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教育学论文 >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荧惑 上传于 2021-03-07 07:45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摘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从看图写话的重要性、教学现状、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策略、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引言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片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将图片内容转化为文字。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存在困难,如观察不细致、想象不丰富、表达不清晰等。因此,如何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看图写话的重要性

(一)培养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要求学生对图片进行细致观察,捕捉图片中的关键信息,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环境的特征等。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敏锐度和准确性。

(二)激发想象力

图片所呈现的内容往往是有限的,学生需要根据图片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补充,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看图写话是将观察到的内容和想象到的情景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组织语言,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促进思维发展

在看图写话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图片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理解图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 观察能力不足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观察时往往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容易忽略图片中的关键信息。

2. 想象力匮乏

部分学生在看图写话时,想象力不够丰富,只能简单地描述图片中的内容,无法对画面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

3.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较少,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表达时常常出现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当等问题。

(二)教师方面

1. 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在指导看图写话时,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然后进行口头表达,最后写成文字。这种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指导不够细致

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图片、如何展开想象、如何组织语言等,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3. 评价方式简单

在评价学生的看图写话作品时,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方式主要是打分或写简单的评语,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指导,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进步。

四、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1. 明确观察目的

在让学生观察图片之前,教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图片中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表情怎么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图片,提高观察的效率。

2. 教给观察方法

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以一幅描绘公园景色的图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整个公园的布局,然后再分别观察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细节。

3. 培养观察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所得。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 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与图片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想象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2. 提问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对于一幅描绘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的图片,教师可以问:“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得开心吗?他们可能会玩哪些游戏?如果突然下雨了,他们会怎么做?”

3. 鼓励创新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局限于图片所呈现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对图片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丰富词汇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词汇,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背诵优美词句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近义词、反义词,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

2. 训练句式运用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通过句式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3. 模仿写作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看图写话作品,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表达方法和语言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优化教学评价

1. 多元化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可以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作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优点,同时也能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2.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学生的看图写话作品时,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观察图片、展开想象、组织语言等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同时,对于学生的最终作品,要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3. 激励性评价为主

教师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要以委婉的方式提出,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五、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一次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一幅描绘小朋友在图书馆看书的图片。图片中,有几个小朋友坐在书桌前,认真地阅读着书籍,周围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

(二)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的整体,问:“图片中是在哪里?有哪些人?”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们的表情、动作,以及书架上的图书等细节。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图书馆里可能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书籍?他们看到喜欢的书籍时会有什么反应?如果图书馆里突然停电了,他们会怎么做?”学生们积极思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口头表达,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内容说出来。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规范语言。然后,教师让学生把口头表达的内容写成文字。

4. 优化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如观察细致、想象丰富、语言表达流畅等,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个别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够准确等,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三)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看图写话教学,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有序地观察图片,展开合理的想象,并用较为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教学评价的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积极性。

六、结论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础训练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看图写话的重要性,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优化教学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看图写话中的困难,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简介:本文围绕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看图写话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优化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策略,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教师要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看图写话水平的结论。

《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