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策略的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研究_合作策略
摘要:本文以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与实施路径。通过分析大班教学面临的挑战,结合合作学习理论,提出分组设计、任务驱动、互动评价等具体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研究表明,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显著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任务驱动、互动评价
一、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公共英语课程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班级人数超过60人)。这种模式虽然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但也带来了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反馈滞后等问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法难以满足高职学生英语能力差异化发展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而无获”或“学而厌学”的现象。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强调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促进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逐渐成为解决大班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文献综述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源于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认为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会形成积极的互赖关系,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约翰逊兄弟(Johnson & Johnson)提出合作学习的五要素:积极互赖、个人责任、小组自评、社交技能和面对面互动。国内学者王坦指出,合作学习通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实现学生资源的互补与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目标以培养职业英语应用能力为主,但大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难以关注个体需求,教学针对性不足;2)学生参与机会有限,课堂沉默现象普遍;3)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过程性反馈;4)职业场景融入不足,学习动机低下。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小班或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大班环境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尚显薄弱。
三、合作学习策略在高职大班英语中的应用设计
(一)分组策略:动态异质分组
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如入学测试成绩)、专业背景、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每组4-6人,确保组内成员能力互补。每学期进行2-3次动态调整,避免固定小组导致的“搭便车”现象。例如,在商务英语场景教学中,可按“口语强者+写作强者+技术专业生”的组合分配任务,促进跨专业协作。
(二)任务设计:职业场景导向
结合高职专业特点,设计真实职业任务,如模拟国际会展接待、产品英文说明书撰写、跨境电商客服沟通等。任务难度分层,设置基础任务(如词汇填空)、进阶任务(如角色扮演)和挑战任务(如项目汇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课堂中,设计“境外游客突发疾病应急处理”任务,要求学生用英语完成电话求助、病历翻译等环节。
(三)互动评价:多元反馈机制
1)同伴互评:采用“两星一愿”(Two Stars and a Wish)评价法,学生互相指出两个优点和一个改进建议,减少负面评价的打击感。
2)小组自评:每组完成《合作学习反思日志》,记录任务分工、冲突解决及收获,培养元认知能力。
3)教师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重点考察团队协作过程而非最终成果。例如,在小组展示环节,教师评分标准包含“内容准确性(40%)+语言表达(30%)+协作效率(30%)”。
四、实证研究:以某高职院校为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某高职院校2022级两个行政班(共126人)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实验周期为一学期(16周),每周4课时。数据收集包括前测/后测英语能力测试、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访谈及教师反思日志。
(二)研究结果
1)英语能力提升:实验组后测平均分较前测提高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分(p
2)学习动机变化:实验组中83%的学生表示“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对照组仅为51%。
3)团队协作能力:实验组在“冲突解决”“责任分担”维度的自评得分较对照组高28%。
(三)典型案例分析
在“模拟国际招标会”任务中,实验组某小组通过分工查阅资料、制作PPT、演练答辩,最终获得全班最高分。成员反馈:“以前我害怕开口,但小组里大家轮流主持,我慢慢敢说了。”而对照组某学生表示:“老师讲的内容太多,我记不住,也不想记。”
五、实施挑战与对策
(一)学生适应性问题
部分学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对自主协作存在抵触。对策:通过“破冰活动”建立信任,如“两真一假”自我介绍游戏;设置“协作技巧微讲座”,教授倾听、反馈等社交技能。
(二)教师角色转变困难
教师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任务设计者”与“过程引导者”。对策:开展校本培训,模拟合作学习课堂;建立“教师协作共同体”,共享优质任务案例。
(三)课堂时间管理
大班教学中小组讨论易超时。对策:采用“计时器+信号灯”工具,绿色灯(剩余5分钟)时提醒,红色灯时强制停止;将长任务拆解为“准备-展示-反馈”三阶段,每阶段限时15分钟。
六、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证实,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有效解决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中的参与度低、能力分化等问题。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1)线上线下混合式合作学习模式;2)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3)跨校际合作学习资源库建设。建议高职院校:1)将合作学习纳入教师考核体系;2)开发职业场景英语任务库;3)建立学生协作能力档案,作为就业推荐依据。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任务驱动、互动评价
简介:本文针对高职公共英语大班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包括动态异质分组、职业场景任务设计及多元互动评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该策略能显著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指出实施中需关注学生适应、教师角色转变及时间管理等问题,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