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601933):存量门店调改加速 静待盈利拐点》
一、行业背景:零售业变革浪潮下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零售行业正经历深度变革,传统大卖场模式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线上零售占比达32.8%,对实体零售形成持续分流;另一方面,消费代际更迭催生新需求,Z世代(1995-2010年出生)群体规模突破3.2亿,其“即时满足”“场景体验”“性价比”等消费特征推动零售业态重构。折扣店、会员店、社区生鲜等新兴模式快速崛起,2023年仓储会员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3%,折扣零售业态增速达25.6%,传统大卖场客流年均下降5.8%。
政策层面,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全面促进消费绿色扩容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鼓励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技术端,AI智能选品、动态定价系统、无人收银等数字化工具渗透率已超60%,为传统零售提效提供技术支撑。在此背景下,永辉超市作为国内连锁商超龙头(2023年门店数1034家,市占率4.2%),其存量门店调改战略具有行业示范意义。
二、公司现状:转型阵痛期的财务与运营表现
1. 财务数据:盈利承压但现金流改善
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4亿元,同比下降12.7%,主要系主动关闭低效门店(2023年关店153家)及同店销售下滑(同比下降8.3%)所致。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较2022年27.6亿元亏损幅度收窄,主要得益于成本控制(销售费用率下降1.2pct至18.7%)及资产处置收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8.2亿元,同比增长37.6%,显示造血能力回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58天缩短至52天,运营效率提升。
2. 门店结构:区域分化显著
截至2024Q1,公司门店分布于29个省市,其中华东(312家)、华西(245家)、华南(187家)区域门店占比超70%。从单店模型看,一线城市门店坪效(4.2万元/㎡/年)较二三线城市(3.1万元/㎡/年)高35%,但租金成本占比达18%(二三线为12%)。存量门店中,开业5年以上门店占比62%,此类门店同店增速较新店低4.8pct,改造需求迫切。
三、调改战略:三维度重构门店竞争力
1. 商品结构优化:从“大而全”到“精而准”
公司借鉴山姆会员店“宽类窄品”策略,将SKU从1.5万缩减至1万左右,重点提升生鲜(占比从45%提至52%)和自有品牌(占比从8%提至15%)比例。2024年推出的“永辉优选”系列涵盖粮油、日化等6大品类,通过直采模式降低采购成本12%-15%。以福州泰禾广场店为例,调改后生鲜区客单价提升28%,损耗率下降至3.2%(行业平均4.5%)。
2. 空间体验升级:打造“第三生活空间”
引入“超市+餐饮+服务”复合业态,在3000㎡以上门店设置现制餐饮区(占比15%)、亲子互动区(占比8%)及便民服务站(提供干洗、家电维修等)。上海七宝店改造后,餐饮区日均客流达800人次,带动关联商品销售增长22%。同时,通过动线重构(缩短主通道宽度至3米)和灯光升级(色温从4000K调至3000K),使顾客停留时间从28分钟增至37分钟。
3. 数字化赋能:全链路效率提升
部署AI动态定价系统,实现生鲜品日度调价(覆盖60%SKU),毛利率提升1.8pct。推广“永辉生活”APP,线上订单占比从2022年的12%提至2024Q1的23%,履约成本下降至8.5元/单(行业平均12元)。通过物联网设备监控冷链温度,使生鲜损耗率较行业平均低1.2pct。2024年计划在50家门店部署自助收银机,预计减少人力成本15%。
四、盈利拐点:调改效果的量化测算
1. 单店模型改善
以典型1万㎡门店为例,调改前年营收1.2亿元,净利润率1.8%;调改后通过以下路径实现盈利提升:
(1)客流增长:体验升级带动日均客流从3500人次增至4200人次(+20%);
(2)客单价提升:高毛利自有品牌占比提高,推动客单价从68元增至79元(+16%);
(3)成本优化:人力成本下降12%,租金成本因坪效提升被摊薄8%。
测算显示,调改后单店净利润率可提升至3.5%,年净利润增加204万元。
2. 规模效应释放
公司计划2024年完成200家门店调改(占存量门店20%),2025年扩展至500家。按单店年利润增量200万元测算,2025年调改门店可贡献增量利润10亿元,叠加新开门店(计划每年30家)贡献,有望推动整体净利润率从当前的-1.7%回升至1.2%以上。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若2024年社零增速低于5%,可能导致同店销售恢复滞后。应对措施包括:加大促销投入(2024年营销费用预算增加15%),拓展企事业单位团购业务(目标占比提至10%)。
2. 竞争加剧风险
盒马、奥乐齐等对手加速扩张,可能分流客源。公司计划通过差异化定位(强化生鲜优势)和会员体系升级(2024年推出付费会员制,目标渗透率15%)构建竞争壁垒。
3. 供应链整合风险
直采比例提升需配套冷链物流升级。公司拟投资8亿元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将生鲜配送时效从“次日达”缩短至“12小时达”。
六、估值与投资建议
采用DCF模型估值,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合理市值280-320亿元,对应目标价3.1-3.5元/股。当前股价2.6元/股,处于历史估值底部(PB 0.8x,行业平均1.2x)。考虑调改战略逐步落地,建议“增持”,6个月目标价3.3元。
七、结论:转型曙光初现,长期价值可期
永辉超市通过“商品精简+体验升级+数字化”三板斧推进存量门店调改,已显现出客流回升、成本优化的积极信号。尽管短期盈利仍承压,但随着调改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2025年有望迎来盈利拐点。作为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其长期价值值得关注。
关键词:永辉超市、存量门店调改、零售转型、盈利拐点、商品结构优化、数字化赋能、单店模型、风险因素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永辉超市在零售业变革背景下的转型战略,通过商品结构优化、空间体验升级和数字化赋能三维度重构门店竞争力,量化测算调改对单店盈利的提升效果,指出2025年有望迎来盈利拐点,同时提示消费复苏、竞争加剧等风险,给出“增持”评级及目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