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文档库 > 工学论文 > 浅谈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浅谈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FrostGiant98 上传于 2020-10-17 04:30

《浅谈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砼(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包括材料因素、施工因素、环境因素等,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对砼裂缝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旨在为工程实践中有效预防和控制砼裂缝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砼裂缝、产生原因、控制措施、材料因素、施工因素、环境因素

一、引言

砼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砼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之一。砼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结构失效,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深入研究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砼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材料因素

1. 水泥

水泥的品种、质量和用量对砼裂缝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水化热特性,例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较高,在大体积砼施工中,如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且未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砼内部会因水化热积聚而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此外,水泥的质量不稳定,如含泥量过高、细度不均匀等,也会影响砼的性能,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水泥用量过多会导致砼收缩增大,也容易引发裂缝。

2. 骨料

骨料的级配、粒径、形状和含泥量等对砼裂缝有影响。如果骨料级配不良,会导致砼孔隙率增大,降低砼的密实性和强度,从而增加裂缝产生的可能性。粒径过大的骨料在砼中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在骨料周围产生裂缝。骨料形状不规则,如针片状骨料含量过高,会使砼的流动性变差,内部孔隙增多,也会导致裂缝产生。骨料含泥量过高,会削弱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粘结力,降低砼的抗裂性能。

3. 外加剂

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对砼性能有显著影响。例如,减水剂可以提高砼的流动性,但如果掺量过大,会导致砼泌水严重,使砼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引气剂可以改善砼的抗冻性和耐久性,但如果引气量过多,会降低砼的强度,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二)施工因素

1. 搅拌与运输

砼搅拌不均匀会导致砼各部分性能不一致,容易产生裂缝。例如,水泥和骨料没有充分混合,会使局部区域水泥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砼的强度和收缩性能。砼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离析现象,即骨料与水泥浆分离,会导致砼浇筑后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此外,运输时间过长会使砼坍落度损失过大,为了满足施工要求而加水,会降低砼的强度,增加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2. 浇筑与振捣

砼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高度过高,会使砼产生离析,骨料集中在下部,水泥浆上浮,导致砼上下部分性能差异大,容易产生裂缝。浇筑速度过快,会使砼来不及充分振捣,内部存在空隙和蜂窝麻面,降低砼的密实性和强度,从而引发裂缝。振捣不密实会导致砼内部存在气泡和孔隙,使砼的抗裂性能下降。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砼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振捣时间过长会使砼产生离析,振捣时间过短则不能充分排除气泡和孔隙。

3. 养护

砼养护是保证砼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养护不及时,砼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特别是在高温、大风或干燥的环境下,砼表面水分散失迅速,更容易产生裂缝。养护时间不足,砼强度发展不充分,也会降低砼的抗裂性能。此外,养护方法不当,如浇水不均匀、覆盖不严密等,也会影响砼的养护效果,导致裂缝产生。

(三)环境因素

1. 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是引起砼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砼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砼会产生温度变形。如果砼内部和表面的温度梯度过大,会产生温度应力。在大体积砼中,由于水泥水化热的作用,砼内部温度升高,而表面温度受环境影响较低,内部和表面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此外,季节交替时,气温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砼产生温度裂缝。

2. 湿度变化

湿度的变化也会对砼产生影响。当环境湿度降低时,砼中的水分会蒸发,导致砼收缩。如果砼的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干燥的地区或季节,砼更容易因湿度变化而产生裂缝。

3. 化学侵蚀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砼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如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盐类等。化学侵蚀会破坏砼的结构,降低砼的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导致裂缝产生。例如,在海洋环境中,海水中的氯离子会渗透到砼内部,腐蚀钢筋,使钢筋体积膨胀,导致砼保护层开裂。

三、砼裂缝的控制措施

(一)材料控制

1. 合理选择水泥

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品种的水泥。对于大体积砼工程,应优先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以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砼内部温度应力。同时,要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确保水泥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2. 优化骨料级配

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提高骨料的堆积密度,减少砼的孔隙率。可以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骨料级配,使砼达到最佳的密实性和强度。同时,要控制骨料的粒径、形状和含泥量,减少因骨料问题导致的裂缝产生。

3. 正确使用外加剂

根据砼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在使用外加剂前,要进行试验,确定最佳的外加剂掺量,以确保砼的性能满足要求。同时,要注意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避免因外加剂与水泥不兼容而产生裂缝。

(二)施工控制

1. 规范搅拌与运输

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砼搅拌,确保砼各组分均匀混合。控制搅拌时间,使砼充分搅拌均匀。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砼离析,如采用搅拌车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不断搅拌。控制运输时间,避免砼坍落度损失过大。

2. 科学浇筑与振捣

控制砼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 2m,如超过 2m,应采用串筒、溜槽等下料。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避免出现冷缝。控制浇筑速度,使砼能够充分振捣。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和方法,确保砼振捣密实。振捣时要插入下层砼一定深度,以保证上下层砼的结合。

3. 加强养护

砼浇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根据环境条件和砼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如浇水养护、覆盖养护等。浇水养护时要保证砼表面充分湿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14d。在高温、大风或干燥的环境下,要增加养护次数和养护时间,采取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措施,减少砼表面水分蒸发。

(三)环境控制

1. 温度控制

对于大体积砼工程,要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可以在砼中埋设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降低砼内部温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砼浇筑。在冬季施工时,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砼受冻。

2. 湿度控制

在干燥的环境下,要采取措施增加空气湿度,如喷水雾、设置加湿器等。对于一些对湿度要求较高的砼结构,可以采用密封养护的方法,减少砼表面水分蒸发。

3. 化学防护

对于处于化学侵蚀环境下的砼结构,要采取有效的化学防护措施。可以在砼表面涂刷防护涂料,阻止化学物质的渗透。采用耐腐蚀的钢筋,提高钢筋的抗腐蚀能力。

四、结论

砼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材料因素、施工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砼裂缝,需要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环境控制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在材料方面,要合理选择水泥、优化骨料级配、正确使用外加剂;在施工方面,要规范搅拌与运输、科学浇筑与振捣、加强养护;在环境方面,要控制温度、湿度变化,采取化学防护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砼的质量和抗裂性能,减少砼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简介:本文围绕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砼裂缝问题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接着从材料因素(水泥、骨料、外加剂)、施工因素(搅拌与运输、浇筑与振捣、养护)、环境因素(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化学侵蚀)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砼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材料控制、施工控制和环境控制,旨在为解决砼裂缝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