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调查_需求分析
摘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该群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为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从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揭示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与需求,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教学建议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英语不仅是获取国际信息、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语教学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英语学习需求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富。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学习者的需求,包括语言技能需求、文化需求、心理需求等。例如,Hutchinson和Waters(1987)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强调课程应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Nunan(1988)则进一步指出,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的基础,通过需求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目标、动机、现有水平等信息,从而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的研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困难等方面。例如,文秋芳(1996)通过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且工具型动机占主导地位。王初明(2001)则指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薄弱、听说能力差等问题。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同时,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以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围绕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设计,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评分。访谈则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围绕问卷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完成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需求;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等因素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最后对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炼出学生的主要观点和需求。
四、研究结果
(一)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其中,工具型动机(如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奖学金、提高就业竞争力等)占主导地位,占比达到75%;融入型动机(如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希望与外国人交流等)占比较低,仅为25%。这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其实用性和功利性。
(二)学习目标
在学习目标方面,学生普遍希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认为听说能力最重要的学生占比达到60%,认为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学生占比为30%,而认为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最重要的学生占比较低,分别为8%和2%。这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内容
在学习内容方面,学生希望学习更多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的英语知识,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等。同时,学生也希望增加英语文化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这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文化性。
(四)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普遍希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同时,学生也希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如在线课程、英语学习APP等。这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学习的互动性和便捷性。
五、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本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其实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学生也希望学习更多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的英语知识,了解英语文化。这表明,当前的英语教学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建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 强化工具型动机的引导
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如通过介绍英语在就业市场中的重要性、展示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如通过模拟商务场景、组织英语角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通过阅读英文报纸、观看英文电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3. 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学习内容,如增加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等课程。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文化,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
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如通过在线课程、英语学习APP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了该群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其实用性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强化工具型动机的引导、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丰富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教学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教学建议、工具型动机、实际应用能力
简介:本论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揭示了该群体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特点,包括学习动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学习目标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和文化性以及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和便捷性。针对以上特点,本研究提出了强化工具型动机的引导、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丰富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教学建议,为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