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精选16篇)》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
《摇篮》是一首经典的儿童诗歌,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不同事物作为“摇篮”的温馨场景,如“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本活动旨在通过仿编诗歌的形式,激发大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加深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二、活动对象与时间
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5-6岁)
时间:共2课时,每课时约30分钟,间隔1天进行。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诗歌《摇篮》的图文卡片或PPT,包含蓝天、大海、花园等场景的图片。
(2)仿编诗歌所需的空白卡片、彩笔、贴纸等创作材料。
(3)轻柔的背景音乐(如《摇篮曲》)。
2. 经验准备:
(1)幼儿已熟悉原诗歌《摇篮》的内容。
(2)教师提前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摇篮”现象(如妈妈的怀抱、鸟巢、摇篮等)。
四、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诗歌欣赏与仿编引导
1.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温馨氛围。
(2)教师出示《摇篮》的图文卡片,带领幼儿回顾诗歌内容,通过提问激发兴趣:“除了蓝天和大海,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成为摇篮呢?”
2. 诗歌仿编示范(10分钟)
(1)教师选取一个新场景(如“森林”),引导幼儿思考:“森林里有什么?它们可以怎么变成摇篮?”
(2)教师示范仿编:“森林是摇篮,摇着鹿宝宝,树叶轻轻摇,鹿宝宝睡着了。”
(3)鼓励幼儿补充细节(如“鹿宝宝”的形态、动作等)。
3. 分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
(1)将幼儿分成4-5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如“花园”“河流”“草原”)。
(2)教师提供空白卡片和彩笔,引导幼儿讨论并记录仿编内容。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4. 分享与点评(5分钟)
(1)每组派代表分享仿编的诗歌,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掌声。
(2)教师点评,肯定幼儿的创意,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如“可以加入更多动作描写”)。
第二课时:诗歌完善与展示
1. 复习与修改(10分钟)
(1)教师回顾上节课的仿编内容,引导幼儿思考:“我们的诗歌还可以怎么变得更有趣?”
(2)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修改诗歌,添加细节或调整语言。
2. 诗歌配图与装饰(10分钟)
(1)幼儿根据仿编内容,用彩笔在空白卡片上绘制相关场景(如“花园”中的花朵、蝴蝶)。
(2)教师提供贴纸、亮片等材料,鼓励幼儿装饰诗歌卡片。
3. 诗歌展示与表演(8分钟)
(1)将幼儿的仿编诗歌卡片布置成“诗歌墙”,供全班欣赏。
(2)每组幼儿轮流上台,用动作或道具表演仿编的诗歌(如用纱巾模拟“大海的波浪”)。
4. 活动总结与延伸(2分钟)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用想象把世界变成了大大的摇篮,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小诗人!”
(2)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仿编更多诗歌,并带到班级分享。
五、活动评价
1. 幼儿表现评价:
(1)语言能力:能否用完整的句子表达仿编内容。
(2)创造力:仿编内容是否新颖、有趣。
(3)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是否能积极倾听与表达。
2. 教师反思:
(1)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2)是否为幼儿提供了足够的创作空间。
(3)如何进一步优化指导策略。
六、精选16篇仿编诗歌示例(部分)
1.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蝴蝶轻轻飞,花宝宝笑了。
2. 河流是摇篮,摇着鱼宝宝,水草轻轻摇,鱼宝宝跳舞了。
3. 草原是摇篮,摇着马宝宝,风儿轻轻吹,马宝宝奔跑了。
4. 天空是摇篮,摇着云宝宝,太阳轻轻照,云宝宝变样了。
5. 树洞是摇篮,摇着熊宝宝,树叶沙沙响,熊宝宝打呼了。
6. 沙滩是摇篮,摇着蟹宝宝,海浪轻轻拍,蟹宝宝挖洞了。
7. 麦田是摇篮,摇着鼠宝宝,麦穗轻轻晃,鼠宝宝藏好了。
8. 冰川是摇篮,摇着豹宝宝,雪花轻轻飘,豹宝宝蜷缩了。
9. 竹林是摇篮,摇着熊猫宝宝,竹叶轻轻摇,熊猫宝宝吃竹了。
10. 沙漠是摇篮,摇着骆驼宝宝,沙粒轻轻飞,骆驼宝宝闭眼了。
11. 蜂巢是摇篮,摇着蜂宝宝,蜂蜜甜甜香,蜂宝宝做梦了。
12. 荷叶是摇篮,摇着蛙宝宝,露珠轻轻滚,蛙宝宝唱歌了。
13. 雪地是摇篮,摇着狐宝宝,雪花轻轻舞,狐宝宝玩耍了。
14. 藤蔓是摇篮,摇着猴宝宝,叶子轻轻摆,猴宝宝荡秋千了。
15. 珊瑚是摇篮,摇着虾宝宝,水流轻轻流,虾宝宝躲猫猫了。
16. 云朵是摇篮,摇着鸟宝宝,风儿轻轻推,鸟宝宝学飞了。
七、注意事项
1.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仿编内容简单或复杂。
2. 鼓励幼儿用方言或口语化表达,增强诗歌的生活气息。
3. 注意活动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细小的创作材料。
关键词:大班幼儿、仿编诗歌、《摇篮》、想象力、创造力、语言组织、活动方案
简介:本活动方案以经典诗歌《摇篮》为蓝本,通过两课时的设计,引导大班幼儿仿编诗歌,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活动包含诗歌欣赏、仿编示范、分组创作、诗歌配图与展示等环节,并提供16篇精选仿编示例,旨在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加深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