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晶华新材(603683):中报扣非净利增长19% 多模态柔性传感器开拓新增长极

晶华新材(603683):中报扣非净利增长19% 多模态柔性传感器开拓新增长极

CosmicDust93 上传于 2021-08-21 03:24

【晶华新材(603683):中报扣非净利增长19% 多模态柔性传感器开拓新增长极】

一、核心财务数据:稳健增长凸显经营韧性

晶华新材202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9.2%。这一数据在宏观经济波动背景下,展现出公司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持续性。从季度环比看,第二季度单季营收6.82亿元,环比增长22.4%,净利润环比提升15.6%,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分业务板块来看,传统胶粘材料业务贡献营收8.97亿元,同比增长9.8%,毛利率稳定在28.6%;电子级胶粘材料营收3.41亿元,同比激增34.2%,毛利率提升至35.7%,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7.3%至0.68亿元,占营收比例达5.5%,为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二、传统业务:深耕细分市场构建护城河

作为国内胶粘材料行业龙头,晶华新材在工业胶带、电子胶带、光学胶带等细分领域形成显著优势。公司目前拥有上海、江苏、东莞三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2亿平方米,客户覆盖苹果、华为、三星等全球顶尖电子厂商,以及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头部企业。

在工业胶带领域,公司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开发出耐高温、强粘接、抗老化的特种胶带产品,成功替代3M等国际品牌,在汽车制造、家电组装等场景实现进口替代。电子胶带方面,针对5G通信设备散热需求,推出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率的石墨烯复合胶带,单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光学胶带业务则依托自主研发的OCA光学胶技术,打破日韩企业垄断,在折叠屏手机市场占有率达12%。

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建立"原材料集中采购+区域分布式仓储"体系,与巴斯夫、陶氏化学等国际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关键原材料稳定供应。通过数字化改造,生产周期缩短30%,库存周转率提升至8.2次/年,运营效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战略转型:多模态柔性传感器开启第二曲线

面对消费电子创新周期和物联网发展机遇,晶华新材将战略重心转向柔性传感器领域。公司历时三年研发的"多模态柔性压力传感器"已进入量产阶段,该产品采用纳米银线与高分子弹性体复合工艺,具备0.1mN级高精度检测、10万次弯曲耐久性、-40℃~120℃宽温域工作等特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产品矩阵涵盖三大方向:1)消费电子类,应用于智能手表压力触控、VR手柄力反馈、笔记本电脑触控板;2)医疗健康类,开发可穿戴式生理监测贴片、智能床垫压力分布系统;3)工业控制类,布局机器人触觉感知、无人机表面应力检测。目前已有5款产品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进入特斯拉、小米汽车供应链体系。

产能建设方面,公司投资3.2亿元建设的苏州柔性传感器生产基地将于2024Q4投产,预计形成年产5000万片的生产能力。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已储备石墨烯基柔性传感器、液态金属应变传感器等下一代技术,专利布局达47项。

四、行业前景:柔性电子浪潮下的万亿级市场

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全球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8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27亿美元,CAGR达28.6%。其中消费电子领域占比45%,医疗电子占比30%,汽车电子占比15%。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基地,预计2025年柔性传感器国产化率将提升至35%,存在巨大替代空间。

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智能传感器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多地出台专项补贴政策。技术进步推动下,柔性传感器单价从2018年的8.2美元/片降至2023年的3.5美元/片,应用门槛大幅降低。晶华新材凭借"材料+器件"一体化布局,有望在行业爆发期占据先发优势。

五、财务模型重构:双轮驱动估值体系

传统业务方面,随着东莞三期项目投产,2024年胶粘材料产能将达15亿平方米,预计贡献营收16亿元,净利润1.8亿元。电子级胶粘材料受益于AI服务器、折叠屏手机需求增长,预计2024年营收突破5亿元,毛利率维持在35%以上。

新兴业务方面,柔性传感器2024年预计出货800万片,实现营收1.2亿元,2025年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量产,出货量有望突破3000万片。采用分部估值法,传统业务给予20倍PE,对应市值36亿元;柔性传感器业务按PS估值法,给予8倍PS,对应市值9.6亿元。综合估值45.6亿元,当前市值存在42%上行空间。

六、风险提示与应对策略

需关注三大风险:1)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通过签订长单协议、开发替代材料等方式对冲;2)技术迭代风险,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的5%,保持技术领先;3)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比达58%,通过拓展医疗、汽车等新领域降低依赖。

管理层表示,将实施"三个一"战略:每年推出10款新产品、建设1个研发中心、开拓1个新应用领域。2024年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为海外建厂和并购储备资金。

七、投资建议:把握转型窗口期

综合考虑公司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新兴业务爆发潜力及估值修复空间,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28.5元,对应2024年35倍PE。建议投资者关注三季度柔性传感器量产进度及特斯拉供应链认证情况,把握业绩与估值双升的投资机遇。

【关键词】晶华新材、中报业绩、柔性传感器、胶粘材料、战略转型、估值重构、技术壁垒、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

【内容简介】本文深度剖析晶华新材2024年中报,揭示传统胶粘材料业务稳健增长与柔性传感器新业务爆发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财务数据拆解、技术路线分析、行业前景研判,论证公司估值重构逻辑。指出在消费电子创新周期与国产替代政策推动下,公司有望通过"材料+器件"一体化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议把握战略转型窗口期的投资机遇。

《晶华新材(603683):中报扣非净利增长19% 多模态柔性传感器开拓新增长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