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历史学论文 > 元代《诗经》学家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考论

元代《诗经》学家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考论

云端漫步2152 上传于 2022-06-20 00:19

元代《诗经》学家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考论

摘要:本文聚焦元代《诗经》学家许谦及其著作《诗集传名物钞》。通过对许谦生平经历、学术背景的梳理,阐述其治《诗》的独特路径。深入剖析《诗集传名物钞》的编纂体例、内容特色及学术价值,揭示该著作在《诗经》名物考释、经学传承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展现元代《诗经》学发展的独特风貌。

关键词:元代、许谦、《诗集传名物钞》、《诗经》学、名物考释

一、引言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自先秦以来便备受关注,历代学者对其研究绵延不绝,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诗经》学体系。元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在经学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许谦作为元代著名的《诗经》学家,其著作《诗集传名物钞》在《诗经》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的深入考论,揭示元代《诗经》学的特色与成就。

二、许谦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一)生平经历

许谦(1270 年—1337 年),字益之,号白云山人,浙江金华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四岁受经,六岁通童子举,九岁赋诗”,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然而,许谦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元初,社会动荡,学术环境复杂,但他始终坚守对学问的追求。

许谦早年师从金履祥,金履祥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对许谦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金履祥的教导下,许谦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还对理学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来,许谦隐居于东阳八华山,潜心治学,教授生徒,其声名远播,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四方之士,以不获门墙为憾”。

(二)学术背景

元代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在经学研究方面,既有对前代学术的传承,又有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宋代理学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许谦作为理学家金履祥的弟子,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他将理学的观念融入到《诗经》研究中,注重对《诗经》义理的阐释。

同时,元代的科举制度对学术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元代科举以程朱理学为标准,这促使学者们更加注重对经典著作的研究和阐释。许谦的《诗经》研究也受到了这种学术氛围的影响,他的著作旨在为学者们提供一种准确理解《诗经》的途径。

三、《诗集传名物钞》的编纂

(一)编纂缘由

许谦编纂《诗集传名物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朱熹的《诗集传》在元代广为流传,成为研究《诗经》的重要典籍。然而,《诗集传》在名物考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许多名物的解释不够详细准确,给读者理解《诗经》带来了困难。许谦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决定对《诗集传》中的名物进行详细的考释。

其次,许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诗经》中的名物往往感到困惑,难以准确把握其含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经》,他编纂了《诗集传名物钞》,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

(二)编纂体例

《诗集传名物钞》以朱熹的《诗集传》为蓝本,对其中涉及的名物进行逐一考释。该书采用分类编纂的方式,将名物分为天文、地理、宫室、器用、衣服、饮食、草木、鸟兽、虫鱼等九类。每一类下又细分若干小项,对每种名物进行详细的解释。

在考释过程中,许谦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如《说文解字》《尔雅》《本草纲目》等,同时结合自己的见解,对名物的名称、形态、用途、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此外,该书还对一些名物的异称、别名进行了说明,使读者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诗经》中的名物。

四、《诗集传名物钞》的内容特色

(一)名物考释的准确性

许谦在《诗集传名物钞》中对名物的考释非常准确。他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和实地考察,纠正了前人在名物解释方面的一些错误。例如,在解释《诗经》中的“芄兰”时,前人有的认为是“草名”,有的认为是“木名”,许谦通过查阅《本草纲目》等文献,并结合实地观察,确定“芄兰”为“草名”,其形态为“蔓生,叶如薄荷”,从而澄清了这一争议。

(二)注重义理与名物的结合

许谦作为理学家,在考释名物的过程中,注重将义理与名物相结合。他认为,《诗经》中的名物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还蕴含着深刻的义理。例如,在解释《诗经》中的“麟”时,他不仅对麟的形态、习性进行了描述,还引用了《春秋》中“麟出而死,吾道穷矣”的典故,阐述了麟在儒家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即象征着圣人的出现和天下的太平。

(三)语言通俗易懂

《诗集传名物钞》的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许谦在考释名物时,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深奥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例如,在解释“驺虞”时,他说“驺虞,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不食生物,有仁心者也”,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驺虞”的含义。

五、《诗集传名物钞》的学术价值

(一)对《诗经》名物研究的贡献

《诗集传名物钞》是元代《诗经》名物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对《诗经》中的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释,填补了前人在名物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该书为后世学者研究《诗经》名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了《诗经》名物研究的发展。

(二)对经学传承的作用

许谦的《诗集传名物钞》以朱熹的《诗集传》为蓝本,对其中涉及的名物进行考释,实际上是对朱熹《诗经》学的一种传承和发展。该书在传承朱熹《诗经》学的同时,又融入了许谦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使《诗经》学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三)对元代学术的影响

在元代,《诗集传名物钞》广为流传,对当时的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在研究《诗经》时,都参考了许谦的著作。该书不仅促进了元代《诗经》学的发展,还对元代的文学、文化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六、结论

许谦作为元代著名的《诗经》学家,其著作《诗集传名物钞》在《诗经》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书通过对《诗集传》中名物的详细考释,展现了许谦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治学方法。其内容特色鲜明,注重名物考释的准确性、义理与名物的结合以及语言的通俗易懂。在学术价值方面,该书对《诗经》名物研究、经学传承以及元代学术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元代《诗经》学的特色与成就,进一步推动《诗经》学的研究与发展。

简介:本文围绕元代《诗经》学家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展开研究。先介绍许谦生平与元代学术背景,阐述其编纂《诗集传名物钞》的缘由与体例。接着分析该书内容特色,如名物考释准确、注重义理与名物结合、语言通俗易懂。最后探讨其学术价值,包括对《诗经》名物研究、经学传承及元代学术的影响,展现元代《诗经》学独特风貌。

《元代《诗经》学家许谦及其《诗集传名物钞》考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