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成超声(688392):25H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先进封装业务向规模化应用迈进》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骄成超声(688392)作为国内超声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超声波应用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产品覆盖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封装、汽车电子等多个高附加值领域。公司以“技术驱动市场”为核心战略,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客户导向的服务模式,在超声波金属焊接、超声波裁切等细分领域建立了技术壁垒,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2024年,公司凭借在先进封装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
二、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收入结构优化与毛利率改善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骄成超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电池设备业务贡献65%收入,半导体封装设备占比提升至28%,汽车电子及其他领域占7%。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24年的38.2%提升至42.7%,主要得益于:
(1)高毛利半导体设备收入占比扩大;
(2)新能源电池领域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产品溢价;
(3)供应链管理优化降低原材料成本。
2. 净利润率突破行业瓶颈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率达22.8%,较2024年全年水平提升4.2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
(1)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从21.3%降至18.6%;
(2)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增加;
(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下调反映客户质量提升。
3.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健康度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5亿元,同比增长89%,反映公司盈利质量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率维持在41%的合理水平,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5.2亿元,为后续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充足弹药。
三、先进封装业务: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
1. 技术路径与产品矩阵
骄成超声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布局可追溯至2020年,通过自主研发的“超声波键合+等离子清洗”一体化解决方案,成功解决传统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在高频高速场景下的可靠性问题。2025年上半年,公司推出第三代设备Ultrasonic Bonding 3.0,实现:
(1)键合速度提升至15000次/小时,较第二代提高30%;
(2)支持0.2mm超细间距键合,适配CoWoS、HBM等先进封装工艺;
(3)设备良率稳定在99.98%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客户验证与订单突破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通过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国内头部封测厂的量产验证,并获得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的工艺认证。上半年先进封装设备订单达3.2亿元,其中:
(1)CoWoS相关设备占比60%,主要应用于AI芯片封装;
(2)HBM键合设备占比25%,受益于存储器厂商扩产;
(3)汽车电子封装设备占比15%,切入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车企供应链。
3. 规模化应用的市场空间
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预测,2025年全球先进封装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其中超声波键合设备占比约18%。骄成超声凭借技术领先性和成本优势(较海外竞品低30%-40%),有望在三年内占据国内市场30%份额,对应营收规模超10亿元。
四、新能源电池业务:技术迭代驱动持续增长
1. 4680大圆柱电池焊接设备量产
公司开发的第四代超声波金属焊接机已通过特斯拉、松下等客户的量产验证,焊接效率较传统激光焊提升50%,能耗降低40%。上半年该产品收入达4.8亿元,占新能源业务收入的58%。
2. 固态电池设备前瞻布局
针对固态电池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连接难题,骄成超声已研发出“超声波-等离子复合焊接”技术,在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固态电池厂商的中试线中表现优异,预计2026年实现规模化供货。
3.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通过与LG新能源、三星SDI等海外客户的深度合作,公司新能源设备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3%,毛利率较国内高5-8个百分点。
五、核心竞争力分析
1. 技术壁垒:专利布局与研发效率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423项,其中发明专利156项,覆盖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杆等核心部件。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8亿元,占营收比例14.6%,研发人员占比32%,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客户粘性: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公司建立“设备销售+耗材供应+工艺优化”的闭环服务体系,客户复购率超85%。例如,为宁德时代提供的超声波裁切刀片,通过定期工艺优化使客户单线产能提升12%,巩固了长期合作关系。
3. 供应链管理:垂直整合能力
通过收购压电陶瓷供应商“声芯科技”,公司实现了换能器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成本较外购降低25%,同时将交货周期从8周缩短至4周。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技术迭代风险
先进封装领域存在光刻键合、混合键合等替代技术路线。公司通过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持续跟踪前沿技术,确保技术路线的前瞻性。
2. 客户集中度风险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67%,存在单一客户依赖问题。公司通过拓展汽车电子、3C消费电子等新领域,计划将客户集中度降至55%以下。
3.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针对海外客户可能面临的设备出口管制,公司已启动东南亚生产基地建设,预计2026年实现30%的海外产能本地化。
七、未来展望与估值分析
1. 短期(2025-2026年):先进封装业务放量
预计2025年全年先进封装设备收入达7亿元,2026年突破15亿元,带动公司整体营收增速保持40%以上。
2. 中期(2027-2028年):新能源与半导体双轮驱动
随着4680电池和固态电池设备的规模化供货,新能源业务收入有望突破30亿元;半导体业务通过技术迭代和客户拓展,收入占比提升至40%。
3. 长期(2029年后):平台化战略延伸
公司计划将超声波技术拓展至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打造“超声波+”技术平台。
4. 估值与投资建议
采用分部估值法:新能源业务给予25倍PE,半导体业务给予40倍PE,对应2025年目标市值220亿元,较当前市值有35%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关键词:骄成超声、先进封装、超声波键合、盈利能力、半导体设备、新能源电池、技术突破、规模化应用、客户验证、估值分析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骄成超声(688392)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重点探讨其先进封装业务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应用的进展,同时剖析新能源电池业务的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文章通过核心竞争力分析、风险因素评估及未来展望,揭示公司作为国内超声技术领军者的成长逻辑与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