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龙源电力(001289):偏弱来风有所缓和 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龙源电力(001289):偏弱来风有所缓和 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杨蒙恩 上传于 2024-06-14 23:20

龙源电力(001289):偏弱来风有所缓和 业绩增速环比改善

一、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下的新能源机遇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已进入加速期,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突破30%,其中风电与光伏成为增长主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2023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2GW,同比增长45%,累计装机规模突破400GW,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政策层面,《“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20%的目标,为新能源行业提供了长期发展保障。

(二)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

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通过拉大峰谷价差、建立尖峰电价等方式,推动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全国已有28个省份实施绿电交易,2023年绿电交易量突破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市场化机制的完善,为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提供了溢价空间。

(三)行业挑战与结构性分化

尽管行业整体向好,但局部挑战依然存在。2023年上半年,受来风偏弱影响,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8%,部分区域弃风率有所抬头。同时,组件价格波动、补贴退坡等因素导致行业内部出现分化,具备技术优势、资源储备和运营效率的企业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公司基本面分析

(一)股东结构与治理优势

龙源电力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新能源核心平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58.44%,股权结构稳定。2022年完成A股上市后,公司形成“A+H”双融资平台,资本运作能力显著增强。管理层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在项目开发、运维管理等领域经验丰富。

(二)资源储备与项目布局

截至2023年Q3,公司累计装机容量达28.5GW,其中风电22.3GW(陆上18.7GW、海上3.6GW),光伏6.2GW。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装机3.2GW,完成年度计划的85%。项目分布上,三北地区占比52%,中东部分布式项目占比提升至18%,形成“基地型+分布式”协同发展格局。

(三)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

公司通过数字化运维平台实现全场站集中监控,2023年风电平均可利用率达99.2%,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单位千瓦运维成本降至125元/年,同比下降8%。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集中采购模式降低设备成本,2023年风机采购均价较市场价低5%-8%。

三、财务表现与业绩分析

(一)营收结构与增长动力

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风电业务收入215.4亿元(占比75%),光伏业务收入52.3亿元(占比18%),其他业务收入19.9亿元(占比7%)。风电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装机规模扩张和利用小时数回升,光伏业务受益于分布式项目集中并网。

(二)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环比增长18.6%,同比降幅收窄至5.2%。毛利率达42.7%,较Q2提升3.1个百分点,主要系:1)来风条件改善带动发电量增长;2)电力市场化交易溢价提升;3)成本控制成效显现。净利率15.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三)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89.3亿元,同比增长25%,现金流与净利润匹配度提升至1.2倍。资产负债率62.3%,较年初下降1.8个百分点,流动比率1.4倍,速动比率1.2倍,财务结构保持稳健。2023年成功发行30亿元绿色债券,融资成本降至3.2%。

四、核心竞争优势

(一)资源获取能力突出

依托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协同优势,公司在大基地项目开发中具备优先权。2023年获取新能源指标12GW,其中风光大基地项目占比40%,分布式项目占比35%。在海上风电领域,已核准项目容量达5GW,2024年将进入集中建设期。

(二)技术创新能力领先

公司研发中心拥有专利技术156项,其中低风速区域机组效率提升技术、海上风电防腐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投产的单机容量10MW海上风机,度电成本较上一代机型降低12%。数字化平台实现90%以上故障预警,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三)市场化运营体系完善

建立“区域公司+专业中心”两级管理架构,实现项目开发、建设、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电力交易团队覆盖全国23个省份,2023年绿电交易量达18亿千瓦时,溢价收益超2亿元。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0%,综合收益能力持续提升。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来风不确定性风险

尽管2023年下半年来风条件改善,但气候波动仍可能影响发电量。应对措施包括:1)优化项目布局,提高中东南部低风速区域占比;2)发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平滑出力波动;3)参与电力调峰市场,提升系统灵活性价值。

(二)政策变动风险

补贴退坡可能导致部分项目收益率下降。公司通过:1)加快平价项目开发,2023年平价项目占比提升至65%;2)提升运维效率,降低度电成本;3)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行业准入门槛降低,民营企业参与度提升。公司凭借:1)规模优势带来的成本竞争力;2)全产业链协同能力;3)品牌与资质优势,在大型项目招标中保持中标率领先。

六、未来展望与估值分析

(一)装机规模扩张计划

2024年计划新增装机8GW,其中海上风电3GW、陆上风电3GW、光伏2GW。到2025年末,累计装机容量有望突破40GW,较2023年增长40%。

(二)盈利能力提升路径

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效应,预计2024-2025年单位千瓦运维成本年均下降5%,度电成本下降8%。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将带来交易溢价提升,预计综合电价年均上涨2%-3%。

(三)估值与投资建议

采用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1800-2000亿元,对应2024年PE 15-17倍。当前A股市值1650亿元,H股市值1420亿港元,存在10%-20%的估值修复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8元(A股)/22港元(H股)。

关键词:龙源电力、新能源、风电、业绩改善来风条件电力市场化装机规模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龙源电力(001289)在新能源行业转型背景下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通过梳理行业政策、公司资源储备、财务表现及风险因素,指出公司2023年下半年以来业绩增速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来风条件好转、成本控制有效及市场化交易溢价提升。未来随着海上风电项目集中投产和运维效率持续提升,公司有望实现装机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双重增长,当前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