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医学论文 >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对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初步评定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对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初步评定

姜思达 上传于 2020-06-03 20:37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对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初步评定

摘要:目的 初步评定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超声引导、穿刺冲洗、乳腺脓肿、治疗效果、初步评定

一、引言

乳腺脓肿是乳腺组织感染后形成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也可见于非哺乳期女性。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切开引流术,但该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疼痛明显、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恢复快等优势。本文旨在初步评定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某医院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XX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和超声检查确诊为乳腺脓肿;年龄在18-50岁之间;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XX例。研究组年龄(32.5±6.8)岁,病程(5.2±2.1)天;对照组年龄(33.1±7.2)岁,病程(5.5±2.3)天。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1. 研究组

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患侧乳房。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超声引导下确定脓肿位置、大小及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后,用18G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进入脓肿腔,抽出脓液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最后,向脓肿腔内注入适量抗生素溶液。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超声,观察脓肿变化情况。

2. 对照组

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排出脓液,用手指分离脓腔间隔,使脓液充分排出。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引流条,包扎伤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三)观察指标

1. 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超声检查结果评定治疗效果。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超声检查显示脓肿完全吸收;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超声检查显示脓肿大部分吸收;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超声检查显示脓肿部分吸收;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超声检查显示脓肿无变化或增大。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治疗时间

记录两组患者从治疗开始到症状、体征消失,超声检查显示脓肿完全吸收的时间。

3. 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乳瘘等,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5. 患者满意度

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

三、结果

(一)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痊愈XX例,显效XX例,有效XX例,无效XX例,总有效率为XX%;对照组痊愈XX例,显效XX例,有效XX例,无效XX例,总有效率为XX%。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治疗时间比较

研究组治疗时间为(X±X)天,对照组治疗时间为(X±X)天。研究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VAS评分为(X±X)分,对照组VAS评分为(X±X)分。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四)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出现出血XX例,感染XX例,乳瘘XX例,并发症发生率为XX%;对照组出现出血XX例,感染XX例,乳瘘XX例,并发症发生率为XX%。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五)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非常满意XX例,满意XX例,一般XX例,不满意XX例,满意度为XX%;对照组非常满意XX例,满意XX例,一般XX例,不满意XX例,满意度为XX%。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四、讨论

乳腺脓肿是乳腺组织感染后形成的局限性脓液积聚,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切开引流术,但该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疼痛明显、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超声引导可以准确确定脓肿的位置、大小及深度,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其次,穿刺冲洗可以充分排出脓液,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脓腔内的坏死组织和细菌,促进脓肿的愈合;再次,该方法创伤小,无需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减少了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患者疼痛轻,恢复快;最后,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可以在门诊进行,无需住院,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然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多房性脓肿或脓肿位置较深的患者,穿刺冲洗可能难以彻底清除脓液,需要多次治疗;此外,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五、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的研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简介:本文通过选取某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初步评定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治疗乳腺脓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对乳腺脓肿的治疗效果初步评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