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股份(688070):1H25营收同比增长62%;海内外双线突破拓展布局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工业无人机赛道的高成长逻辑
1.1 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进入爆发期
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3年全球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亿美元,CAGR达18.7%。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无人机应用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达48亿元,占全球份额的39.7%。政策层面,中国民航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等法规的完善,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
1.2 纵横股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领航者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家以工业无人机为主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核心产品包括CW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大鹏无人机系统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覆盖测绘与地理信息、安防监控、能源巡检、应急救援四大领域。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占比中测绘领域达45%,安防领域占比32%,能源领域占比18%,形成三足鼎立的业务结构。
二、财务表现:1H25营收同比增62%的驱动因素
2.1 营收端:国内市场深耕与海外突破双轮驱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62%。分区域看,国内市场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51%,主要得益于测绘领域"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的集中交付;海外市场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0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8%,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成为主要增长极。
2.2 利润端:规模效应显现,毛利率稳中有升
1H2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89%,净利率提升至12.6%。毛利率方面,无人机系统业务毛利率达41.2%,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1)核心零部件自产率提升至75%,降低采购成本;2)高附加值行业解决方案占比提高,如油气管道巡检系统单价较标准产品提升40%。
2.3 现金流:运营效率提升,回款周期缩短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62亿元,同比增长12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的120天降至95天。公司通过建立客户信用评级体系、推行分期收款模式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回款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技术壁垒与生态布局构建护城河
3.1 产品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技术全球领先
公司自主研发的CW-150/200/400系列无人机,采用"垂直起降+固定翼巡航"的复合翼设计,解决了传统固定翼无人机对跑道的依赖问题。其中,CW-400最大航程达120公里,载重能力8公斤,续航时间4.5小时,各项指标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3.2 研发体系:持续高投入巩固技术优势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0.58亿元,占营收比重15.2%。重点布局方向包括:1)AI视觉识别算法,提升目标检测准确率至98%;2)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将续航时间延长至8小时;3)5G网联无人机,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延迟
3.3 生态布局: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凸显
公司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模式,构建了完整的行业应用生态。例如,在油气管道巡检领域,提供从无人机巡检、数据处理到缺陷识别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客户复购率达65%。2025年新推出的"纵横云"平台,已接入超过5000架无人机,形成数据共享网络。
四、市场拓展:海内外双线突破的战略路径
4.1 国内市场:政策红利与行业深耕
在测绘领域,公司深度参与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项目,2025年上半年中标金额达1.2亿元,市场份额提升至28%。在安防领域,与公安部"雪亮工程"二期项目合作,覆盖全国15个省份,提供低空巡逻、应急通信等解决方案。
4.2 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与品牌突破
公司采用"直销+代理"模式,在东南亚设立区域总部,在中东、拉美建立合作伙伴网络。2025年上半年,海外订单中政府类项目占比达60%,包括马来西亚智慧城市项目、沙特石油设施巡检项目等。品牌方面,公司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工业无人机十强",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5.1 技术迭代风险
行业技术更新快,若公司不能持续创新,可能面临产品竞争力下降风险。应对措施:建立"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的三级研发体系,每年将营收的15%投入前沿技术研究。
5.2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大疆等消费级无人机厂商向工业领域渗透,可能引发价格战。应对措施:强化行业解决方案能力,通过定制化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专利327项,其中发明专利89项。
5.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海外业务可能受地缘政治影响。应对措施:建立多元化供应链,在东南亚、欧洲设立生产基地;加强合规体系建设,确保产品符合目标市场认证标准。
六、未来展望:2025-2027年战略规划
6.1 营收目标:三年复合增长率超35%
公司计划到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其中海外市场占比提升至40%。重点增长领域包括:1)能源巡检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45%;2)应急救援市场,随着国家"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落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
6.2 产品规划:推出新一代氢能源无人机
2026年计划发布CW-500氢燃料电池无人机,续航时间达10小时,载重能力15公斤,目标应用于长距离管道巡检、森林防火等场景。同时,开发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布局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
6.3 资本运作:考虑海外并购与分拆上市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拓展欧洲市场,目标收购对象为拥有当地渠道资源的系统集成商。此外,考虑将"纵横云"平台分拆上市,提升数据服务业务估值。
七、投资建议:长期成长价值凸显
7.1 估值分析:PEG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动态PE为35倍,低于行业平均的42倍。考虑其2025-2027年净利润CAGR预计达38%,PEG仅为0.92,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7.2 目标价:12个月目标价85元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9.5%,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合理市值为120亿元,对应目标价85元/股,较当前股价有40%上行空间。
关键词:纵横股份、工业无人机、营收增长、海内外市场、垂直起降固定翼、行业解决方案、氢燃料电池、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纵横股份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揭示其营收同比增长62%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国内政策红利释放、海外市场突破及行业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公司通过技术壁垒构建、生态布局完善及海内外双线市场拓展,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文章还探讨了公司面临的技术迭代、市场竞争等风险及应对策略,并对2025-2027年战略规划进行展望,提出长期成长价值凸显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