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思源电气(002028):电力设备民企龙头 拓品类扩市场成长可期

思源电气(002028):电力设备民企龙头 拓品类扩市场成长可期

一代更比一代强 上传于 2021-07-01 01:58

思源电气(002028):电力设备民企龙头 拓品类扩市场成长可期

一、公司概况:电力设备民营龙头的崛起之路

思源电气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电力设备行业的民营龙头企业。公司深耕输配电设备领域近三十年,形成了覆盖开关设备、变压器、互感器、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智能电网设备等全产业链的产品体系。2004年登陆深交所后,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逐步从区域性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标杆。

截至2023年,思源电气已拥有12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领域市占率持续领先。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市场响应能力,在新能源并网、储能系统等新兴领域快速布局,成为传统电力设备厂商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的典范。

二、行业分析:电力设备行业迎来结构性机遇

1. 国内市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需求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规划"十四五"期间投入3500亿美元推进电网升级,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智能配电网等领域投资持续加码。思源电气作为特高压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核心供应商,在张北-雄安、南昌-长沙等特高压工程中连续中标,2022年特高压设备收入同比增长42%。

同时,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终端用电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中低压配电设备需求。公司推出的环保型气体绝缘开关柜(C-GIS)、智能柱上开关等产品,在县域电网改造项目中市占率超过25%。

2. 国际市场:新能源并网带来增量空间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海外电网改造需求激增。欧洲计划2030年前投资5840亿欧元升级电网,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推动本土电网设备制造。思源电气通过德国、瑞士等子公司布局海外市场,产品已进入西门子、ABB供应链体系。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达28%,其中新能源并网设备(如SVG静止无功发生器)出口量同比增长65%。

三、核心竞争力:技术驱动与全产业链布局

1. 技术壁垒:持续创新构筑护城河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6%,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在核心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 特高压GIS:国内首家掌握1100kV GIS制造技术,产品局部放电量≤5pC,优于国际标准(≤10pC)

- 电力电子设备:SVG产品响应时间≤10ms,效率达99.2%,在风电、光伏并网领域市占率第一

- 智能装备:基于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终端(DTU)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在雄安新区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中应用

2. 产能优势:柔性生产满足定制需求

公司在江苏如皋、上海闵行等地建有数字化生产基地,通过MES系统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管控。特高压GIS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切换不同电压等级产品生产,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0%。

3. 客户结构:电网与非电网市场双轮驱动

电网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集采中标率连续五年保持前三,2022年两大电网收入占比达58%

非电网侧:与金风科技、隆基绿能等新能源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工业用户市场覆盖钢铁、化工等八大高耗能行业,2022年非电网收入同比增长37%

四、成长逻辑:品类扩张与市场拓展并进

1. 纵向延伸:从设备提供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

公司通过并购稜光科技、思源赫兹等企业,补强电力软件、一次设备检测等环节,形成"设备+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2023年推出的智慧变电站解决方案,集成数字孪生、AI诊断等技术,可使变电站运维成本降低30%,在江苏、浙江等地获得批量订单。

2. 横向拓展:储能与充电桩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储能领域:推出组串式储能系统,采用液冷散热技术,系统效率达91%,已中标华能集团、大唐集团等储能项目,2023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0%

充电桩领域:开发480kW超充桩,支持V2G(车辆到电网)双向充放电,与特斯拉、蔚来等车企建立合作,2022年充电桩出货量进入行业前五

3. 国际布局:本地化生产突破贸易壁垒

公司在印度、巴西设立工厂,实现70%以上零部件本地化采购。针对欧洲市场开发符合IEC标准的环保型产品,2023年获得德国TUV认证,在荷兰、波兰等国中标多个电网改造项目。

五、财务分析:稳健增长与现金流优化

1. 营收结构持续优化

2018-2022年营收CAGR达18.7%,其中电力电子设备收入占比从12%提升至28%,成为第二大业务板块。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25%。

2. 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毛利率长期保持在30%以上,2023年二季度达32.4%,较行业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5%以内,其中研发费用率维持在6%-7%,确保技术领先性。

3. 现金流质量改善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比值从2018年的0.7提升至2022年的1.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20天缩短至95天,反映公司议价能力增强。

六、风险因素与应对策略

1.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铜、铝等大宗商品占成本比重超40%。公司通过套期保值、供应商战略联盟等方式平滑价格波动,2022年原材料成本上涨仅导致毛利率下降1.3个百分点。

2.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可能面临关税调整。公司已在越南、墨西哥布局备选生产基地,2023年海外产能占比达15%,可有效分散贸易风险。

3. 技术迭代风险

针对第三代半导体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公司已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建立联合实验室,提前布局SiC(碳化硅)器件研发,确保技术代际领先。

七、估值与投资建议

采用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2023年25-2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52-58元。当前股价45元,存在15%-29%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海外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研发失败。

关键词:思源电气、电力设备、特高压、新能源并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国际化、技术壁垒、成长空间

简介:本文深入分析思源电气作为国内电力设备民营龙头的发展路径,从行业机遇、核心竞争力、成长逻辑、财务表现等多维度论证公司通过拓品类(储能、充电桩)、扩市场(海外本地化)实现持续成长的可能性,给出"买入"评级及目标价区间。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