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思特威(688213):手机高阶产品持续拓展 车载、机器视觉前景广阔

思特威(688213):手机高阶产品持续拓展 车载、机器视觉前景广阔

鲁迅 上传于 2025-07-18 07:03

思特威(688213):手机高阶产品持续拓展 车载、机器视觉前景广阔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CMOS图像传感器(CIS)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让每个像素都发挥最大价值”为使命,凭借在安防监控、机器视觉、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领域的创新技术,逐步成长为国内CIS领域的领军企业。2021年,思特威成功登陆科创板,标志着其发展进入新阶段。

CIS是数字成像的核心器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汽车电子、工业机器视觉等领域。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全球CIS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79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2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1%。其中,车载和机器视觉领域因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趋势推动,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思特威通过技术迭代和产品线拓展,在安防领域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并在手机高阶产品、车载CIS、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加速布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手机高阶产品: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1. 智能手机CIS市场现状与挑战

智能手机是CIS最大的应用领域,占全球CIS出货量的60%以上。随着多摄化、高清化、功能集成化趋势深化,高端手机对CIS的性能要求持续提升。索尼、三星等国际巨头长期占据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如韦尔股份(豪威科技)通过技术追赶逐步缩小差距。思特威作为后起之秀,通过差异化策略切入手机市场,重点布局高像素、大底、低功耗等方向。

2. 思特威的技术路径与产品矩阵

思特威在手机CIS领域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像素技术:推出基于BSI(背照式)和Stacked(堆叠式)架构的高像素产品,如SC550XS(5000万像素)、SC880XS(8000万像素),支持四合一Bayer技术,提升暗光成像能力。

(2)HDR技术:开发多帧合成HDR和单帧HDR技术,解决高动态场景下的过曝/欠曝问题,满足视频拍摄需求。

(3)低功耗设计:针对5G手机续航痛点,优化电路设计和工艺制程,将功耗降低至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思特威已形成覆盖200万-1亿像素的全产品线,其中5000万像素及以上产品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手机CIS收入同比增长45%,高端产品占比突破30%,客户涵盖荣耀、小米、传音等头部品牌。

3.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1)多摄化趋势:智能手机平均摄像头数量从2018年的3颗增至2023年的4.5颗,副摄(如超广角、微距、ToF)对CIS的需求持续增长。

(2)功能升级:潜望式长焦、电影模式、AI摄影等创新功能推动高像素CIS需求。

(3)国产替代:国内手机品牌为降低供应链风险,加大国产CIS采购比例,思特威作为本土龙头有望受益。

三、车载CIS:自动驾驶时代的核心增量

1. 车载CIS市场爆发式增长

自动驾驶等级提升(L2→L5)带动摄像头数量激增。L2级车型需5-8颗摄像头,L4级则需10-20颗,覆盖前视、环视、侧视、后视、舱内监控等场景。根据Yole数据,2022年全球车载CIS市场规模达22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

2. 思特威的车载产品布局

思特威自2018年启动车载CIS研发,已推出覆盖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DMS(驾驶员监控系统)、OMS(乘客监控系统)的全场景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

(1)SC120AT:12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支持HDR和LED闪烁抑制(LFM),满足ASIL-B功能安全等级。

(2)SC230AT:230万像素环视摄像头,采用Stacked架构,动态范围达120dB。

(3)SC850AT:850万像素ADAS主摄,集成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支持实时目标检测。

2023年,思特威车载CIS收入同比增长120%,客户涵盖比亚迪、吉利、蔚来等国内车企,并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体系。

3. 技术壁垒与竞争优势

车载CIS对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要求极高。思特威通过以下技术构建壁垒:

(1)车规级认证:产品通过AEC-Q100 Grade 2认证,满足-40℃~125℃工作温度范围。

(2)功能安全:符合ISO 26262 ASIL-B/C标准,支持故障检测与容错机制。

(3)低照度性能:采用大像素、双转换增益(DCG)技术,提升夜间成像质量。

(4)系统集成:与芯片厂商(如地平线、黑芝麻)合作开发域控制器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

四、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与AIoT的基石

1. 机器视觉市场空间与驱动因素

机器视觉是工业4.0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汽车、物流、医疗等领域。根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23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达160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3%。驱动因素包括:

(1)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年增速超8%,倒逼企业采用自动化设备。

(2)精度要求提升: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对产品缺陷检测的精度要求达微米级。

(3)AI技术融合:深度学习算法与视觉传感器的结合,推动智能检测设备普及。

2. 思特威的机器视觉产品矩阵

思特威针对工业场景开发了高分辨率、高帧率、低噪声的CIS产品,核心系列包括:

(1)SC系列:面向通用工业检测,支持全局快门(Global Shutter)和卷帘快门(Rolling Shutter)模式,分辨率覆盖200万-1600万像素。

(2)HS系列:高速工业相机专用,帧率达1000fps以上,满足运动物体抓拍需求。

(3)IR系列:红外敏感CIS,支持940nm波段,应用于安防监控和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辅助。

2023年,思特威机器视觉CIS收入同比增长60%,客户涵盖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基恩士等工业龙头。

3. 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思特威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

(1)像素结构优化:开发4T(四晶体管)像素架构,提升量子效率和动态范围。

(2)近红外增强:通过改进微透镜和滤色片设计,将近红外灵敏度提升30%。

(3)AI算力集成:与寒武纪、华为昇腾等AI芯片厂商合作,推出“传感器+算法”一体化解决方案。

五、财务分析与估值

1. 收入与利润增长

2020-2023年,思特威营业收入从15.3亿元增至4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1%;归母净利润从1.2亿元增至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9%。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72%,业绩持续超预期。

2. 毛利率与研发投入

思特威综合毛利率从2020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6%,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和规模效应。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15%以上,2023年研发费用达6.4亿元,同比增长40%,重点投向车载CIS、高像素手机CIS和机器视觉领域。

3. 估值与投资建议

截至2024年6月,思特威市值约300亿元,对应2024年PE为35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5倍)。考虑到公司在手机高阶产品、车载CIS和机器视觉领域的增长潜力,以及国产替代的长期逻辑,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5元(对应2024年45倍PE)。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技术迭代风险

CIS行业技术迭代迅速,若公司无法持续推出领先产品,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流失风险。应对策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与头部客户的联合研发机制,提前布局下一代技术(如3D堆叠、事件驱动型传感器)。

2. 客户集中度风险

2023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5%,若主要客户采购量下降,可能影响业绩。应对策略:拓展新客户群体,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通过产品差异化提升客户粘性。

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面临地缘政治冲击,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应对策略:推进国产化替代,与国内晶圆厂(如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布局海外产能,分散风险。

七、结论与展望

思特威凭借在安防领域的深厚积累,成功切入手机高阶产品、车载CIS和机器视觉三大高增长赛道,形成“安防+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的四轮驱动格局。未来三年,随着5G手机渗透提升、自动驾驶等级提高和工业自动化需求释放,公司有望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持续高增长。长期来看,思特威有望成为全球CIS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投资者创造超额回报。

关键词:思特威、CMOS图像传感器、手机CIS、车载CIS、机器视觉、国产替代、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思特威(688213)作为国内CIS龙头企业的技术实力、产品布局和市场前景。公司通过手机高阶产品拓展、车载CIS爆发和机器视觉需求释放,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财务数据显示业绩持续高增长,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文章还探讨了技术迭代、客户集中和国际贸易摩擦等风险,并给出应对策略。整体看好思特威在安防、消费电子、汽车和工业领域的长期发展潜力。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