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算法开发工程师简历模板
《模型算法开发工程师简历模板》
一、个人信息
姓名:张伟
性别:男
年龄:28岁
联系方式:手机+86 138xxxx1234 | 邮箱:zhangwei@example.com
所在地:北京市海淀区
求职意向:模型算法开发工程师
期望薪资:25K-35K/月
到岗时间:1个月内
二、教育背景
2015.09-2019.06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主修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
GPA:3.8/4.0(专业前10%)
荣誉奖项:国家奖学金(2017)、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8)
2019.09-2022.0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技术 硕士
研究方向:大规模机器学习模型优化与部署
导师:李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论文发表:
- 《基于动态图神经网络的推荐系统优化》(SCI二区,第一作者)
- 《分布式深度学习框架中的通信优化策略》(EI收录,第二作者)
三、专业技能
编程语言:Python(精通)、C++(熟练)、Java(基础)
机器学习框架:TensorFlow(深度使用)、PyTorch(熟练)、Keras(熟悉)
大数据处理:Hadoop、Spark、Flink(项目经验)
模型优化:模型压缩(量化、剪枝)、分布式训练、混合精度训练
算法能力:
- 深度学习模型设计(CNN、RNN、Transformer及其变体)
- 强化学习算法(DQN、PPO、SAC)
- 图神经网络(GNN、GCN、GAT)
- 优化算法(SGD、Adam、Adagrad)
工具使用:Git、Docker、Kubernetes、Jupyter Notebook、Matplotlib、Seaborn
语言能力:英语(CET-6,623分,可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四、工作经历
2022.07-至今 字节跳动 AI Lab 模型算法工程师
职责描述:
1. 负责推荐系统核心模型的迭代优化,包括用户兴趣建模、内容理解、排序模型等
2. 设计并实现基于Transformer的序列推荐模型,在内部数据集上AUC提升3.2%
3. 优化模型训练流程,将单卡训练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4小时,通过混合精度训练和梯度累积
4. 主导模型压缩项目,通过知识蒸馏和8位量化,将模型体积减小75%,推理延迟降低60%
5. 搭建自动化模型评估平台,集成A/B测试、离线评估、在线监控功能
项目成果:
- 推荐系统点击率提升2.8%,日均活跃用户增加150万
- 模型部署成本降低40%,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50ms以内
- 获得2023年度"技术创新奖"
2021.06-2021.12 腾讯优图实验室 算法实习生
职责描述:
1. 参与人脸识别算法优化,改进ArcFace损失函数,在LFW数据集上准确率提升至99.85%
2. 开发基于YOLOv5的实时目标检测系统,在NVIDIA Jetson AGX Xavier上达到30FPS
3. 协助搭建分布式训练集群,管理200+块GPU资源,训练效率提升3倍
4. 编写技术文档和模型使用说明,支持产品团队集成
五、项目经验
项目一:大规模图神经网络推荐系统(2021.03-2022.05)
项目背景:解决传统推荐系统冷启动问题,利用用户-商品交互图提升推荐效果
技术方案:
- 设计异构图神经网络模型,融合用户属性、商品特征和交互行为
- 采用GraphSAGE采样策略,支持亿级节点训练
- 实现分布式图训练框架,基于PyTorch Geometric和DGL
个人贡献:
- 负责模型架构设计和核心代码实现
- 优化邻居采样算法,减少内存占用40%
- 提出动态图更新机制,适应实时数据变化
项目成果:
- 离线评估指标Recall@20提升18%
- 在线A/B测试转化率提升12%
- 发表顶会论文1篇(WWW 2022)
项目二:轻量化目标检测模型部署(2020.09-2021.02)
项目背景:为移动端设备开发低功耗、高精度的目标检测模型
技术方案:
- 基于YOLOv3进行模型压缩,采用通道剪枝和知识蒸馏
- 量化感知训练,将模型从FP32转换为INT8
- 开发TensorRT加速引擎,优化CUDA内核
个人贡献:
- 设计自适应剪枝策略,平衡精度和速度
- 实现模型转换工具链,支持多种硬件后端
- 测试不同设备上的性能表现,提供部署建议
项目成果:
- 模型体积从235MB减小至8.7MB
- 在iPhone 12上推理速度达到45FPS
- 准确率保持92%以上(原模型94%)
项目三:多模态情感分析系统(2019.10-2020.05)
项目背景:结合文本、音频和视频信息,实现更准确的情感识别
技术方案:
- 构建文本CNN、音频CRNN和视频3D-CNN多模态融合模型
- 设计注意力机制,动态调整各模态权重
- 收集并标注10万条多模态情感数据集
个人贡献:
- 负责音频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
- 提出跨模态注意力融合方法
- 搭建Web演示平台,支持实时情感分析
项目成果:
- 在IEMOCAP数据集上F1-score达到78.6%
- 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创新项目"奖
六、开源贡献
1. TensorFlow Addons贡献者(2021-至今)
- 实现Adabelief优化器,被官方仓库合并
- 修复Layer Normalization在动态图模式下的bug
2. PyTorch Geometric中文教程译者(2020)
- 翻译官方文档核心章节,获原作者推荐
3. 个人GitHub项目:
- Model-Compressor:模型压缩工具箱(Star 500+)
- Deep-Learning-Papers:精选论文解读(Follower 300+)
七、证书与培训
2023.05 阿里云人工智能工程师认证(ACA)
2022.11 NVIDIA深度学习研究所(DLI)认证讲师
2021.07 Coursera《深度学习专项课程》(Andrew Ng)
2020.03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八、自我评价
1. 技术扎实:具备从算法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全流程经验,熟悉模型开发各环节痛点
2. 创新能力强:在模型压缩、图神经网络等领域有深入实践,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3. 工程经验丰富:主导过百万级用户量的推荐系统优化,熟悉分布式训练和模型部署
4. 学习能力突出:快速掌握新技术框架,3个月内从零掌握PyTorch Geometric使用
5. 团队协作佳:在跨部门项目中担任技术负责人,有效协调资源推进项目
关键词:模型算法开发工程师、深度学习、机器学习、TensorFlow、PyTorch、模型压缩、图神经网络、推荐系统、目标检测、分布式训练
简介:本文是一份模型算法开发工程师的求职简历模板,涵盖个人信息、教育背景、专业技能、工作经历、项目经验、开源贡献、证书培训及自我评价等内容。展示了求职者在深度学习模型开发、优化与部署方面的完整能力体系,包括从算法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全流程经验,以及在推荐系统、图神经网络等领域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