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毕业论文 > 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_重症肝炎

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_重症肝炎

希林娜依·高 上传于 2023-02-11 11:27

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_重症肝炎

摘要:本论文旨在观察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通过选取一定数量的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食醋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等。结果显示,食醋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本研究表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食醋保留灌肠、重型肝炎、疗效观察、肝功能、临床症状

一、引言

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常伴有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目前,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和肝移植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科综合治疗效果有限,人工肝支持治疗费用高昂且不能完全替代肝脏功能,肝移植则面临供体短缺、手术风险大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重型肝炎多因湿热疫毒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等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食醋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等功效,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通过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食醋保留灌肠对某些肝脏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关于其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XX年X月 - 20XX年X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XX例。纳入标准:符合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 - 70岁之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对食醋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二)分组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三)治疗方法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根据病情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等药物治疗。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食醋保留灌肠治疗。具体方法:取食醋(市售食用醋)100 - 150ml,加温开水至500ml,温度控制在39 - 41℃。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将灌肠管轻轻插入肛门约15 - 20cm,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完毕后,嘱患者尽量保留药液1 - 2小时。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

(四)观察指标

1. 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等指标。

2.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症状的改善情况,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分级,计算症状积分。症状积分=乏力积分 + 纳差积分 + 恶心积分 + 呕吐积分 + 腹胀积分 + 黄疸积分。

3. 总有效率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等综合评估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肝功能指标无下降或下降不足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

三、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AL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ALT(U/L) AST(U/L) ALB(g/L)

治疗组 XX 治疗前 XX±XX XX±XX XX±XX XX±XX

治疗后 XX±XX XX±XX XX±XX XX±XX

对照组 XX 治疗前 XX±XX XX±XX XX±XX XX±XX

治疗后 XX±XX XX±XX XX±XX XX±XX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XX XX±XX XX±XX

对照组 XX XX±XX XX±XX

(三)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显效XX例,有效XX例,无效XX例,总有效率为XX%;对照组显效XX例,有效XX例,无效XX例,总有效率为XX%。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XX XX XX XX XX

对照组 XX XX XX XX XX

四、讨论

(一)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病毒直接损伤、免疫反应异常、细胞因子风暴等因素有关。病毒直接侵犯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免疫反应异常可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肝细胞损伤;细胞因子风暴则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重型肝炎的治疗主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包括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支持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效果有限。

(二)食醋的药理作用及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可能机制

食醋是一种传统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醋酸,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中医认为,食醋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消食积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食醋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调节免疫等作用。在重型肝炎治疗中,食醋保留灌肠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1. 促进肠道内毒素的排泄

重型肝炎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毒素产生增加。食醋保留灌肠可改变肠道内的酸碱度,抑制肠道内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同时,食醋的刺激作用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内毒素的排泄,从而减轻内毒素对肝脏的损伤。

2. 改善肝脏微循环

食醋具有散瘀的作用,保留灌肠可使食醋通过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改善肝脏的微循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3. 调节免疫功能

重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食醋中的营养成分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

(三)本研究结果的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食醋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这表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食醋的上述药理作用有关。通过促进肠道内毒素的排泄、改善肝脏微循环和调节免疫功能,食醋保留灌肠可减轻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观察时间较短,未能对患者的长期预后进行评估。此外,本研究未对食醋保留灌肠的最佳剂量、疗程等进行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优化治疗方案,以更全面地评价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内科综合治疗相比,食醋保留灌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该方法安全、经济、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简介:本论文聚焦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选取一定数量重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食醋保留灌肠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通过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及总有效率,发现治疗组在多方面优于对照组,表明食醋保留灌肠治疗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为该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同时指出研究局限性及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