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公司研报 > 聚辰股份(688123):多元布局具备长期成长性

聚辰股份(688123):多元布局具备长期成长性

PixelTide 上传于 2024-06-15 06:20

聚辰股份(688123):多元布局具备长期成长性

一、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聚辰股份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代码688123)。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及传感器芯片三大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通信设备等多个场景。作为国内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领域龙头,聚辰股份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三,技术实力与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客户覆盖三星、小米、华为、联想等全球知名品牌。

二、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1. EEPROM:高壁垒细分领域的全球竞争者

EEPROM是聚辰股份的核心产品,占公司营收比例超60%。其技术特点包括高可靠性、长寿命、低功耗,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调焦、液晶面板参数存储、汽车电子系统配置等场景。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已实现从256Kb到2Mb容量的全系列覆盖,并推出全球首款1.8V低电压EEPROM,满足汽车电子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2022年,公司车载EEPROM通过AEC-Q100 Grade 1认证,进入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供应链,标志着技术从消费级向车规级的跨越。

2. 存储芯片:NOR Flash与DRAM的协同布局

在存储芯片领域,聚辰股份采取“EEPROM+NOR Flash+DRAM”的多元化策略。NOR Flash方面,公司推出512Mb-1Gb中高容量产品,应用于TWS耳机、可穿戴设备等低功耗场景,与EEPROM形成客户协同。DRAM领域,公司通过与长鑫存储合作,切入利基型市场(如液晶面板驱动芯片配套存储),2023年实现小批量出货,未来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3. 模拟与传感器芯片:第二增长曲线的培育

公司积极拓展模拟芯片(如电源管理IC、LED驱动芯片)及传感器芯片(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2022年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5%。其中,电源管理芯片已进入小米、OPPO供应链,传感器芯片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实现突破。通过技术迁移与客户需求挖掘,模拟与传感器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三年重要的增长极。

三、财务表现与成长逻辑

1. 营收与利润:稳健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

2018-2022年,聚辰股份营收从3.04亿元增长至7.14亿元,CAGR达23.7%;归母净利润从0.56亿元增长至1.85亿元,CAGR达34.5%。2023年上半年,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影响,营收同比下滑8%,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率车规级产品占比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4%,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 毛利率与净利率:技术驱动下的盈利优势

公司综合毛利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2023年H1达54.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5%)。这得益于:其一,EEPROM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其二,车规级产品认证带来的溢价能力;其三,自主研发带来的成本优势。净利率方面,公司通过精益管理将期间费用率控制在20%以内,2023年H1净利率达28.7%,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3. 现金流与研发投入:长期成长的基石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五年为正,2022年达2.1亿元,为研发投入提供充足保障。2018-2022年,研发投入从0.38亿元增长至1.02亿元,CAGR达27.8%,占营收比例稳定在14%-16%。截至2023年H1,公司拥有专利156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23项,构建了技术壁垒。

四、行业趋势与公司机遇

1. 汽车电子:智能化驱动的确定性增长

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的315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4800亿美元,CAGR达8.7%。其中,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对存储芯片的需求激增。聚辰股份车规级EEPROM已应用于BMS(电池管理系统)、ECU(电子控制单元)等核心模块,未来随着L3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单车价值量有望从目前的5-10美元增长至20-30美元。

2. 工业物联网:国产替代的蓝海市场

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万亿元,传感器、模拟芯片等基础器件需求旺盛。聚辰股份通过低功耗传感器芯片与电源管理IC的组合方案,切入智能工厂、智慧城市等领域,2023年已与西门子、施耐德等工业巨头建立合作,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3. 消费电子:结构性机会的把握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承压,但AR/VR、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品类保持高速增长。聚辰股份针对TWS耳机推出超低功耗NOR Flash,针对AR眼镜开发高集成度EEPROM,通过技术迭代维持消费电子业务稳定增长。

五、竞争格局与风险分析

1. 竞争格局:国产替代下的份额提升

全球EEPROM市场主要由聚辰股份、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三足鼎立,国内厂商份额不足30%。聚辰股份通过车规级认证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替代外资品牌,2022年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至18%,预计2025年将达25%。

2. 风险因素:需关注的潜在挑战

(1)技术迭代风险:存储芯片行业技术更新快,若公司研发投入不足,可能面临产品落后风险;

(2)客户集中度风险:前五大客户占比超60%,若主要客户订单波动,可能影响营收稳定性;

(3)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半导体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影响供应链安全。

六、估值与投资建议

1. 估值分析:PEG与DCF视角

截至2023年9月30日,聚辰股份PE(TTM)为45倍,低于行业平均的52倍。从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看,公司2023-2025年预期净利润CAGR为25%,PEG=1.8,处于合理区间。DCF模型测算(WACC=10%,永续增长率3%),公司合理估值为120-130亿元,对应股价85-95元。

2. 投资建议: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考虑到公司:其一,车规级产品放量带来的业绩确定性;其二,模拟与传感器芯片的成长潜力;其三,国产替代政策支持,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90元,对应2024年40倍PE。

七、结论:多元布局下的长期成长路径

聚辰股份通过“EEPROM为核心,存储芯片、模拟与传感器芯片为两翼”的多元布局,成功实现了从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型。公司技术实力领先、客户结构优质、财务表现稳健,未来三年有望保持20%以上的营收增长。尽管面临技术迭代与地缘政治风险,但国产替代大趋势与公司自身竞争力为其提供了长期成长的安全垫。对于寻求科技板块长期配置的投资者,聚辰股份是值得关注的标的。

关键词:聚辰股份、EEPROM、车规级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传感器芯片、国产替代、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财务分析

简介:聚辰股份(688123)是国内EEPROM领域龙头,通过“EEPROM+存储芯片+模拟与传感器芯片”的多元布局,在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等高附加值领域实现突破。公司技术实力领先,车规级产品认证带来业绩确定性,模拟与传感器芯片培育第二增长曲线。财务表现稳健,毛利率超50%,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与行业需求增长,公司具备长期成长性,建议长期配置。

公司研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