形成“西南+西北+中东部”的立体化市场网络。
二、销量表现:跑赢行业大盘,结构优化显著
1. 销量增速领先行业
2023年,重庆啤酒实现啤酒销量299.6万千升,同比增长4.9%,远超行业0.3%的平均增速。分季度看,Q1-Q4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2%、4.8%、5.1%、4.5%,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得益于公司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渠道动销的持续优化。
从区域市场看,西南地区作为公司大本营,销量占比达42%,同比增长5.3%;西北地区受益于乌苏品牌的市场渗透,销量增长6.1%;中东部地区通过乐堡、1664等品牌的拓展,销量提升4.7%。公司全国化布局成效显著,区域失衡问题逐步改善。
2.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
重庆啤酒坚持“高端化”战略,高端产品(单价8元以上)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023年的31%,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其中,乌苏品牌作为公司高端化的标杆,2023年销量突破80万千升,同比增长12%,在西北市场占有率超过35%;1664品牌通过“场景化营销”切入女性消费群体,销量同比增长20%,在高端进口啤酒中排名第二。
中档产品(单价5-8元)销量占比稳定在45%,主要通过重庆、山城等本地品牌巩固大众市场;经济型产品(单价5元以下)占比降至24%,公司主动缩减低毛利产品,聚焦盈利能力的提升。
3. 吨酒价稳步提升
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重庆啤酒吨酒价从2020年的4200元/千升提升至2023年的4850元/千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对吨酒价的贡献率超过60%,成为公司盈利增长的关键。
三、非现饮渠道:发力新场景,打造第二增长极
1. 非现饮渠道崛起背景
传统现饮渠道(餐饮、夜场)受疫情冲击后恢复缓慢,2023年现饮渠道销量占比降至52%,较2019年下降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现饮渠道(商超、电商、便利店)快速崛起,销量占比提升至48%,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重庆啤酒敏锐捕捉这一趋势,将非现饮渠道作为战略重点,通过“产品适配+渠道深耕+数字化运营”三管齐下,推动非现饮销量快速增长。
2. 非现饮渠道布局策略
(1)产品适配:针对非现饮场景的消费特点,公司推出小包装(330ml、500ml)、易拉罐装以及组合装产品,满足家庭消费、聚会场景的需求。例如,乌苏品牌推出“红乌苏+小麦白”组合装,1664品牌推出“经典+玫瑰”双罐装,均取得良好市场反馈。
(2)渠道深耕:在商超渠道,公司与永辉、沃尔玛等头部连锁合作,通过“堆头陈列+促销活动”提升终端动销;在电商渠道,入驻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2023年线上销量同比增长35%,其中直播带货占比超过20%;在便利店渠道,与美宜佳、7-11等合作,覆盖全国超5万家门店,单店销量年均增长15%。
(3)数字化运营:公司搭建“消费者数据平台”,通过扫码领红包、会员积分等互动方式收集消费者数据,实现精准营销。例如,针对年轻群体推出“乌苏啤酒×电竞”跨界活动,单场活动曝光量超5000万次,带动非现饮渠道销量增长12%。
3. 非现饮渠道成效
2023年,重庆啤酒非现饮渠道销量达143.8万千升,同比增长8.2%,增速是现饮渠道的2倍。非现饮渠道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8%提升至2023年的45%,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四、财务表现:盈利能力强劲,现金流充裕
1. 营收与利润增长
2023年,重庆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7.2%;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5%。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和吨酒价上涨,利润增长则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
分产品看,高端产品收入占比达38%,同比增长12%;中档产品收入占比47%,同比增长6%;经济型产品收入占比15%,同比下降3%。高端产品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2. 毛利率与净利率提升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50.2%提升至2023年的53.8%,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和原材料成本下降(2023年大麦价格同比下降5%)。净利率从2020年的9.8%提升至2023年的11.2%,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3. 现金流与资本支出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28.7亿元,同比增长15%,现金流充裕。资本支出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和数字化升级,2023年资本支出为8.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5.7%,处于行业合理水平。
五、未来展望:高端化与非现饮双轮驱动
1. 高端化持续深化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将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35%,通过“品牌升级+产品创新”实现。例如,乌苏品牌将推出“白啤”“果啤”等新品类,1664品牌将拓展“低醇”“无醇”产品线,满足健康消费需求。
2. 非现饮渠道加速拓展
非现饮渠道销量占比目标在2025年达到50%,公司将加大在电商、社区团购、即时零售等新兴渠道的投入。例如,与美团、饿了么合作推出“30分钟达”服务,与叮咚买菜合作开发“啤酒+小吃”组合套餐。
3. 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
依托嘉士伯全球资源,公司计划将1664、乐堡等品牌推向东南亚市场,同时将乌苏、重庆等本土品牌推广至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实现“全球品牌+本土文化”的融合。
六、风险提示
1.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麦、包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压缩毛利率;
2. 市场竞争加剧:百威、青岛等对手加大高端化投入,可能分流市场份额;
3. 消费需求变化:年轻群体消费偏好转向低度酒、精酿啤酒,可能影响传统啤酒需求。
七、结论
重庆啤酒凭借“销量跑赢大盘+非现饮渠道发力”的双重优势,在行业存量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非现饮渠道成为新增长极,财务表现稳健,未来增长潜力可期。建议投资者关注其高端产品放量和非现饮渠道拓展进度,长期价值值得期待。
关键词:重庆啤酒、销量增长、非现饮渠道、高端化、产品结构、财务表现、行业趋势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重庆啤酒(600132)在啤酒行业存量竞争中的表现,指出其销量增速领先行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非现饮渠道快速崛起,并探讨公司高端化战略、渠道布局和未来增长点,认为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