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当虹科技(688039):业绩稳步改善 重视机器人落地场景

当虹科技(688039):业绩稳步改善 重视机器人落地场景

胡渐彪 上传于 2024-03-16 04:23

当虹科技(688039):业绩稳步改善 重视机器人落地场景

一、公司概况:视频技术领域的深耕者

当虹科技(股票代码:688039)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专注于智能视频技术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让视频更智能”为使命,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视频处理、编码压缩、AI分析等核心技术,为广电传媒、互联网视频、安防监控、工业检测、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式解决方案。2019年,当虹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国内视频技术领域首批上市企业之一,标志着其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公司核心团队由来自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博士及行业资深专家组成,拥有超过20年的视频技术研发经验。截至2023年,当虹科技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超200项,软件著作权超300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包括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系列标准,奠定了其在视频编码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财务表现:业绩稳步改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 营收结构优化,毛利率显著提升

根据2023年三季报,当虹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5.6%;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较去年同期增加0.72亿元。这一转变主要得益于公司营收结构的优化与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

从业务板块看,公司传统优势领域广电传媒与互联网视频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占比达58%,毛利率提升至42%。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安防监控与工业检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占比提升至28%,成为第二大增长极。值得注意的是,高毛利率的AI视频分析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提升至2023年的18%,推动整体毛利率从36%升至39%,显示出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调整的成效。

2.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技术壁垒巩固

当虹科技始终将研发作为核心战略,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1.02亿元,占营收比例26.7%,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重点布局三大方向:一是超高清视频技术,包括8K编码、HDR10+动态范围优化等;二是AI视频分析,涵盖目标检测、行为识别、场景理解等;三是机器人视觉,结合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算法,为服务机器人提供环境感知能力。

高额研发投入转化为技术成果,2023年公司推出“虹视”8K超高清编码器,编码效率较上一代提升30%,获央视总台8K频道采用;AI视频分析平台“虹眼”实现95%以上的目标识别准确率,在工业质检场景中替代人工效率提升5倍。技术壁垒的巩固为公司产品定价权与市场份额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

3. 现金流改善,抗风险能力增强

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0.87亿元,同比增长120%,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与存货管理优化。期末货币资金余额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8%,充足的现金储备为公司应对行业波动、把握并购机会提供了灵活性。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稳定在25%以下,长期偿债能力优异,财务结构健康。

三、业务布局:从视频编码到机器人视觉的跨越

1. 传统业务:广电与互联网视频的“压舱石”

当虹科技在广电传媒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其AVS2/AVS3编码器覆盖央视、省级卫视等超90%的电视频道,市场份额连续五年排名第一。2023年,随着4K/8K超高清频道加速落地,公司编码器产品单价提升15%,带动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8%。

互联网视频领域,公司为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头部平台提供转码、水印、DRM(数字版权管理)等解决方案,2023年新增短视频平台客户3家,收入同比增长22%。公司推出的“低码率高画质”技术,在同等带宽下实现画质提升20%,成为互联网客户降本增效的首选方案。

2. 新兴业务:安防与工业检测的“第二曲线”

安防监控市场,当虹科技聚焦AI视频分析,其“虹眼”平台已落地城市交通、智慧园区等场景。2023年,公司中标某省级公安厅“雪亮工程”项目,合同金额超5000万元,标志着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的转型。工业检测领域,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合作,开发电池外观缺陷检测系统,检测速度达每分钟120片,误检率低于0.1%,显著优于人工检测。

3. 战略布局:机器人视觉的“新引擎”

机器人业务是当虹科技未来三年的核心增长点。公司依托视频分析技术积累,切入服务机器人视觉赛道,重点布局三大场景:一是商用清洁机器人,通过SLAM算法实现厘米级定位,在机场、商场等场景替代人工清洁;二是物流AGV(自动导引车),结合3D视觉实现货物精准抓取,效率较传统2D视觉提升40%;三是巡检机器人,在电力、化工等行业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

2023年,公司机器人视觉产品已与科沃斯、高仙机器人等头部企业达成合作,首批订单金额超2000万元。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5%,成为公司第三大收入来源。

四、行业机遇:政策驱动与技术变革的双重红利

1. 超高清视频产业政策红利释放

2022年,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4K/8K电视终端销量占比超50%,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超4万亿元。当虹科技作为AVS标准核心起草单位,将直接受益于编码器、转码设备等硬件需求的增长。同时,公司参与的“5G+8K”直播项目已覆盖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等重大赛事,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2. 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催生新场景

根据IDC数据,202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65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视觉导航机器人占比超60%。当虹科技的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通过“视频分析+SLAM”技术融合,解决了传统激光雷达成本高、动态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在商用清洁、物流搬运等场景具有成本与性能双重优势。预计到2025年,公司机器人视觉产品将覆盖10万个落地场景,市场空间超50亿元。

3. 工业智能化转型带来检测需求爆发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背景下,工业检测市场迎来快速增长。当虹科技开发的基于AI的视频质检系统,可替代人工完成70%以上的检测任务,在3C电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需求旺盛。2023年,公司工业检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客户复购率超80%,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渗透力。

五、风险与挑战: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的双重考验

1. 技术迭代风险

视频技术领域更新迅速,H.266、AV1等新一代编码标准逐步商用,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此外,机器人视觉领域多传感器融合(如激光雷达+视觉)成为趋势,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

2. 市场竞争加剧

广电领域,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巨头通过低价策略渗透编码器市场,对公司传统业务形成冲击。机器人领域,科沃斯、石头科技等消费电子企业凭借品牌优势跨界竞争,公司需在渠道建设与品牌认知上加大投入。

3. 客户集中度风险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45%,其中央视、腾讯等核心客户贡献超30%。若主要客户采购策略调整,可能对公司营收造成波动。公司正通过拓展工业检测、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降低客户集中度。

六、投资建议:长期价值凸显,关注机器人落地进展

1. 估值分析:技术溢价与成长潜力并存

截至2023年11月,当虹科技市值约80亿元,对应2023年PE(市盈率)约45倍,高于行业平均的35倍,主要源于其技术壁垒与机器人业务的高成长性。参考科沃斯、石头科技等机器人企业估值,若公司机器人业务2025年收入占比达15%,合理市值区间为120-150亿元,存在50%-87%的上行空间。

2. 催化剂:机器人订单落地与政策利好

短期看,公司2024年一季度机器人视觉产品订单量(预计超5000万元)与毛利率(预计超45%)是关键观测指标。中长期看,若“5G+8K”超高清视频政策进一步细化,或机器人产业纳入国家“新质生产力”支持范围,公司估值有望重塑。

3. 风险提示:研发投入不及预期、机器人商业化进度滞后、行业竞争加剧。

七、结语:视频技术龙头的二次成长

当虹科技凭借在视频编码领域的深厚积累,正通过“传统业务优化+新兴业务拓展”双轮驱动,实现从视频技术供应商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商的转型。机器人视觉业务的落地,不仅为公司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更在工业智能化、服务机器人等国家战略领域占据先机。未来三年,随着超高清视频政策红利释放与机器人商业化加速,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成为智能视频领域的长期标杆。

关键词:当虹科技、业绩改善、机器人视觉、超高清视频、AI视频分析、财务表现、业务布局、行业机遇、投资风险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当虹科技(688039)的财务表现、业务布局与行业机遇,指出公司通过传统业务优化与机器人视觉等新兴业务拓展实现业绩稳步改善,强调其在超高清视频政策红利与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背景下的长期成长潜力,同时提示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等风险。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