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成语故事 > 安然无恙的成语典故和出处

安然无恙的成语典故和出处

ProdIsDown 上传于 2022-01-30 06:12

在春秋时期,楚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南方大国。楚庄王统治时期,楚国国力强盛,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楚庄王不仅有着雄才大略,还善于任用贤能之士,在他的治理下,楚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楚国有一位名叫申无畏的大夫,此人聪明睿智,为人正直,且对楚庄王忠心耿耿。他常常为楚庄王出谋划策,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应对外交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申无畏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赢得了楚庄王的高度信任和器重,成为楚国朝堂上不可或缺的重臣。

当时,楚国周边的一些小国时常受到中原大国的欺凌,楚庄王为了扩大楚国的影响力,维护周边小国的稳定,决定出兵援助那些遭受侵略的国家。申无畏作为楚国的得力干将,自然被委以重任,率领楚国军队前往各地征战。

一次,楚庄王接到消息,郑国正遭受晋国的侵略,情况十分危急。郑国是楚国的盟友,楚庄王决定立刻派兵救援。申无畏主动请缨,请求率领楚军前往郑国解围。楚庄王欣然答应,并为他准备了充足的兵力和物资。

申无畏率领楚军日夜兼程,赶往郑国。当他们到达郑国边境时,发现晋国军队已经将郑国都城团团围住,攻势十分猛烈。申无畏并没有贸然出击,而是先仔细观察了晋国军队的部署和作战方式。他发现晋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申无畏制定了一个巧妙的作战计划。他先派出一小股精锐部队,佯装成楚国的主力部队,从正面吸引晋国军队的注意力。晋国军队果然中计,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往正面迎敌。

就在晋国军队全力应对正面之敌时,申无畏亲自率领楚军的主力部队,从晋国军队的侧翼发起突然袭击。晋国军队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楚军趁势猛攻,晋国军队节节败退。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楚军成功突破了晋国军队的包围圈,进入了郑国都城。郑国国君和百姓们看到楚军前来救援,无不欢欣鼓舞。申无畏安慰郑国国君说:“大王不必担忧,有我楚军在此,定保郑国安然无恙。”

随后,申无畏指挥楚军与郑国军队里应外合,对晋国军队展开了全面反攻。晋国军队在楚郑联军的夹击下,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撤军。郑国转危为安,摆脱了晋国的侵略。

申无畏在郑国成功解围后,并没有立即返回楚国,而是留下来帮助郑国重建家园,加强防御工事。他深知,虽然此次击退了晋国军队,但晋国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未来可能还会再次来犯。

在郑国期间,申无畏与郑国的大臣们密切合作,共同商讨加强国家防御的策略。他建议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盟,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同时,他还亲自指导郑国军队进行训练,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郑国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申无畏看到郑国已经逐渐恢复稳定,才放心地率领楚军返回楚国。

楚庄王得知申无畏成功解救郑国并帮助其重建家园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在朝堂上大肆表彰申无畏的功绩,赐给他丰厚的赏赐。申无畏却谦虚地说:“这都是大王英明决策和将士们英勇奋战的结果,我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然而,楚国的强大引起了中原一些大国的警惕。不久之后,宋国联合了几个小国,组成联军,企图对楚国进行挑衅。宋国联军在边境地区频繁活动,制造事端,给楚国的边境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楚庄王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申无畏分析道:“宋国联军虽然来势汹汹,但他们各怀鬼胎,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弱点,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楚庄王采纳了申无畏的建议,派他率领楚军前往边境迎敌。申无畏到达边境后,并没有急于与宋国联军正面交锋。他先派出使者,向宋国联军中的一些小国晓以利害,劝说他们退出联军。

一些小国本就不想与楚国为敌,在申无畏的劝说下,纷纷动摇。他们看到楚国军队实力强大,又担心继续与楚国对抗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于是陆续退出了联军。

宋国联军的实力因此大大削弱。申无畏见时机成熟,便率领楚军发起进攻。楚军士气高昂,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宋国军队。宋国军队抵挡不住楚军的强大攻势,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楚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宋国都城附近。宋国国君惊恐万分,他深知自己不是楚国的对手,于是赶紧派出使者向楚国求和。

申无畏代表楚国与宋国使者进行谈判。他向宋国国君表明了楚国的态度:只要宋国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遵守盟约,不再挑起事端,楚国愿意与宋国和平共处。

宋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楚国的要求。双方签订了和平盟约,宋国从此归顺了楚国。楚国再次通过智慧和军事手段,化解了一场危机,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经过这几次战役,楚国的威望在诸侯中进一步提高。其他国家看到楚国的强大实力和申无畏的卓越才能,都不敢轻易与楚国为敌。楚国在申无畏等贤臣的辅佐下,继续保持着繁荣昌盛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庄王逐渐年老体弱,他开始考虑楚国的未来和继承人的问题。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贤能之士的辅佐,于是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申无畏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关心着楚国的命运。他经常向楚庄王进谏,推荐一些有才能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为楚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还亲自教导这些年轻人,传授他们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军事策略。

在申无畏的培养下,一批年轻的贤才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楚国朝堂上的新生力量。他们继承了申无畏的智慧和勇气,为楚国的繁荣稳定继续努力着。

有一天,楚庄王突然生病,病情十分严重。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召集申无畏等大臣到床前,交代后事。楚庄王拉着申无畏的手说:“爱卿,我一生能够有你这样的贤臣辅佐,实在是楚国之幸。我走之后,希望你能继续辅佐新君,让楚国永远安然无恙。”

申无畏含着泪说:“大王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新君,守护楚国。只要我在,定保楚国安然无恙。”

不久之后,楚庄王驾崩。新君继位,申无畏继续履行自己的承诺,全心全意地辅佐新君。他帮助新君处理国家大事,稳定朝堂局势,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在新君和申无畏等大臣的共同努力下,楚国继续保持着强大的国力。周边国家看到楚国依然稳固,都不敢轻易侵犯。楚国在申无畏的守护下,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许多年。

后来,“安然无恙”这个词语就从申无畏安慰郑国国君的话语中流传开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平安无事,没有遭受任何损害。它承载着人们对平安、稳定的向往和追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典故。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楚国也经历了许多变迁。但“安然无恙”这个成语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安然无恙”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希望亲人、朋友平安健康时,会用“祝你安然无恙”来表达我们的关怀和祝福;当国家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够安然无恙,继续繁荣发展。

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仿佛能看到申无畏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身影,能感受到他对楚国的忠诚和热爱。正是因为有了像申无畏这样的贤臣,楚国才能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安然无恙,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而“安然无恙”这个成语,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用智慧和勇气去守护我们所珍视的一切,让生活、让国家都能永远保持安然无恙的状态。

关键词:安然无恙、楚庄王、申无畏、郑国解围、宋国求和、成语典故 简介:本文讲述了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无畏的故事。楚庄王在位时,申无畏多次率军出征,成功解救郑国于晋国侵略之下,又击败宋国联军,维护了楚国及盟友的安全。他以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承诺保楚国安然无恙,“安然无恙”这一成语由此流传,承载着古人对平安稳定的向往,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安然无恙的成语典故和出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