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小鸡过河〉(通用12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书写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如“河”“桥”“帮”等,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小鸡过河》,能够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和情感。
3.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清晰、完整地复述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想象画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故事创编和续写,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体会故事中动物们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品质。
2.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掌握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体会角色情感。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2. 鼓励学生进行故事创编和续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小鸡在草地上欢快玩耍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小鸡的样子和动作,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鸡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关于小鸡的有趣故事。”
2. 展示故事题目《小鸡过河》,让学生齐读题目,并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带领学生认读,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例如,“河”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与水有关;“桥”也是左右结构,木字旁,因为古代的桥大多是木质的。
3. 指名分段朗读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情况,纠正读音错误。
4. 思考:故事中都有哪些动物?小鸡为什么要过河?最后过河了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快速浏览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故事,理解内容(20分钟)
1. 学习第1 - 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第1 - 2自然段,思考:小鸡想去哪里?遇到了什么困难?
(2)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鸡的表情和动作,体会小鸡着急的心情。
(3)提问:“如果你是小鸡,此时你会怎么想?怎么说?”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4)指导朗读,读出小鸡着急的语气。
2. 学习第3 - 7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第3 - 7自然段,讨论:都有哪些动物来帮助小鸡了?它们分别是怎样帮助小鸡的?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出示小动物们帮助小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小动物们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它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4)分角色朗读第3 - 7自然段,要求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例如,长颈鹿阿姨的声音要温和、亲切;乌龟伯伯的声音要沉稳、有力。
(5)提问:“从这些小动物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3. 学习第8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小鸡过河后心情怎样?它会对帮助它的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小鸡过河后的情景,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3)指导朗读,读出小鸡高兴、感激的语气。
(四)总结全文,感悟道理(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复述故事。
2. 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要乐于助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手;同时,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不要害怕,要积极寻求帮助。
3.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别人或得到别人帮助的经历,进一步加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创意表达(15分钟)
1. 故事创编
(1)引导学生想象:小鸡过河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故事创编。
(2)学生分组进行创编,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3)教师对学生的创编故事进行评价和鼓励,肯定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2. 故事续写
(1)出示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小鸡又要去河对岸……”让学生接着往下写,完成故事的续写。
(2)学生独立完成故事续写,教师巡视指导。
(3)选取部分学生的续写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生字词、故事内容和所蕴含的道理。
2. 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鼓励学生课后多阅读有趣的故事,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 把故事《小鸡过河》讲给家人听。
2. 完成自己创编或续写的故事,并配上插图。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角色的情感;在讨论和创编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故事中的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小鸡过河、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故事创编
简介:《故事〈小鸡过河〉(通用12篇)》语文教案围绕故事《小鸡过河》展开教学,设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初读、精读、总结、拓展延伸等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感悟道理,并进行故事创编和续写,最后布置作业巩固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