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联影医疗(688271):乘政策东风 以创新突破 拓全球市场

联影医疗(688271):乘政策东风 以创新突破 拓全球市场

星星晚点名 上传于 2023-09-23 20:17

联影医疗(688271):乘政策东风 以创新突破 拓全球市场

一、行业背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

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50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6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6.2%。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2022年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约550亿元人民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新基建政策以及分级诊疗制度推进,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政策层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2021年《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将CT、MRI等设备的国产采购比例提升至25%-50%,为本土企业创造历史性机遇。

二、公司概况:全线产品覆盖的医疗影像龙头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及生命科学仪器。公司构建了“磁共振(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子影像(MI)、X射线(XR)、放射治疗(RT)”五大产品线,实现从临床到科研、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面覆盖。截至2023年6月,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90余款产品,其中30款获得CE认证、25款获得FDA 510(k)认证,全球装机量超15,000台,服务网络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

三、核心竞争力: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坚持全链条技术创新,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

1. 磁共振领域:研发出中国首台3.0T超导磁共振uMR 780,实现梯度系统、射频系统等核心部件100%国产化,梯度性能达130mT/m,较进口产品提升20%;

2. CT领域:推出全球首款Total-body PET-CT uEXPLORER,实现194cm轴向视野扫描,灵敏度提升40倍;

3. 分子影像领域:开发出数字光子计数PET探测器技术,时间分辨率突破200ps,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研发体系高效协同

公司建立“上海-武汉-美国-德国”全球研发中心,2022年研发投入达12.2亿元,占营收比例15.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3年6月,公司拥有专利3,872项,其中发明专利2,156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2项。

四、财务分析:高成长性与盈利能力兼备

(一)营收利润双增长

2018-2022年公司营收从20.3亿元增至92.4亿元,CAGR达46.3%;净利润从-1.3亿元扭亏至16.6亿元,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2.7亿元(+26.3%),净利润9.4亿元(+21.2%)。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2023年H1达52.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5%水平。

(二)现金流表现优异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8.7亿元,同比增长34.6%,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120天降至2023年H1的85天,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五、政策红利:国产替代加速释放市场空间

(一)国内市场:政策驱动下份额快速提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联影医疗在国内CT市场占有率达17.6%,排名第三;MRI市场占有率达25.7%,排名第二。在64排以上高端CT市场,公司份额从2019年的5.2%提升至2022年的18.3%,增速领先行业。2023年“千县工程”推动县级医院设备升级,预计带来超200亿元增量市场。

(二)国际市场:差异化竞争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采取“高端突破+新兴市场渗透”策略:在欧美市场主推3.0T MRI、PET-CT等高端产品,2022年北美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8%;在“一带一路”国家推广性价比优势产品,2023年H1海外收入占比达15.2%,较2020年提升9个百分点。

六、成长逻辑:创新驱动+全球化布局

(一)技术迭代引领产品升级

公司每年保持15%以上研发投入,重点布局:

1. 超高场强MRI:研发7.0T MRI系统,填补国内空白;

2. 人工智能融合:推出“u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平台,已覆盖200余家医院;

3. 多模态融合:开发PET/MRI、SPECT/CT等复合设备,提升临床诊断精度。

(二)全球化战略深化

1. 本地化生产:在美国休斯敦、波兰华沙建立生产基地,实现70%以上零部件本地化采购;

2. 学术合作:与梅奥诊所、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等建立联合实验室,发表SCI论文超200篇;

3. 服务网络:在全球设立50个服务中心,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

七、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技术迭代风险

应对:建立“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三级研发体系,每年将30%研发资源投向3-5年远期技术。

(二)国际贸易摩擦

应对: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欧洲总部,构建“中国+欧洲”双供应链体系,关键部件储备周期延长至6个月。

(三)集采政策影响

应对:推出“设备+服务”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2%,毛利率达65%。

八、估值与投资建议

(一)相对估值

选取迈瑞医疗、万东医疗作为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为45倍,联影医疗当前PE为52倍,考虑其高端产品占比更高、国际化进程更快,给予2023年55-60倍PE,对应目标价220-240元。

(二)绝对估值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每股内在价值为235元。

(三)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30元,对应2023年58倍PE。公司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龙头,技术壁垒深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长期成长确定性高。

关键词:联影医疗、医疗影像设备、国产替代、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政策红利、高端装备、财务分析、成长逻辑、投资价值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联影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龙头的发展路径,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借助政策东风加速国产替代,构建全球化研发生产体系。公司凭借全产品线覆盖、持续研发投入和高效运营,在国内外市场实现快速增长,财务表现优异。文章从行业背景、核心竞争力、财务分析、政策机遇、成长逻辑等多维度展开,指出其技术迭代、全球化布局和服务模式创新构成主要增长驱动力,给予“买入”评级并设定目标价。

《联影医疗(688271):乘政策东风 以创新突破 拓全球市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