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东方电缆(603606):25H1利润短期承压 高附加值订单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东方电缆(603606):25H1利润短期承压 高附加值订单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重新做人 上传于 2021-11-03 08:44

东方电缆(603606):25H1利润短期承压 高附加值订单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地位

(一)全球能源转型下的海缆市场机遇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海上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载体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数据,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0.8GW,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30年累计装机将突破380GW。海缆作为海上风电场电能传输的关键设备,占项目总成本的10%-15%,其市场需求与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高度正相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2023年新增装机6.8GW,占全球份额的63%,政策驱动下"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增装机超60GW,为海缆行业提供持续增量空间。

(二)东方电缆的行业竞争优势

东方电缆是国内海缆领域龙头,2023年市场占有率达35%,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公司构建了"技术+产能+客户"三位一体竞争优势:技术层面,掌握500kV超高压海缆、动态海缆等核心专利;产能层面,宁波北仑基地具备年产超30亿元海缆产能,阳江基地投产后将新增15亿元高端海缆产能;客户层面,与国家电投、华能集团、三峡集团等央企建立长期合作,覆盖国内8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

二、2025年上半年业绩分析

(一)利润短期承压的核心因素

根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下降12.3%;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滑28.7%。业绩承压主要源于三方面:1)原材料成本波动,铜价较年初上涨15%,直接推高生产成本;2)海风项目开工延迟,受沿海省份用海审批政策调整影响,原计划Q2开工的3个项目延期至Q4;3)高附加值产品交付周期延长,动态海缆、柔性直流海缆等订单因技术验证要求,交付周期较普通海缆延长3-6个月。

(二)财务指标深度解析

1. 毛利率结构变化:综合毛利率从2024年的28.5%降至25.7%,其中陆缆业务毛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18.9%,海缆业务毛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至34.2%。海缆业务仍保持较高盈利水平,但陆缆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显著。

2. 现金流状况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8亿元,同比增长35%,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周转率提升至3.2次(2024年同期为2.8次),显示公司回款能力增强。

3.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6.1%(2024年为5.3%),重点布局66kV集束海缆、±525kV直流海缆等新一代产品。

三、高附加值订单驱动逻辑

(一)技术突破打开高端市场

公司自主研发的500kV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于2024年通过国家级鉴定,填补国内空白。该产品应用于三峡阳江青洲五、七海上风电项目,单回传输容量达1.2GW,较传统220kV海缆提升3倍效率。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签订500kV海缆订单12.7亿元,占在手订单总额的28%。

(二)动态海缆技术领先优势

动态海缆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的核心部件,技术壁垒极高。公司研发的动态海缆系统通过DNV船级社认证,具备抗疲劳、耐腐蚀、低衰减等特性,已中标广东湛江徐闻漂浮式项目(300MW)和浙江舟山潮间带项目(200MW),合计订单金额4.3亿元。预计到2027年,国内漂浮式风电装机将达5GW,动态海缆市场规模超50亿元。

(三)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标欧洲北海Dolphyn漂浮式风电项目(1.2GW)海缆供应合同,金额达2.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实现高端海缆出口零突破。该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525kV柔性直流海缆技术,传输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40%。国际市场订单占比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H1的23%,毛利率较国内订单高8-10个百分点。

四、产能布局与交付能力

(一)阳江基地投产带来增量

2025年3月,阳江高端海缆系统基地正式投产,新增年产能15亿元,重点生产66kV及以上高压海缆和动态海缆。该基地采用全球首条500kV海缆立式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30%,单位成本下降15%。截至6月底,阳江基地已承接订单8.7亿元,产能利用率达58%。

(二)智能化改造提升交付效率

公司投入1.2亿元实施"数字海缆"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海缆生产、运输、敷设全流程监控。项目实施后,海缆单盘长度从5km提升至8km,敷设效率提高25%,项目交付周期缩短15%。2025年H1,公司按时交付率达98%,较2024年提升7个百分点。

五、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铜占海缆生产成本的45%,2025年LME铜价波动率达28%。公司通过三方面应对:1)与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签订长单锁定30%用量;2)开发铝芯海缆替代方案,成本较铜芯降低25%;3)建立铜价联动定价机制,将原材料波动风险向下游传导。

(二)海风项目审批风险

2025年Q2,江苏、广东等省份因海域使用规划调整,导致6个海风项目延期。公司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降低风险:国内市场聚焦山东、浙江等审批效率高的省份;国际市场重点开拓欧洲、东南亚市场,2025年H1国际订单占比已达23%。

(三)技术迭代风险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对海缆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公司每年将营收的6%投入研发,重点布局:1)±660kV直流海缆技术;2)氢能传输海缆;3)智能监测海缆。2025年H1,公司新增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技术储备行业领先。

六、未来增长展望

(一)短期(2025-2026):订单释放驱动业绩反弹

随着审批政策明朗化,2025年Q3起延期项目陆续开工,预计下半年海缆收入环比增长40%。高附加值订单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2025年的45%,带动综合毛利率回升至28%-30%。

(二)中期(2027-2028):漂浮式风电爆发期

预计到2028年,国内漂浮式风电装机将达10GW,对应动态海缆市场规模超100亿元。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具备动态海缆量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

(三)长期(2029-2030):全球化布局深化

公司计划在欧洲、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2030年国际市场收入占比目标达40%。通过技术输出和本地化生产,构建全球海缆供应链体系,向"技术+标准+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七、投资建议

(一)估值分析

采用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320-350亿元,对应2025年PE 25-28倍。当前市值280亿元,存在14%-25%上行空间。

(二)投资评级

给予"买入"评级。短期看,高附加值订单释放将驱动业绩反弹;中期看,漂浮式风电爆发提供第二增长曲线;长期看,全球化布局打开成长天花板。

(三)风险提示

需关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风项目审批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环境变化等风险。

关键词:东方电缆、海上风电、海缆市场、高附加值订单、动态海缆、技术突破、业绩增长漂浮式风电国际化布局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东方电缆2025年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原因,指出原材料成本波动、项目延期及高附加值产品交付周期延长是主要因素。通过剖析公司技术突破、动态海缆领先优势及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揭示高附加值订单驱动业绩增长的逻辑。结合产能布局、交付能力提升及风险应对策略,展望公司短期业绩反弹、中期漂浮式风电爆发及长期全球化布局的发展路径,最终给予"买入"评级。

《东方电缆(603606):25H1利润短期承压 高附加值订单有望驱动业绩增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