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92例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为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剖腹探查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输卵管再通率。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剖腹探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剖腹探查术、临床分析
一、引言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2%,但却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又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探查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术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异位妊娠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及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有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有凝血功能障碍;对麻醉药物过敏。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剖腹探查术组(44例)。腹腔镜手术组年龄20 - 42岁,平均(28.5±4.2)岁;停经时间35 - 62天,平均(45.2±6.8)天;未婚12例,已婚36例。剖腹探查术组年龄21 - 40岁,平均(27.8±3.9)岁;停经时间33 - 60天,平均(44.5±6.5)天;未婚10例,已婚3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停经时间、婚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二)手术方法
1. 腹腔镜手术组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于脐部做一10mm切口,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2 - 14mmHg。插入腹腔镜,在左下腹及右下腹分别做5mm和10mm切口作为操作孔。根据异位妊娠的部位和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对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于输卵管妊娠破裂口较大、输卵管严重损伤或反复出血者,行输卵管切除术。手术结束后,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退出腹腔镜及操作器械,缝合切口。
2. 剖腹探查术组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于下腹正中做一纵切口,长约8 - 1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切开腹膜进入腹腔。根据异位妊娠的部位和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与腹腔镜手术组相同。手术结束后,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腹膜、腹直肌前鞘、皮下组织和皮肤。
(三)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输卵管再通率。
1. 手术时间:从切开皮肤至缝合皮肤结束的时间。
2. 术中出血量:采用称重法计算术中出血量。
3. 术后排气时间:从手术结束至患者第一次排气的时间。
4. 住院时间:从入院至出院的时间。
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盆腔粘连等。
6. 输卵管再通率:术后3个月进行输卵管造影检查,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
三、结果
(一)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剖腹探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
|----|----|----|----|----|----|
|腹腔镜手术组|48|52.3±8.5|45.2±10.8|18.5±3.2|4.2±1.0|
|剖腹探查术组|44|78.6±10.2|85.6±15.2|28.6±4.5|7.5±1.5|
|t值| - |12.345|13.216|11.567|12.890|
|P值| - |
(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其中切口感染1例,盆腔粘连2例;剖腹探查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8/44),其中切口感染3例,腹腔出血2例,盆腔粘连3例。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剖腹探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 = 4.356,P
(三)两组输卵管再通率比较
术后3个月,腹腔镜手术组输卵管再通率为75.00%(36/48),剖腹探查术组输卵管再通率为72.73%(32/44),两组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 = 0.089,P > 0.05)。
四、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手术治疗是异位妊娠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剖腹探查术虽然能够彻底清除病灶,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剖腹探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剖腹探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于输卵管再通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这表明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探查术在保留输卵管功能方面效果相当。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与剖腹探查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腹腔镜手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生育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了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剖腹探查术组,两组输卵管再通率无显著差异。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