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美术教案 > 嘀哩嘀哩(精选13篇)

嘀哩嘀哩(精选13篇)

混沌 上传于 2023-01-01 19:45

嘀哩嘀哩(精选13篇)》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嘀哩嘀哩》相关主题的13篇精选美术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剪纸、立体造型等)在表现自然主题时的特点,掌握色彩搭配、构图原理、造型塑造等基础美术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实践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并提炼创作灵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分析13篇精选作品中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如何表现"嘀哩嘀哩"(春日主题)的生机与活力。

(2)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感受,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在创作中突破传统表现手法,形成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

(2)如何通过作品传递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用于展示13篇精选《嘀哩嘀哩》主题美术作品(包括水彩画《春日鸟鸣》、剪纸《花开蝶舞》、综合材料《雨后新芽》等)。

2. 创作材料:彩色卡纸、水彩颜料、超轻黏土、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剪刀、胶水、画笔等。

3. 辅助工具:自然元素实物(花瓣、树叶、树枝)、音乐《春之声圆舞曲》。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同时展示春日自然风光视频(含鸟鸣、流水声),引导学生闭眼聆听并想象画面。

2. 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看到了什么颜色?如果用美术形式表现,你会选择什么材料?"引出课题《嘀哩嘀哩——春日主题美术创作》。

(二)作品赏析(15分钟)

1. 展示13篇精选作品,按表现形式分类:

(1)平面绘画类(如水彩《春日鸟鸣》):分析色彩明度对比(嫩绿与浅黄的搭配)、线条的流动性(表现风的方向)。

(2)立体造型类(如黏土《雨后新芽》):观察材质选择(绿色黏土模拟嫩芽质感)、空间层次(主次关系的处理)。

(3)综合材料类(如废旧塑料瓶改造《花瓶里的春天》):讨论环保理念的体现(废旧物再利用)、装饰手法(剪贴花瓣的疏密节奏)。

2. 小组讨论:

(1)"哪件作品最让你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为什么?"(从色彩、造型、情感表达角度分析)。

(2)"如果让你改进这件作品,你会添加什么元素?"(鼓励创新思维)。

(三)技法示范(10分钟)

1. 教师演示水彩画《春日溪流》的创作步骤:

(1)构图:用铅笔勾勒溪流、石头、水草的轮廓,注意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

(2)上色:先铺浅蓝色水彩打底,待干后用深绿和黄色点染水草,最后用白色提亮浪花。

(3)调整:用细笔勾画水波纹,增强画面动感。

2. 展示剪纸《蝴蝶飞飞》的折叠与剪裁技巧:

(1)对折卡纸三次,剪出蝴蝶对称翅膀。

(2)用刻刀雕刻花纹,注意镂空部分的连贯性。

(3)粘贴时采用分层法,突出立体感。

(四)创作实践(20分钟)

1. 任务要求:

(1)以"嘀哩嘀哩"为主题,选择一种表现形式(绘画、剪纸、立体造型或综合材料)创作一件作品。

(2)作品中需体现至少两种春日元素(如花朵、小鸟、雨水),并尝试运用对比色或渐变色。

(3)鼓励使用废旧材料,体现环保理念。

2. 分组创作:

(1)4人一组,组长领取材料包。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构图、色彩、造型问题提供个性化建议。

(3)播放轻音乐《春江花月夜》,营造创作氛围。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展示环节:

(1)每组推选1-2件作品,粘贴在"春日画廊"展板上。

(2)作者介绍创作思路(如:"我用塑料瓶做了花瓶,因为想提醒大家保护环境")。

2. 评价标准:

(1)自评:是否表达了春天的特征?

(2)互评:哪件作品的色彩最吸引你?为什么?

(3)师评:从创意、技法、情感表达三方面点评,颁发"最佳色彩奖""最具创意奖"等。

(六)总结拓展(5分钟)

1. 知识总结:回顾13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 情感升华:展示全球变暖导致春日缩短的新闻图片,呼吁学生:"用我们的画笔记录春天,更要用行动保护春天。"

3. 课后任务:观察身边的春日景象,用手机拍摄3张照片并配文,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嘀哩嘀哩——春日主题美术创作

1. 表现手法:绘画、剪纸、立体造型、综合材料

2. 色彩秘诀:对比色(红-绿)、渐变色(黄-橙)

3. 创作要点:观察生活、发挥想象、保护环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13篇精选作品的赏析,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但在材料使用上,部分学生因操作不熟练导致作品完成度不足。后续可增加课前材料探索环节,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工具特性。

关键词:嘀哩嘀哩、春日主题、美术教案作品赏析、创作实践、环保意识、色彩搭配、立体造型、综合材料

简介:本教案以《嘀哩嘀哩(精选13篇)》为主题,通过赏析春日主题美术作品、技法示范、分组创作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与造型技巧,培养环保意识与创新能力,最终完成体现春天生机与个人情感的艺术作品。

《嘀哩嘀哩(精选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