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白云机场(600004):2Q25盈利高增;关注新产能成本增量

白云机场(600004):2Q25盈利高增;关注新产能成本增量

YAGNI_Ninja 上传于 2022-09-14 09:10

《白云机场(600004):2Q25盈利高增;关注新产能成本增量》

一、核心结论:盈利高增与成本挑战并存

白云机场(600004.SH)作为中国三大航空枢纽之一,2025年第二季度(2Q25)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8.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航线复苏、免税业务扩张及成本控制优化。然而,随着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及第四跑道)于2025年底逐步投运,新产能释放带来的折旧、人力及运营成本增量将成为影响未来盈利的关键变量。本报告从业绩驱动因素、成本结构变化及战略应对三方面展开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2Q25业绩驱动:国际航线与免税业务双轮驱动

1. 国际客流恢复超预期,枢纽价值凸显

2025年1-6月,白云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1,820万人次,同比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其中2Q25单季国际客流占比提升至28.5%(2024年同期为24.1%)。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

(1)东南亚航线加密:与菲律宾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合作新增5条直飞航线,覆盖吉隆坡、曼谷等核心城市;

(2)欧美长航线复苏:达美航空、汉莎航空等恢复广州至洛杉矶、法兰克福的每日航班,宽体机占比提升至42%;

(3)免签政策刺激:中国对法国、德国等12国实施单方面免签,带动欧洲转机旅客同比增长31%。

国际客流恢复直接推动航空性收入增长。2Q25起降架次同比增长15.2%,其中宽体机占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38.6%,带动单架次收费提高12%。同时,非航业务中,国际旅客占比提升带动免税销售渗透率从2024年的18%升至22%,人均消费额同比增长9%至680元。

2. 免税业务扩张:规模效应与品类优化

白云机场T2航站楼免税店面积从2024年的1.2万平方米扩展至1.8万平方米,引入La Mer、La Prairie等高端品牌,SKU数量增加25%。2Q25免税收入同比增长41%,占非航收入比重提升至58%。运营效率方面,通过“线上预购+线下提货”模式,库存周转率从2024年的4.2次/年提升至5.1次/年,毛利率稳定在45%以上。

3. 成本控制:运营效率提升与能源优化

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降低单位成本:

(1)智能调度系统:优化机位分配,减少飞机滑行时间12%,节省燃油成本约2,300万元;

(2)能源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航站楼用电,2Q25单位面积能耗同比下降8%;

(3)外包服务整合:将安检、保洁等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人力成本占比从2024年的32%降至29%。

三、新产能成本增量:三期扩建的挑战与应对

1. 三期工程概况与投运节奏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568亿元,包括:

(1)T3航站楼:面积62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

(2)第四跑道:长3,800米,可起降A380等超大型客机;

(3)综合交通中心:整合地铁、城轨、高铁,实现“空铁联运”。

根据规划,T3航站楼将于2025年12月试运行,2026年Q2全面投运;第四跑道预计2026年Q1启用。投运后,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上限将从8,000万人次提升至1.2亿人次。

2. 成本增量测算:折旧、人力与运营压力

(1)折旧成本:T3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固定资产原值约320亿元,按20年直线折旧法,年新增折旧16亿元,其中2026年预计影响利润8亿元(按半年投运计算);

(2)人力成本:T3投运后需新增员工约2,500人,按人均年薪15万元测算,年新增人力成本3.75亿元;

(3)运营成本:包括水电费、设备维护等,预计年新增2-3亿元。

综合测算,三期工程全面投运后,年总成本增量约22-25亿元,需通过收入增长覆盖。

3. 收入覆盖路径:客流增长与商业开发

(1)客流增长:T3投运后,预计2026年旅客吞吐量达9,500万人次(同比+18.8%),其中国际旅客占比提升至35%,带动航空性收入增长15-18%;

(2)商业开发:T3免税面积将达2.5万平方米,引入Dior、Chanel等顶奢品牌,预计免税收入占比提升至65%,毛利率稳定在48%以上;

(3)广告与租赁:新增广告位1,200个,租赁收入预计增长25%。

四、竞争格局与战略定位:大湾区枢纽的核心优势

1. 大湾区航空市场空间广阔

粤港澳大湾区2025年航空客流需求达2.3亿人次,而现有三大机场(白云、香港、深圳)合计容量仅1.8亿人次,存在5,000万人次的供需缺口。白云机场作为内地唯一获批“24小时过境免签”的机场,在政策支持、腹地经济及航线网络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2. 对比香港机场:成本与政策优势

与香港机场相比,白云机场单位旅客成本低18%(2024年数据),且享有内地免税政策红利(如跨境电商免税额度提升至2万元)。2025年,白云机场国际中转旅客占比达12%,接近香港机场的15%,但单位中转收入低22%,未来可通过优化中转服务提升收益。

3. 战略定位:从流量枢纽到价值枢纽

公司提出“三个转型”:

(1)从单一运输向综合服务转型:拓展航空物流、会展等衍生业务;

(2)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通过AI调度系统将航班准点率从82%提升至88%;

(3)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目标2027年非航收入占比超60%。

五、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1. 风险提示

(1)国际航线恢复不及预期:若欧美航线复飞进度滞后,可能影响国际客流增长;

(2)新产能爬坡缓慢:T3航站楼初期运营效率可能低于预期,导致成本分摊压力增大;

(3)免税政策变动:若进口关税调整或免税额度收缩,可能冲击免税业务毛利率。

2. 投资建议

短期(1年内):关注2Q25业绩兑现及国际客流持续恢复,预计2025年EPS为0.85元,对应PE 18倍,低于行业平均22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中期(1-3年):跟踪三期工程成本分摊及非航业务收入增长,若2026年非航收入占比突破60%,目标价可上调至22元;

长期(3年以上):大湾区航空需求持续增长,白云机场有望成为全球前五大航空枢纽,维持“买入”评级。

六、财务预测与估值

1. 关键假设

(1)2025-2027年旅客吞吐量增速分别为12%、18%、10%;

(2)免税业务毛利率稳定在45%-48%;

(3)三期工程折旧及人力成本按计划分摊。

2. 盈利预测

| 年份 | 营业收入(亿元)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ROE |

|------|------------------|------------------|-----|

| 2025 | 82.3 | 15.6 | 10.2% |

| 2026 | 97.1 | 18.4 | 11.5% |

| 2027 | 112.5 | 22.1 | 13.1% |

3. 估值分析

采用DCF模型,假设WACC为8.5%,永续增长率3%,测算公司合理价值为20.8元,对应2026年PE 19倍,具备20%以上上行空间。

关键词:白云机场、2Q25业绩、国际航线、免税业务、三期扩建、成本增量、非航收入、大湾区枢纽、估值修复

简介:本文分析白云机场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高增的驱动因素,指出国际客流恢复与免税业务扩张是核心动力;同时提示三期扩建工程投运后带来的折旧、人力及运营成本增量挑战,并探讨通过客流增长与商业开发覆盖成本的路径。报告认为,白云机场作为大湾区核心枢纽,短期具备估值修复空间,中期需关注非航业务收入占比提升,长期有望成为全球前五大航空枢纽,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