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毕业论文 > 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_股骨骨折

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_股骨骨折

橘色日出2124 上传于 2020-08-15 09:37

《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临床分析_股骨骨折》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临床分析、骨折愈合、并发症、髋关节功能

一、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由于间接外力或直接外力作用所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骨折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55-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二)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及患者意愿等因素,将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

1. 保守治疗组

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治疗、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卧床休息期间,患者需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骨折部位进一步损伤。牵引治疗通过外力作用使骨折端复位并保持稳定。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止痛药、抗生素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主要包括肌肉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及步行训练等。

2. 手术治疗组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龄较轻、身体状况较好、骨折类型复杂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通过在骨折部位植入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使骨折端稳定并促进愈合。人工关节置换术则适用于骨折严重、无法通过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通过置换人工髋关节恢复关节功能。

(三)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通过X线检查判断,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

三、结果

(一)骨折愈合时间

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5周,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2周。两组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并发症发生率

保守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其中肺部感染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压疮3例。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其中肺部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压疮发生。两组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保守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为72.5分,手术治疗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5.6分。两组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四、讨论

(一)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保守治疗具有操作简单、风险较小的优点,但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差。手术治疗虽然风险较大,但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及患者意愿等因素。

(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1. 年龄因素

年龄是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能力减弱,且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年轻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较好,骨折愈合能力较强,因此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2. 骨折类型

骨折类型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骨折类型如横行骨折、斜行骨折等,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复杂骨折类型如粉碎性骨折、反转子间骨折等,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根据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对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如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以预防肺部感染;使用抗凝药物、穿弹力袜等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等以预防压疮。

(三)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五、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不同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存在差异。手术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保守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及患者意愿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以及康复训练对于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组,强调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以及康复训练的建议。

毕业论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